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一周七天的通用稱謂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此外還有如周一和禮拜一的叫法。其中,表示星期天這一概念的詞語最多樣,現(xiàn)下口語中除“星期天”“星期日”“周日”“禮拜天”“禮拜日”外,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詞語——“周天”。這一詞語的使用引發(fā)了許多爭議,有人認為這一詞語沒有問題,可以接受,有人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周天”這一詞語的使用并不規(guī)范?!爸芴臁钡氖褂秒m有爭議,但并不影響它的潛移默化,這也顯示出新詞對舊詞地位的影響。李宗江先生認為具有歷時替換關(guān)系的舊詞與新詞之間有共存階段?!爸芴臁边@一詞形古已有之,但表示“一周的第一天”這一意義則是近年才有的,它與“周日”有同義關(guān)系,目前二者正處于共存階段,這屬于同范疇內(nèi)成員的變化。因此,本文就表示“一周的第一天”這一概念的不同詞匯進行分析,力求探討出“周天”這一詞語是如何產(chǎn)生并被用來表示“一周的第一天”這一問題的答案。
本文先對“周日”“周天”各自的歷時演變進行調(diào)查,再結(jié)合調(diào)查結(jié)果對比二者,找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再用常用詞演變分析的方法分析這兩個詞,找出“周天”之所以能被接受的原因。李宗江先生在《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中提到了新詞產(chǎn)生的途徑,除了詞義引申外還有實詞虛化、重新分析、聚合類推、組合同化、語音變化以及派生與復合等6種衍生性演變途徑.下文主要參照該書的區(qū)分標準對這兩個詞的歷時演變和意義上的關(guān)系進行討論。
本文所討論的“周日”表示的是“一周的第一天”這一概念,但筆者通過查閱字典、詞典得知“周日”一詞產(chǎn)生至今不止一個義項,情況如下:
1.“周日”的釋義為:滿一天?!肚迨犯濉r憲志四》:“周日,一萬分。時則二十四,刻則九十六,刻下分則一千四百四十,秒則八萬六千四百?!保ā稘h語大詞典》)
2.“周日”的釋義為“指生日。宋戴復古《阿奇晬日》詩:娟娟懷抱中,一歲至周日?!保ā稘h語大詞典》)
3.一周的第一天。稱作“星期日”,又作“周日”。
義項3并未收入《現(xiàn)代漢語詞典》,但是卻在口語中廣泛使用,由以上三個義項的關(guān)系可以判斷出義項3并不是由義項1和義項2引申而來,那么分析這個義項的由來可以從重新分析和聚合類推等其他方面進行。
由《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周1的其中一項釋義【名】星期:上~/下~/~末,我們可知“周日”的“周”的語素義?!叭铡钡尼屃x有太陽:~出/~落;Rì【名】指日本;【名】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量】用于計算天數(shù);【名】每天,一天天;泛指一段時間;特指某一天;Rì【名】姓。
語言和文化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一方面,語言反映文化,一方面文化影響語言?!爸苋铡薄爸芴臁北硎尽耙恢艿牡谝惶臁边@一意義的產(chǎn)生正是語言與文化相互影響的結(jié)果。在中國古代歷法中,將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復始,稱為“七曜”,首現(xiàn)于東晉范甯的《春秋谷梁傳序》:“陰陽為之愆度,七曜爲之盈縮?!钡搅颂拼?,就與西洋歷法中的“七日為一周”相對應(yīng),其后傳到日本,日本的“七曜日”更如出一轍。七曜指太陽、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五個最亮的大行星。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西洋歷法中的“七日為一周”,跟我國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可以為證。光緒三十一年,主持統(tǒng)一規(guī)范教科書名詞術(shù)語工作的袁嘉谷認為“曜日”使用起來不方便,就結(jié)合中國特色將一周改為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稱周內(nèi)各日。由此可知,如今的“星期日”“周日”的“日”的語素義是相同的,都表示太陽,這也是“日”的本義。由于今天我們已經(jīng)習慣使用“一……六”這樣的數(shù)字來稱呼一周的各個日子,如果不了解上述所說的“星期”的由來,“周日”的“日”的意義也就接近于數(shù)字,只是一個標志。由周一至周日這七個詞的語法構(gòu)成來看,“周”是前綴,“周一”“周日”等都屬于同一類型語義場?!巴陵兹铡薄叭贞兹铡钡葘儆谕活愋驼Z義場,同一語義場中的成員擁有同樣的語素,那么區(qū)分這些詞的意義的任務(wù)就落在了另一語素上。“周~”語義場中后面的語素如“日”“一”“二”等是辨異語素,而“曜日”語義場前面的語素如“日”“月”“金”“水”等是辨異語素。那么“周日”的“日”應(yīng)與“日曜日”前面的“日”意義上一致,都表示太陽。
據(jù)筆者查閱文獻得知,“周天”一詞在《逸周書》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謂繞天球大圓一周。天文學上以天球大圓三百六十度為周天。說明“周天”出現(xiàn)的時代不會晚于戰(zhàn)國時期,這個詞在后代文獻亦或多或少出現(xiàn)過。如下:
《逸周書·周月》:“日月俱起于牽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與日合宿?!?/p>
《漢書·律歷志下》:”周天五十六萬二千一百二十。以章月乘月法,得周天?!?/p>
《禮記·月令》唐孔穎達疏:“星既左轉(zhuǎn),日則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舊星之處。即以一日之行而為一度計,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數(shù)也?!?/p>
宋代開始“周天”有了新的意義,指一定時間的循環(huán)。十二年系歲星運行一周天需要的時間。如下例所示:
宋蘇軾《再和曾仲錫荔枝》詩:”柳花著水萬浮萍,荔實周天兩歲星。”
原注:”荔支至難長,二十四五年乃實?!?/p>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館選定制》:”自張永嘉丙戌摧殘以來,至是恰周天?!?/p>
清夏炘《學<禮>管釋·釋十有二歲》:”歲星每年行天一次,故謂年為歲天。凡十二次歲星,十二年一周天,故謂之十有二歲?!?/p>
清代文獻中“周天”又有了新的意義,指一定時間的循環(huán)。一個甲子,即六十年。因甲子六十年循環(huán)一次。
清查慎行《德尹弟六十生子》詩:”便作小同呼也得,可憐花甲一周天?!?/p>
現(xiàn)代漢語中“周天”又可以表示滿天;整個天地間。如毛澤東《念奴嬌·昆侖》詞:”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p>
除此之外,“周天”還用作道教術(shù)語,氣功修煉常見周天之說。周天者,圓也,氣路之行徑也。
歷代文獻中雖有“周天”這一詞,卻都不表示“一周第一天”這一意義。這一用法是近年來才在少部分人中興起的,如今詞典中均未收入此義,但“周天”一詞能為人所理解。“周天”增添一個新的義項,亦可視之為新詞,并且這一意義與上文所羅列的其他幾項意義沒有聯(lián)系,這證明“一周第一天”這一意義的產(chǎn)生并不是由于詞義引申。
按照詞語的衍生性演變中新詞產(chǎn)生的途徑或者依照新詞與源詞之間的關(guān)系,衍生性演變除了詞義引申外還有實詞虛化、重新分析、聚合類推、組合同化、語音變化以及派生與復合等6種途徑。“周天”與“周日”語法結(jié)構(gòu)上是一致的,“周”都是前綴,受文化因素所限,后面除了加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外只能加“日”“末”構(gòu)成表示時間的專有名詞。從語法來看二者結(jié)構(gòu)一致,因此可以一筆帶過。
1.人的頭頂。如《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惫弊ⅲ骸笔菫闊o首之民?!痹孀ⅲ骸薄烫臁w即斷首之意。”
2.古代的墨刑。如《易·睽卦》:其人天且劓。虞注:“黥額為天?!?/p>
3.天空。如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
4.古人以天為萬物主宰者。如《戰(zhàn)國策·魏策》:休祲降于天。
5.迷信的人指神仙等所住的地方。
6.稱君王。如:清葉廷琯《吹網(wǎng)錄·寧古塔紀畧》:“又言洎乎《長白山賦》入,天心嗟嘆,溫詔下頒。”
7.以之尊稱父母或夫。如《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毛傳:”天謂父也?!?/p>
首先,政府應(yīng)提高分辨能力,準確辨別打著共享經(jīng)濟旗號發(fā)展“偽共享”經(jīng)濟的企業(yè),并對政策和資金福利進行約束。比如共享KTV本質(zhì)上就是普通練歌房,共享書店的本質(zhì)就是圖書館,這類所謂共享經(jīng)濟本質(zhì)上與傳統(tǒng)經(jīng)濟并無分別,都是打著“共享經(jīng)濟”的名號做著“限時租賃”的工作。其次,企業(yè)應(yīng)合理利用閑置資源,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式,提高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最后,作為公民,也要提高辨別能力,防止為“偽共享”經(jīng)濟支付高額費用。
8.依靠對象;賴以生存、不可或缺之事物。如《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p>
9.命運;天意。如《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魯侯,天也?!?/p>
10.我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稱世界的精神本原。如《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朱熹集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yīng)萬事者也。性則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從以出者也。”又以天為精神實體。
11.古人指日月星辰運行、四時寒暑交替、萬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體。如唐劉禹錫《天論》:”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p>
12.天然,天生。如《莊子·秋水》:“牛馬四足,是謂天?!?/p>
13.指天性與生命。如《呂氏春秋·本生》:”故圣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p>
14.天時,指天氣、季節(jié)等。如《孫子·計》:”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15.一晝夜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如《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背著行李,走了幾天旱路?!?/p>
16.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約莫一更多天,然后睡了?!?/p>
17.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shè)的。如:天棚、天窗、天線、天橋。
18.極;最。如:老舍《茶館》第三幕:”畫的天好,當不了飯吃?。 ?/p>
19.方言。東北計算土地的單位,十畝為一天。
20.姓。如:漢有天高。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收入13個義項,除了以上已有的義項3、4、5、6、9、11、12、14、15、16、17、20外,還有“【量詞】用于計算天數(shù)”這一項,而從這些義項中并未找出與“周天”的“天”相對應(yīng)的義項,可見“周天”并非因為“天”的原有義項與“日”相同或相近而構(gòu)成“周日”的同義詞。
我們不妨從聚合類推的角度來分析“周日”與“周天”。李宗江先生認為:甲詞具有a、b兩個義位,而這兩個義位間并沒有直接的演變關(guān)系,包括引申和虛化,這時當乙詞也有這兩個相同的義位,且兩個義位又找不到共同的語義來源時,可以看成聚合類推。如蔣紹愚所舉的“言”有“以為”義是由“謂”類推而來。謂有三個義位:(1)對……說;(2)稱為;(3)認為、以為。(3)由(2)直接引申而來?!把浴北緛碇挥信c“謂”相同的義位(1),受“謂”義位(3)的影響,“言”也獲得了與“謂”相同的義位(3),即表“以為”。因為“謂”的義位(1)和(3)之間沒有直接的引申關(guān)系,且“言”也沒有其他的義位可以作為“以為”的本義,所以“言”表“以為”義可看作是由“謂”類推而來。以此類推,“周日”與“周天”在義位上并無相同之處,但“日”與“天”作為成詞語素,它們的義位之間可以用聚合類推加以分析?!叭铡迸c“天”均有“用于計量天數(shù)”的義位,“日”又有“太陽”這一“天”原來沒有的義位,“用于計量天數(shù)”這一義位和“太陽”并沒有直接引申關(guān)系,當“周天”與“周日”意義上語法上語用上都一致時,“天”也沒有其他義位可作為“太陽”義位的本義,那么“天”表“太陽”可看作是由“日”類推而來。
除以上依據(jù)外,“星期日”與“星期天”“禮拜天”的對等關(guān)系也是“周天”產(chǎn)生并能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靶瞧谌铡迸c“周日”在語用中地位相當,“星期天”“禮拜天”也是人們常用的叫法,它們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
周日周天星期日星期天禮拜日禮拜天
利用漢語修辭方法構(gòu)造新詞是常見的新詞新語產(chǎn)生途徑,如仿詞法,那么由“星期日”與“星期天”,“禮拜日”與“禮拜天”這兩對同義詞來類推,“周日”也可以仿出同義詞“周天”,并且由于人們已經(jīng)形成的認知心理和語用環(huán)境對于“周天”意義的影響,“周天”的使用并不會沖擊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因而雖然“周天”還未完全被人們接受,正如網(wǎng)上一些人所表示的“聽起來怪別扭的”,卻還是有部分人在使用,不使用的人也能理解“周天”的意義。
“周日”從“周日”“周天”兩個詞目前在語言中的使用狀況來看,“周天”處于發(fā)展初期,“周日”具有權(quán)威性,且已經(jīng)為大眾所接受,“周天”對于人們來說是個新鮮的詞,其地位不可與“周日”抗衡。雖然“周天”目前處于弱勢,但在新鮮事物容易被接納,新詞新語頻出的今天,“周天”并不是毫無發(fā)展可能的?!爸芴臁迸c“周日”的歷時演變研究在未來仍有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