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
【摘要】眾所周知,閱讀在語文的教學中占據著很大比重,閱讀能力也是語文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之一,因此,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面對群文閱讀時能夠如魚得水。語文教學中包含“聽”“說”“讀”“寫”四大板塊,“讀”也就是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也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國民基礎教育三大科目之一,其科目開設實踐一直貫穿整個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其重要性無須多言。群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結合語文科目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教師著重于群文閱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會發(fā)現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更不要說將幾篇文章合為整體,有關聯性地進行閱讀。鑒于此,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正確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個人教學經驗與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展開論述。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愛上群文閱讀
興趣是學生學習任何知識與技能的根本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非智力因素,只有讓學生擁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進一步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讓學生掌握群文閱讀技能,有效地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構建良好的群文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群文閱讀環(huán)境是學生產生群文閱讀興趣的前提。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構建良好的群文閱讀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非常之大,學生在人人閱讀的環(huán)境中,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從而加入到閱讀的行列。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例如語文早讀,語文晚自習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讓學生只專注于群文閱讀一件事,同時,不僅要讓學生接觸到課本中的群文,更要向學生推薦一些關聯性較強的文章,在注重關聯性的基礎上,也注重文章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產生“群文閱讀非常有趣”的積極心理暗示,如此一來,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就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
(二)營造良好的群文閱讀氛圍
群文閱讀的氛圍與環(huán)境相似,但在彼此獨立的前提下互相關聯。群文閱讀氛圍指的是學生在群文閱讀環(huán)境中所感受到的氣氛與自身產生的情緒。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已經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時間,但有的學生不能在閱讀中產生愉悅之情。因此,教師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群文閱讀氛圍,可以從閱讀導入入手。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可以通過幾篇有趣的文章、幾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導入本次閱讀主題,讓學生對本次的閱讀主題產生初步興趣,再進行閱讀,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閱讀。
二、掌握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高效群文閱讀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關鍵。教師在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后,通過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群文閱讀效率更高,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愛上閱讀。
(一)萃取文章主題,讓群文緊密聯系
群文一般來說,都會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教師在選文的前期工作中,應充分注意到文章之間主題的關聯性。如果教師的選文有失誤,文章之間的主題不同,學生在閱讀中也會覺得“風馬牛不相及”“牛頭不對馬嘴”。而教師在后期的講解過程中也很難“自圓其說”,甚至使自己的講解“自相矛盾”,無論是對教學目標的完成還是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都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有一定危害。因此,群文之間主題關聯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呈現文章結構,讓群文有機組合
文章的結構也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在呈現文章結構時,不可以把每一篇文章都獨立呈現。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由諸多元素,按照一定的排列組合結合在一起,也就是事物的結構,群文閱讀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把文章孤立化、無序化呈現,都是錯誤的做法。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將文章有一定結構地呈現出來,才能取得群文閱讀的效果,展現“群”的優(yōu)勢。根據文章的主題與特點,合理地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遞進式帶領學生閱讀。
三、提升專業(yè)水準,有效指導學生群文閱讀
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準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抱有強烈的終身學習觀念,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準,從而能夠從更多方面指導學生群文閱讀的學習。
(一)及時更新教育觀念
當前社會各方面都在飛速發(fā)展,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對教育本身的訴求也在不斷變化。鑒于此,教師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課堂中,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同時教育觀念的更新不僅意味著教學方法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更意味著課堂模式的優(yōu)化與更新,在改變傳統(tǒng)課堂“粉筆加黑板”的固有課堂模式同時,也要保留傳統(tǒng)課堂經過千年積淀所產生的優(yōu)秀理念,從而更快速地適應群文教學這種閱讀教學模式。
(二)定期參與教學競賽與教學培訓
一般來講,學校為了教師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會定期開展教學競賽、教學培訓等活動,讓教師參與其中,向其他優(yōu)秀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有效的授課技巧等。教師要在工作中把握機會,不可因參加競賽或培訓會相應地增加工作量而產生抵觸情緒,要抱著強烈的終身學習觀念,向其他同行取經,并進行一定的歸納與總結,得出適合自身、適合班級的群文教學方法,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
四、開展語文活動,幫助學生厚實文化積淀
高中生正處在學習能力的巔峰,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適當地開展與群文閱讀有關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厚實學生的文化積淀,從而開闊學生視野,使其更進一步愛上群文閱讀。
(一)建立“摘抄本”
在群文閱讀的教學中,建立“摘抄本”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有效方法,但在群文閱讀中的“摘抄本”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摘抄本”有一定的區(qū)別,在群文閱讀的“摘抄本”中,教師不僅應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好句,更應要求學生在閱讀群文的過程中提煉不同文章中相似的觀點、相似的語句、相似的文章結構,使用學生自己能夠理解的方法去將群文有機整合,形成一個有著極強關聯性的整體,從而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群文閱讀中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方法。
(二)學生自選群文
在教學的過程中,群文的選擇不要局限在課本的范圍與教師選出的群文之內。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出一個選題,或讓學生自己決定群文主題,讓學生從自己閱讀過或想要閱讀的文章中選出幾篇文章組成群文。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強化對群文閱讀概念的理解,也在選擇中了解了組成群文的基本要求,從而加深對群文閱讀的掌握。
綜上所述,教師要對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要從學生對群文閱讀的興趣入手,通過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與閱讀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群文閱讀的樂趣,是進一步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前提;其次,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通過萃取文章主題、呈現文章整體結構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群文的特征與構成群文的基本要求;再次,在教學中,教師要抱著強烈的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對自身進行升級,從而進一步適應群文教學的閱讀教學模式;最后,開展與群文閱讀教學有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厚實文化積淀。
參考文獻
[1]姚虹.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群文閱讀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8.
[2]蔣文婷.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3]李佛海.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