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通安中心小學)
談到預習,想必每名教師都不會否認它對于教學的作用。如果學生能在課前積極主動并使用正確的方法預習教學內(nèi)容,那么他在上課的時候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墒?,為什么教師每次布置了預習任務,卻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呢?
事實上,我們經(jīng)常把預習作業(yè)布置得太寬泛。很多教師都會用“預習Unit……”一句話帶過,期待每名學生回家都會認真預習,第二天教師提問什么問題都知道。至于學生回家如何預習,甚至有沒有預習,都直接忽略了。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他們又會怎么做呢?大部分學生其實都不知道該如何預習,他們認為回家“看一看”就可以了,反正老師明天會講,于是預習就成了學生最喜歡的作業(yè),甚至有的學生會認為這根本就不是作業(yè)。一方面,教師認為學生都預習過了,上課就會直接問一些較深的問題,教學目標會設置得較高。另一方面,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拋出來的問題都沒有準備好去迎接,一堂課學下來, 就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缺乏整體理解。
因此,我們也不能把“預習”僅僅當成是一項作業(yè),它應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學習過程。而這個學習過程的特別之處在于它需要學生積極主動、講求一定的方法又極具個性化,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預習作業(yè)的布置有一定的方法,但又是極具開放性的。有時,教師布置同一項任務下去,結果收到幾十種不同的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話題的不同,布置不同類型的預習作業(yè),這樣的“變化”讓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而且情緒高漲??偟膩碚f,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應該關注并有意識地鍛煉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譯林版小學英語的課文基本上是圍繞某個話題展開的,例如 My day(四年級下 Unit3),Seasons(四年級下Unit5), Chinese festivals(五年級下Unit7), Holiday fun(六年級上Unit3)等,這些話題都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應該通過書上的內(nèi)容逐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真正地開口說英語。例如教師在教授Seasons 這個單元之前,可以讓學生回去思考自己一年四季的活動,并設計一張表格讓學生填寫,中英文表達皆可,學生沒有任何壓力,這樣學生在腦海里對即將談到的內(nèi)容會有所預設,而且教師可以利用這張表格檢測學生本單元的學習效果。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會表達四季活動,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因為課前有“困難”,學生在聽課的時候一定會更加專心。
每個單元的課文中都會涉及一些新的知識點,尤其是一些語法知識,是學生學習中的“攔路虎”,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以往學過的知識來思考。例如在教授Hobbies(五年級上 Unit4)時,“l(fā)ike doing ”結構是重難點,學生第一次接觸動名詞, 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喜歡音樂。(I like music.)” 和“我喜歡聽音樂。(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在表達上的不同,前者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后者是學生即將接觸的新知識,可以讓學生舉這樣類似的例子,學生就能更加清楚地體會到“l(fā)ike doing”結構的表達內(nèi)涵。
在歐美國家,學生進入課堂前一定是帶著疑問的,五、六年級的文章相對較長且語法較為復雜,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提問理解文章的能力。一些基礎稍差一點兒的同學可能不愿意去讀文章,覺得乏味。這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提幾個問題,寫在本子上,并附上答案,好的問題會得到教師的采納,這樣會讓那些感到文章乏味的學生也難免會為了這個“出風頭”的機會而回去多讀幾遍文章,摳幾個細節(jié)來設計問題了。
預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再是被動的角色,而是主動獲取知識者,真正能習得一門語言。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掌握的,所以教師要有耐心,要對學生逐步引導,可以從單詞的學習開始。
低年級學生可以逐漸培養(yǎng)自然拼讀的能力,能拼讀簡單的單詞。中年級階段,可以利用教材中每個單元的Sound time,幫助學生總結和體會常見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而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滲透一些音標的知識,并指導學生通過查詞典來自學單詞。學生自學的能力,要通過六年的時間才能逐步培養(yǎng)起來,而且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悉心的指導,但是學生一旦掌握了通過自然拼讀和音標拼讀來認識新單詞,就會樂此不疲,受益終身。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同一類型的單詞的規(guī)律。例如在教授 Chinese festivals (五年級下Unit7) 時,學生需要學習表示1~12月的單詞(January, February, March,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 December), 這 12 個單詞看似很難,但是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回去把12個單詞按照它們的“長相”歸歸類,并寫下來,在歸類的過程中,學生會關注它們的共性和區(qū)別,這本身就是一個內(nèi)化知識的過程。
布置預習作業(yè)前,教師要縱覽整個單元,制訂好單元的教學計劃,才能設計出每一課時有針對性的預習作業(yè)。同時,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教師最好能在課上指導學生做幾遍。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預習課文,遇到生詞可以查看單詞表,拼讀不出來的單詞可以打上問號“?”,一些文章中出現(xiàn)了過去式,可以打上著重號“.”等。最后,預習作業(yè)也要有可測量性,每次布置的預習作業(yè)可以以書面、表格、小報告等形式呈現(xiàn),教師要在課上加以反饋,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預習作業(yè)作為課前布置的一項熱身作業(yè),不但能夠使學生熟悉課文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學習熱情和興趣,更能夠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其作用和重要性已經(jīng)逐步得到很多一線教師的關注,但是如何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和教學的重點采取合理、有效、有趣又多樣的作業(yè)形式,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有趣的作業(yè)形式能夠讓學生從“被動”做作業(yè)轉變?yōu)椤爸鲃印弊鲎鳂I(yè),從單一的書面作業(yè)中解放出來,發(fā)揮想象力,獲得語言學習的樂趣。有效的作業(yè)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在更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輸出語言,去錘煉語言,獲得語言學習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