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清
[摘 要]“快樂讀書吧”是統(tǒng)編教材特設的一個重要板塊,目的是加強課內外閱讀的溝通。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導讀課、閱讀單、讀書會和拓展延伸等途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并養(yǎng)成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讓讀書的種子發(fā)芽、開花、結果。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快樂讀書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8-0017-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統(tǒng)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也曾說:“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讀書的種子?!被诖?,統(tǒng)編教材在編排上,除了安排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外, 還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體系中,形成了“三位一體”的閱讀課程體系?!翱鞓纷x書吧”是統(tǒng)編教材特設的一個板塊,目的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作為課外閱讀進入教材的窗口,如何發(fā)揮其作用,讓學生通過此板塊的學習愛上閱讀、學會閱讀,讓讀書的種子發(fā)芽、開花、結果呢?結合教學實際,筆者做了有效的實踐與探索。
一、運用導讀課,激發(fā)閱讀興趣
從一年級開始,統(tǒng)編教材就安排了“快樂讀書吧”的板塊,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教學中。編者根據(jù)學情,有計劃地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整本書閱讀。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其愛上閱讀呢?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組織好導讀推薦課。教師應采取一定的閱讀策略,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
(一)預測
一本新書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封面到目錄、從人物到情節(jié),都可以讓學生進行預測,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二年級上冊《一只想飛的貓》的導讀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書名質疑:“這只貓為什么想飛?這只想飛的貓最后飛起來了嗎……”這其實運用的是預測這一閱讀策略。通過預測,喚起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同時發(fā)揮他們的想象,使他們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在二年級下冊《神筆馬良》的導讀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內容進行預測:“馬良被關在馬廄里,他可能會畫什么?皇帝讓馬良畫搖錢樹,猜猜馬良會怎么辦……”在內容跟進的一系列預測過程中,學生要把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融入文本中,進行自己的判斷。這樣,讓學生產生良好的閱讀體驗,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預測的重點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預測和內容一致,會讓他們有成就感;如果不一致,更能激起他們對文本探尋的欲望。教師要做的是在學生預測的過程中適當加以引導、點撥,鼓勵他們聯(lián)系已讀過的故事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去猜測,滲透預測方法的指導。
(二)朗讀
美國吉姆·崔利斯所著的《朗讀手冊》一書,指出給孩子朗讀,能夠建立孩子必備的知識體系,引導他們最終踏上成功的閱讀之路。朗讀是讀者和作者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審美的重要途徑,也是讓學生喜歡上閱讀的重要方式。
在讀書課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經典性的片段進行朗讀,調動起學生的閱讀情感,讓學生樂于走進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中。在三年級上冊《安徒生童話》的導讀課中,教師可選取幾個經典片段為學生朗讀。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兒點燃火柴的畫面,《皇帝的新裝》里騙子為皇帝縫制衣服的場景,《丑小鴨》中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瞬間,《海的女兒》里對大海深處景物的描寫和小人魚化為泡沫的片段……這樣,童話內容的豐富多彩、人物的悲歡離合和情節(jié)的起伏曲折就會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并吸引著他們去主動閱讀、共同感受。
二、設計閱讀單,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是激發(fā)閱讀興趣和培養(yǎng)閱讀習慣,讓學生逐漸形成語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利用閱讀單,根據(jù)學生閱讀的圖書,設計一些閱讀話題,搭建一些簡單好玩又有創(chuàng)意的思維支架,引導學生深入閱讀 。這樣,既能有效掌握兒童閱讀的真實狀態(tài),又能為學生深入閱讀提供幫助。
(一)利用閱讀單提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
1.閱讀單能引導學生梳理文本,有效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在閱讀整本書之前,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表格(表一),讓學生結合封面、封底等進行觀察,獲取整本書的基本信息,達到整體把握文本主要內容的目的。
2.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還可以設計思維導圖來讓學生將目光集中在文本的主要內容上,從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如,在閱讀《七色花》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下圖(圖一)把珍妮每次的愿望寫出來,讓學生提取相關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比較。這樣,學生能清晰地看到珍妮愿望的不同變化,理解她每次愿望實現(xiàn)后的心情。最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珍妮實現(xiàn)這幾個愿望的看法。
(二)設計閱讀單梳理統(tǒng)整,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年級上冊“讀讀童話故事”板塊中,要求學生閱讀《小鯉魚跳龍門》一書。這本書分別描寫了鯉魚奶奶給小鯉魚講故事、小鯉魚找龍門、小鯉魚得到螃蟹大叔的幫助、小鯉魚跳龍門和燕子大嬸替小鯉魚捎喜訊的幾個畫面。結合內容,我們可以設計如下閱讀單(圖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出這幾個畫面的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再如三年級下冊的“快樂讀書吧”,推薦學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我們就可以這樣設計閱讀單(表二),讓學生把同類的寓言故事整合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這樣,將故事內容板塊化,培養(yǎng)了學生梳理信息及對故事的分析判斷能力。
(三)利用閱讀單建立聯(lián)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閱讀《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我們可以將書中所描寫的情節(jié)和學生生活進行聯(lián)結,讓學生利用閱讀單(表三),找到相似的場景進行填寫,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安徒生童話》的閱讀中,我們可以設計為童話中的人物頒獎的閱讀單(圖三),讓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并說明原因。這樣,學生能將文本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三、開展讀書會,加深閱讀體驗
閱讀雖然是一個內化的過程,但是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將閱讀感悟外化。這樣,有利于學生深化閱讀,獲得屬于他們自己的認知。如,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在交流分享中獲得更深入的閱讀體驗,使他們的精神不斷成長。
如,在二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讀讀兒童故事”中,經和學生討論,我選擇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由短篇故事組成的書進行共讀。這是因為,一是大家都很熟悉這個系列故事,二是這些故事貼近他們的生活。共讀后,我們開展了班級讀書會。結合本書特點,我從學生的角度,精心選定了幾個開放性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1.你最喜歡書里面的哪個故事,為什么?
2.分別用三個詞形容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在小組內交流。
3.你由哪個故事想到了你自己身上的哪件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4.給你喜歡的故事配上插圖或給本書重新做封面,你準備怎么設計?
這些話題與學生的閱讀實踐緊密關聯(lián)。交流時,學生興趣盎然。
再如,《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讀書會,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由圖到故事到人物再到自己,不斷地加深他們閱讀的感受。
1.回顧導入:看圖猜故事。
2.互動交流:利用閱讀單的分類,說說你印象最深的故事。
3.聚焦諷刺:將諷刺類寓言歸整,誰是最可笑之人?
4.遷移運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拓展閱讀:總結閱讀經驗,閱讀其他類的寓言。
四、拓展延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快樂讀書吧”板塊設置的目的并不是僅僅讓學生閱讀幾本書,而要在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一部作品閱讀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閱讀過程的開始。
在閱讀內容上,在學生閱讀完“快樂讀書吧”推薦的圖書后,我們可以拓展閱讀同一作者其他的作品或同一主題的其他的書。比如,二年級上冊讀完書中提供的一系列童話故事后,教師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然后認識故事的作者,并鼓勵他們閱讀作者的其他故事,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如,讀完《安徒生童話》后,再讀讀《格林童話》;讀完《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后,再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不同的寓言故事。同時,引出話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些童話中出現(xiàn)了不少公主,她們有什么不同?寓言故事中出現(xiàn)很多狐貍,這些狐貍的形象都是一樣的嗎?……”這樣,通過拓展對比,將閱讀、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逐步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在閱讀形式和活動組織上,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適當?shù)拈喿x活動,豐富他們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由此激發(fā)閱讀興趣,形成閱讀能力,進而養(yǎng)成閱讀習慣。一是視頻再現(xiàn)故事。比如,讀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書之后,讓學生觀看視頻,結合電視畫面豐富自己的想象,將文本信息重組,調動已有的閱讀體驗,加深閱讀理解,獲得閱讀的樂趣。二是演繹書中的故事。學生閱讀之后,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復現(xiàn)、改編故事內容,將自己的閱讀體驗轉化為形象表演,在演繹中理解故事情節(jié),深刻感受人物,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愛上閱讀。
總之,“快樂讀書吧”作為開啟學生課外閱讀的大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深入領會編者意圖,潛心研究實施方法,通過科學有效的引導,在學生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從而使他們走向自主閱讀、終身閱讀的道路。
[ 參 考 文 獻 ]
[1]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主治”不讀書、少讀書——在杭州一次教師培訓會上的講話[J].小學教學(語文版). ? 2017.5
[2] 曹愛衛(wèi).統(tǒng)編教材低年級語文這樣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 朱煜.讓課堂說話——朱煜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