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桃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登峰小學)
特殊生在生理或心理上有別于其他的學生。如何正確理解、對待特殊生,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難題。我班學生中就有一個特殊生,該生屬于典型的多動癥兒童,如上課經(jīng)常無緣無故發(fā)出怪聲,愛唱歌,精神不集中,導致作業(yè)無法完成,學習成績差。有時同桌不小心碰著他,他就以拳頭相向,甚至吐口水。面對這樣的學生,家長常向我哭訴,科任老師也向我投訴,該如何教育好他呢?以下我就自己在這方面的教育工作談些粗淺的認識。
該生為什么會多動呢?懷著這個疑問,我走訪家長。原來該生自小父母離異,與奶奶同住。其母一直很少聯(lián)系,而父親為了養(yǎng)家糊口去鄰縣工作,平時很少見面,孩子由六十多歲的奶奶照顧,節(jié)假日到姑媽家做功課。因此,該生缺少母愛,無人管教,缺乏正確的自我意識,自信心不強,自我發(fā)展的需要一旦遭受挫折就會產(chǎn)生自卑感,行為有偏差。于是,我平時注意觀察該生在學校的情況:上課時愛搞些小動作;老師講課時插嘴,或發(fā)出怪聲,甚至于鉆桌底,趴在地上;當同學和老師的目光轉移到他身上時,他會特別興奮,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正常運行。由于他的情況特殊,又愛打人,班上學生不愛與其玩耍。所以,當他課堂練習不會做時,無人愿意幫助他;課間活動他常到處追人打架,同學們都躲著他。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該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差,行為活動不能平衡,心理因素有障礙,身心難以健康發(fā)展。
據(jù)研究表明,雖然在兒童的發(fā)展過程中父母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同伴交往的作用是父母所不能代替的。每個孩子都有被他所處集體肯定的意愿,由于特殊生生理、心理的特性,特殊生很難被同學接納。
開學不久,我編排座位時,安排他與一個女生同桌。不久,同桌女生來找我:“楊老師,能不能給我換個位置,他經(jīng)常打人、發(fā)出怪聲,影響我的學習?!笔茄?,他這種情況,誰愿意與他成為同桌。怎樣才能讓他真正成為班級里普通的一員呢?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是這樣做的:絕口不提他的多動癥,避開有關的話題,消除他的顧慮。下課了,我?guī)е?,與他說話,和他談心,講故事,同時在班上我也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書寫端正、回答問題聲音響亮……低年級的孩子向師性很強,對老師經(jīng)??洫劦耐瑢W更樂于接近。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逐漸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上課也少了很多小動作,特別到了二年級,上課比較認真,簡單的作業(yè)也能完成,成績有了提高。
(1)培養(yǎng)該生的合群心理,使該生學會與他人交往。
該生自小父母不在身邊,只同奶奶住,養(yǎng)成驕縱、任性的性格,以自我為中心,不易與他人交往、合作,需要對其進行合群心理培養(yǎng),引導其學習人際交往的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易于接受教育。我在上課進行活動角色扮演時,就特別安排他擔任其中的一個角色,讓他學會與同學合作學習。
(2)培養(yǎng)該生的自我意識,樹立自信心。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態(tài)度與評價,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并對人的行為起調(diào)節(jié)作用。該生父母離異,得不到母愛,易形成自卑心理,缺乏正確的自我意識,自信心不夠強,總覺得自己比別的同學差,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無能的人,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由此影響他的內(nèi)控行為,成就動機得不到合理發(fā)展,成績呈下降趨勢,并以惹是生非的行為表現(xiàn)自我。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輔之以心理健康教育,幫助該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等。對其要求由低到高,從一開始的字、詞、句到簡單的幾句話,每次有進步就予以表揚,讓其有成功的喜悅感。如二年級的一課《駱駝和羊》中,我講到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特意問他:“你的長處是什么?”該生認真思索:“我會畫畫。”于是,我大聲表揚并獎勵他一朵小紅花。該生立刻神采飛揚,課上得比平時認真多了。
特殊生的特殊給他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對于特殊生,我們應該主動把他的特殊情況告之任課老師,保證本班全體任課老師對特殊生教育的一致性,并互相協(xié)調(diào)。我與任課老師密切聯(lián)系,一發(fā)生情況,我立即做出適當?shù)奶幚?,讓該生不與任課老師發(fā)生沖突。
為了方便教師的管理,我安排他坐在第一排,一直不換。我時刻關注該生每天的情況,當他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我對其耐心輔導,循循善誘,使其明白對與錯。同時讓他明白他是我們的一分子,和大家一樣,老師一視同仁,不管在哪一方面的要求都必須與大家一致,不過達標的速度可酌情減慢。
由于該生情況特殊,我經(jīng)常把該生在校的情況告之其奶奶,不管大事小事,讓他的奶奶及時了解孫子在校的表現(xiàn),同時也要求家長把該生在家的活動一一告之。這樣,我和其家長根據(jù)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表現(xiàn)好時予以表揚或獎勵,要求其每天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家庭作業(yè)……由于雙方共同不懈的努力,該生二年級時比一年級有明顯的進步。作為老師,既要看到他的進步,也要看到他的不足,不能掉以輕心,要認真研究和對待特殊生,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適宜的教育情境,使特殊生的人格和潛能獲得健康和自由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