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梅
◆摘 ?要:隨著國家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于人文精神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增大,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越來越關注學生古詩文的教學。鑒于此,筆者以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古詩教學為切入點,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從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故事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以及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策略等兩方面展開研究和探討,以期能夠對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能夠對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效率起到一定的積極性促進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古詩教學
古詩教學在小學階段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知中國文化的博大豐厚,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育教學的方向是讓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古詩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缺乏審美教育
在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課堂當中,存在著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就是很多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對古詩文中包含的審美內容進行充分且徹底的挖掘。在我們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老師群體當中,大部分老師都是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的,他們在大學期間接受的教學一般都是對于學生的心理學教與學,以及一些相關專業(yè)內容的教學。所以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老師的古詩文水平相對比較低,詩詞素養(yǎng)也比較缺乏。所以他們對于古詩文中蘊含的審美元素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對于詩文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由于他們自身都缺乏這方面的人文素養(yǎng),所以也就很難將古詩中所描繪的意境傳達給學生,最終導致了審美教育一塊的匱乏。
(二)缺乏文化功能教育
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都非常清楚,古詩文是表現(xiàn)古代人民生活以及我們傳統(tǒng)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小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途徑,是增強他們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我們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對學生教導不同題材和體裁的古詩,能夠讓學生在提高他們關于古詩文基礎的前提下,同時還能夠豐富他們的人文傳統(tǒng)知識,幫助他們提高他們對于詩文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除此之外,學習古詩能夠讓學生對于我國的歷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他們學習這種從古代傳下來的情感表達的載體,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認同感。雖然我們現(xiàn)在對學生從古詩文中感悟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不斷增強,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古詩教學過程當中,仍然比較缺乏文化功能教育。譬如,在對學生進行《泊船瓜洲》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是在強調學生對于不懂的字句的注解和解釋,然后讓他們進行背誦,而往往忽略了向學生講解詩人在作這首詩的時候的歷史背景和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這首詩的理解和老師的教學效果。
二、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策略
(一)將古詩文連接傳統(tǒng)文化,培育學生良好品行
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無論對于多大年齡,多高學歷的學生來講都是適用的。因為,他們一旦對一件事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他們就會對這件事產(chǎn)生求知欲和征服欲,那么他們就會有想要把這件事做好的恒心和決心。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就需要提高學生對于古詩學習的興趣。比如,老師可以播放一些經(jīng)典的古典音樂,讓學生感受古詩中所描寫的意境,進而提高他們的趣味性和學習積極性。從而讓他們愛上古詩。
(二)立足歷史背景,剖析古詩背后的“內容”,感悟人文精神
眾所周知,每一首古詩的創(chuàng)作都不是憑空捏造而來,而是詩人在體會生活的況味之后有感而發(fā),因此有自己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融入其中。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古詩的教學過程中,雖然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但是卻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要對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的所處的遭遇環(huán)境進行一個拓展延伸,幫助學生能夠盡可能地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在寫下這首詩的心境是如何的。從而幫助學生對于詩文中所表達的人文情感有一個更深刻的感悟。
(三)豐富教學手段,引入多媒體教學
隨著我們科技水平和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因而我們社會也逐漸步入了信息化時代,所以在課堂中引入多媒體的教學已經(jīng)是一件家常便飯之事。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好處在于,其一能夠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其二,老師通過在網(wǎng)上下載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以及動畫等,再結合課本內容,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再課堂上進行展示,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中的人,景,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三、結論
古詩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們先人的智慧結晶。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古詩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這一前提下,對開展小學古詩文教學,滲透傳統(tǒng)文化,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非常重要。通過讓學生學習古詩文,進而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yǎng),為他們的實現(xiàn)全面且健康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雪玲.君子之行,始于詩情間——核心素養(yǎng)下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