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興歸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現(xiàn)代教育理念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初中階段是一個過渡時期,學生由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過渡到學業(yè)緊張的高中課堂,其中初中語文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詩詞的鑒賞是語文情感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詩詞中的情感意向要素,從詩詞情感主線整體把握,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真正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闡述初中語文課堂應該如何提高情感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5-0196-01
書中自有黃金屋,詩中自有情和意。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唐師宋詞在這幅璀璨的畫卷上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詩歌蘊含豐富的情感,詩人們僅用寥寥數(shù)語即可營造一幅美景傳達心中所想,每一首古詩都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教師引導學生領略數(shù)百年前詩人們的心懷和情懷,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初中生的在閱讀古詩詞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生澀難懂,一方面是因為無法身臨其境體會時代的環(huán)境,一方面是因為生活閱歷的限制無法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愁苦。教師需要和學生一同創(chuàng)造學生們詩歌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活潑有趣,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古典詩歌。
一、通過吟誦詩歌提升鑒賞能力
著名教育大家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詩歌的教學在于從意向中體會綿延不絕的深厚情懷。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學會找出意象、分析意象,挖掘意象中的深層含義,不斷豐富學生的感情,鍛煉學生的分析思維與情感思維相結合,感受詩歌學習的美好和快樂?,F(xiàn)在的大多數(shù)教師僅僅停留在單純的講解詩中的字詞含義,逐句講解之后進行背誦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達成情感教學的要求。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方法,不要局限于傳授知識的層面,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帶動氛圍,融入詩人為我們營造的情感境界中去,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例如,我們在教學《相見歡》等古詩的時候,教師的語言表達需要顯得溫婉和柔和,盡可能將學生代入詩歌意境。教師要根據(jù)詩歌的類型運用情感語言表達出詩人的感受。我們教師如果僅僅具有專業(yè)知識,而不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學生對這樣的課堂缺乏積極性。鑒賞能力的而提高需要學生自我練習,在了解了詩人的感情之后,可以認真的吟誦每一首詩,用高亢激昂的語調(diào)或者愁苦煩悶的語調(diào)亦或者溫暖如風的語調(diào),這時需要學生從教師的語言上學習和模仿的。
二、通過繪畫詩歌提升鑒賞能力
要想語文教學顯得不再枯燥乏味,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課或者吟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在課堂的詩歌教學中融入繪畫,將詩中的意向用畫畫的方式構造出來,讓課本上單板的文字變得生動活潑,將自己對于詩歌的理解用多彩的畫筆描繪在紙上,使得詩歌活起來。學生們會更加充滿學習的興趣,不再是難以理解的抽象化文字,而是躍然心中的彩色意象。記得北宋著名畫家說過,詩歌是無形的抽象的,但是圖畫卻是直接表達的詩。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輕的形象思維,想象力和思維聯(lián)合起來會大大降低詩歌理解的難度,提高對詩歌的理解。例如我們在教學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找出意象:客路、青山、行舟、綠水、潮水、兩岸、船帆、風、海日、夜色、江春、鄉(xiāng)書。上半句的意象是衣服場景,后半句的意象是另一幅場景,學生可以在課本的配套插圖中尋找意象,將其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自己用彩鉛等工具按照詩中所寫的相互之間的位置進行描繪,創(chuàng)造詩中的意境。上半句是說漫長的路在遠遠的青山之外,我獨自乘船在這碧綠的湖水之中,等到浪潮水退卻之后,湖岸仍然是一片寬闊。下半句的意境是夜色剛起,紅日從海邊緩緩降落(表達時間流逝),又是新的一年,我寄往家鄉(xiāng)的書信什么時候才能達到?真的希望大雁能夠幫我送到洛陽。學生需要將兩幅場景分別畫出,從中體會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三、通過再現(xiàn)詩歌提升鑒賞能力
再現(xiàn)詩歌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情景教學法,不僅僅依靠聲音,還可以通過演繹的方式營造氛圍。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有限,詩歌中的隱含意不能全盤理解和學習,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強,能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對此教師可利用學生好奇心來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故事情景,然后以講故事的方法誘發(fā)其內(nèi)心對未知事物的渴望,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進而使其由內(nèi)在的求知欲轉(zhuǎn)變?yōu)橥庠诘?、踴躍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需要帶給學生較強的、新穎的刺激,而且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課堂內(nèi)容上。另外,教師還需注意對教學內(nèi)容的制訂工作,必須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線,課堂內(nèi)容不宜過多或過少,要在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其能最大程度的消化和吸收知識點。
本文從通過吟誦詩歌提升鑒賞能力、通過繪畫詩歌提升鑒賞能力、通過再現(xiàn)詩歌提升鑒賞能力三個方面闡述詩情畫意教學的運用。吟誦、繪畫、再現(xiàn)詩歌三首方式需要教師結合詩歌的特點,意象多的就可以采用繪畫的方式,情感主線較為明顯的就可以采用吟誦的方式,故事線明顯的則采用再現(xiàn)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