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風味辣椒醬是以紅辣椒、大蒜、木姜子、苦藠、生姜等為原料,采用低鹽接種發(fā)酵技術開發(fā)的新產品。其色澤鮮紅、口感酸辣、風味獨特。其中添加的木姜子、苦藠等藥食同源原料經發(fā)酵后具有獨特的清香風味,在提升產品風味的同時還增加了其藥理作用,使產品更具特色。
一、產品配方
辣椒76%、食鹽6%、大蒜8%、花椒粒0.3%、苦藠2.5%、木姜子5%、植物乳酸桿菌0.2%、其他2%。
二、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與處理
木姜子:選用毛葉木姜子果實為原料。果實采摘最好在6月中旬進行,此時的木姜子較鮮嫩,果內未形成硬核,香味濃郁,口感較好。選用鮮嫩、無硬殼,果皮青綠色,無褐變或有少量褐變的果實,去除枝葉等雜質,果柄可保留參與發(fā)酵。
木姜子暴露在空氣中容易發(fā)生酶促褐變,表皮顏色變黑,會嚴重影響產品感官質量,所以采摘下來的木姜子應在兩天之內用完。若不能及時加工,應將新鮮木姜子裝入保鮮袋內抽真空并于-18℃條件下保藏。
辣椒:選用質地硬、個頭均勻,辣度適中、辣椒紅色素豐富的雙流二荊條辣椒。椒把保留長度不得超過5毫米,不能“脫帽”;青椒、黃椒、花殼椒等數量比例不得超過2%,擠壓破損的辣椒比例不得超過0.5%,無腐敗變質的辣椒。辣椒去柄后稱重,洗凈、瀝干后,用切菜機分切兩次,要求狀態(tài)均勻,無周長大于1.8厘米的大塊辣椒。
姜、蒜、苦藠:姜、蒜、苦藠分別用切粒機切粒,粒徑均控制在2~3毫米。
山柰:去除雜質,用2毫米篩網粉碎機進行粉碎。
2.低鹽發(fā)酵
菌種活化:取植物乳酸桿菌種2環(huán)→活化(10毫升乳酸菌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24小時)→再活化(取0.5毫升活化菌液,接入10毫升乳酸菌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24小時)→擴大培養(yǎng)(接入500毫升乳酸菌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至植物乳酸桿菌液中植物乳酸桿菌活菌細胞濃度108個/毫升以上)→植物乳酸桿菌菌液。
原料混合:以新鮮辣椒的重量計,加入8%~12%的整粒木姜子、3%~5%的苦藠、5%~7%的加碘食用鹽、3%~5%的生姜、3%~5%的大蒜、1.0%~1.5%的白砂糖、0.5%~1.0%的山柰、0.2%~0.5%的花椒。充分攪拌,混合均勻。
接種發(fā)酵:接入3%左右已活化的植物乳酸桿菌,同時添加發(fā)酵母液1%,拌勻裝壇,最上層撒一薄層鹽,防止微生物污染。采用經煮沸冷卻的水封蓋,置于25~30℃環(huán)境下發(fā)酵7天。
發(fā)酵管理:發(fā)酵期間,要注意溫度的控制,前兩天溫度可以控制在25℃,避免溫差過大的情況發(fā)生,放置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待接入菌種后第三天可適當提高發(fā)酵溫度,加快產酸速率,同時利于亞硝酸鹽的降解。發(fā)酵期間盡量不要開蓋,防止雜菌進入。
(四川 ? 王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