沙樂
[摘 要]童話教學是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教學時,要改變以前偏說教、重求實的教學思路,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表演,并想象改編童話,使童話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童話教學 中低年級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4-023
童話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培養(yǎng)兒童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蘇教版語文課本選編了許多童話故事。如何引導孩子們領悟到童話的真諦呢?
一、簡化說教,淡化真假
目前,童話教學明顯存在說教風氣過于嚴重,不能很好地處理童話的虛構性和真實性的關系等問題。童話本是屬于兒童的文學作品,而教師卻完全用現(xiàn)實的世界來解讀,偏離了童話教學的初衷。
首先,應該在童話教學中簡化說教。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有一篇《青蛙看?!返耐捁适拢渲饕⒁饩褪歉嬖V孩子們只有堅持目標不放棄,才能取得成功。在實際教學中,不能直接地去告訴孩子們這篇故事所講的道理,而要通過引導,問他們“想要成為哪一種小動物呢?”讓他們思考,明白自己喜歡哪個小動物,要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樣便可淡化童話故事的說教味。其次,童話教學要淡化真假,不要一味地求實。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蝸牛的獎杯》,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課文。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告訴孩子們蝸牛本來就是有殼的,而并不是通過比賽獲得的獎杯,這便使孩子們覺得這篇童話是假話,使得童話不再是童話。童話世界不等于真實世界,這種求實的教學不應該使用在童話教學中。
因此,童話教學應該以兒童世界作為起點,改變偏說教、重求實的教學思路。童話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理解童話的意義;真假不是童話故事的真諦,要孩子去感受童話故事的趣味性。
二、善于品讀,敢于表演
細細品讀、想象表演是體驗童話真諦十分有效的方法。童話的語言比較符合孩子的審美情趣。品讀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童話故事語言的生動鮮活,而表演則可以讓孩子對童話故事有更深的感悟。
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細細品讀童話,并善于理解童話。品讀童話可以從詞語開始,進而品讀整個句子。蘇教版三年級上冊里的《小露珠》的語言非常精彩,如“向日葵向她點頭……喇叭花動情地吹奏著樂曲”?!皠忧椤币辉~用得恰到好處,賦予了喇叭花與眾不同的生命活力;整個句子雖十分簡單,卻將向日葵等植物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細細品讀這樣的句子,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具有較大的幫助。表演則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教學童話時,教師可以進行合理地引導,讓孩子們敢于表演童話,表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小稻秧脫險記》一文,十分適合表演。教學時,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們分別扮演“小稻秧”“雜草”和“噴霧器”三種角色,感受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便會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去感受童話。
童話教學應該遠離填鴨式教學方式,要結合文本特點,讓學生進行品讀、表演,這樣可以讓他們從單向學習模式轉變?yōu)榛邮降膶W習。學會品讀童話,敢于表演童話是學習童話不可缺少的方法。
三、激發(fā)想象,引發(fā)改編
提高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童話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合理的方法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培養(yǎng),學會改編童話故事。這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想象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在童話教學中,孩子們也是通過想象來認識童話世界的。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蒲公英》一文,太陽公公說表面金光閃閃的是“沙漠”,銀花朵朵的是“湖面”。那金光閃閃的沙漠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而銀花朵朵的湖泊又是什么樣子的呢?這些都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想象才能體會到。改編童話故事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的。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chuàng)造,沒有創(chuàng)造就無法進行改編。《龜兔賽跑》就有過很多的改編版本。改編要具有合理性,并非胡編亂造,因此,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蘇教版二年級的《狐貍與烏鴉》的可改編性較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狐貍再次遇到烏鴉,它又會使出什么方法?烏鴉還會上當嗎?這樣,使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培養(yǎng)。
引導孩子們開動腦筋、放飛想象是童話教學重要的方法,同時也是童話教學的本質。
童話教學既是培養(yǎng)孩子語文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教學時,要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表演,并想象改編童話,使童話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