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健
近年來,許多領導干部精心備課上黨課,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領導干部不善于講黨課,他們要么把黨課課堂當作訓話或布置工作的會場;要么把講黨課當作表現(xiàn)自己,展示個人才華的演講課,盡管講得頭頭是道,可效果甚微。那么,領導干部如何講黨課才受歡迎呢?筆者認為有“五要”。
黨課以專題設置為主,如何設置專題,對于提高黨課教學質(zhì)量非常重要。一是選題要有針對性。要以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重點問題為抓手,以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著力點,緊密結合黨的中心工作和黨員思想實際,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切入點要有現(xiàn)實性。專題內(nèi)容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遠,可選取某一問題或某個問題的一個方面作切入點,小中見大,把問題講深講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圍繞專題展開調(diào)研和知識儲備,才能在講課時站得住、叫得響,才能滿足廣大黨員對知識的渴求。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講課者的語言生動與否,關系著課堂教學效果。就語言而言,一堂效果好的黨課,除了講課者的語言要講究準確性、邏輯性之外,語言的生動性也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生動的教學語言,可以引發(fā)聽課者的興趣,產(chǎn)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思索。一是要多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幽默詼諧是“興奮劑”,若能夠恰當?shù)剡\用,則能保持課堂輕松愉快的氣氛,使授課者神采飛揚,聽課者聚精會神;幽默詼諧還能調(diào)節(jié)聽課者易于疲倦的大腦神經(jīng)細胞,使之持久保持興奮狀態(tài)。當然,幽默詼諧的語言要與講課主題緊密相關,做到幽默而不做作,詼諧而不庸俗。二是語言要有動態(tài)節(jié)奏感。語言的動態(tài)節(jié)奏感是指講課者的教學語言除了表情達意、傳遞信息之外,還具有音樂般的韻味。比方說,語調(diào)要抑揚頓挫,語速要有快有慢,停頓恰當,吐字要清晰、準確、標準,字字入耳,等等。實踐表明,適度的聲調(diào)和鮮明的節(jié)奏,在講課中非常重要。消極情緒所帶來的平淡低沉的聲調(diào)和慢吞吞的節(jié)奏往往造成聽課者思想渙散或昏昏入睡;相反,過分高亢的聲調(diào)或過快的語速又容易使聽課者精神緊張或過度疲勞。因此,一堂成功的黨課教學猶如奏樂,要按照主旋律曲調(diào)抑揚頓挫,音節(jié)疏密相間,節(jié)奏明快和諧,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相連的要求進行安排,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讓知識像涓涓細流,緩緩潤濕聽課者的心田。三是要著力運用一些體態(tài)語言。得體適時的“體語”,可以激活聽課者的情緒,表達細膩的情感,傳遞豐富的信息,可以化繁瑣為簡潔,化平淡為神奇。講課者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者到位”“口語”“體語”交替使用,相互彌補,調(diào)動教學信息資源的組合與傳達,促使聽課者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進行心理活動,有助于提高黨課教學效果。
武漢市黃陂區(qū)長軒嶺街黨工委書記為黨員干部講廉政黨課
一堂優(yōu)質(zhì)黨課,除了主題鮮明、結構嚴謹、內(nèi)容豐富、表達精彩之外,還要生動活潑,臺上臺下互動。這樣,才能使聽課者有所樂、有所思、有所得。一是要努力營造精彩的開場白。一堂成功的黨課,開場的氛圍相當重要。所以,一定要精心設計開場白:或以引人入勝的案例導入,或以發(fā)人深省的設問開題,或?qū)⒐婈P注的社會現(xiàn)象加以剖析,先聲奪人,營造精彩的開場氛圍。二是要善于尋找聽眾的興奮點。最近,筆者聆聽一位教師“3I教學法”很受啟發(fā),具體做法是:圍繞聽課者興趣(interest),搜集相關信息(information),形成沖及力,給聽課者留下深刻印象(impression),從而達到與聽課者在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以新的思維方式投身改革與發(fā)展的實踐,促進地方經(jīng)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三是要設問開展互動交流。要使課堂氣氛如春風拂面、春意濃濃,就要打破“我講你聽”的單向講課模式,讓講課者與聽課者多些互動溝通,多些相互交流。比如,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機動靈活地采用提問式、探討式、座談式授課,效果就比較理想。事實上,領導干部在講課時若能夠提一些常識性問題,則能激發(fā)聽課者回答問題的主動性;提一些思考性問題,則能夠讓聽課者積極思索;提一些結論性觀念,則能夠讓聽課者頻頻頷首。這樣,黨課課堂就會形成上下十分融洽的氛圍。
講黨課離不開理論,但理論總是抽象的,如何使抽象的理論變成淺顯的道理,讓聽課者聽了入腦入心?實踐中,我的體會是:一是要寓理于“事”。就是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事例在于說理,讓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因此,講理論深入淺出,客觀上要求講課者所舉事例與理論本身要有關聯(lián)度和說服力。二是要寓理于“時”。就是講授的理論與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要緊密聯(lián)系,要與時俱進。這就要求講課者對備課材料的取舍要突出“新”字,事例剖析要聯(lián)系當前的熱點。同時,引用數(shù)據(jù)要新、要有權威性。三是要寓理于“趣”。就是用富于趣味性的語言來闡釋較深奧的道理,讓講授的理論容易被聽課者所理解和接受,如一些典故、歇后語、順口溜或名言警句等。毛主席在這方面堪稱高手。1958年,毛澤東同志在會見部分史學家、科學家和著名新聞工作者時,瑯瑯背誦起《登徒子好色賦》中宋玉狡辯的一段話。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他風趣地說:“從本質(zhì)上看,應當承認登徒子是好人,娶了那樣丑的一個女人,還能和她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照我們的看法,登徒子是一個愛情專一、遵守婚姻法的模范,怎能說他是好色之徒呢?”毛澤東同志通過這番巧妙而新穎的解釋,告誡干部要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問題。毛澤東把典故用出新意,對我們講黨課時用好典故很有借鑒意義。
信息時代,廣大黨員對黨課的質(zhì)量要求提高了。如果我們講黨課仍停留在一枝粉筆加一塊黑板的“清唱”“獨白”,效果肯定不理想。要主動適應信息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特點,緊緊圍繞黨課主題,并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從字體設計、圖片精選到畫面配音等,綜合運用聲音、色彩、漫畫技術,把廣播、影視、音樂、繪畫、書法、詩詞藝術乃至廣告藝術等有機融合于黨課多媒體制作之中,通過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藝術加工,提高黨課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蘊和藝術品位,全方位地展示黨課的藝術魅力,使聽課者在黨課教育中有身臨其境之感,體驗生活的真善美,從而引人入勝、征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