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玲
一、主訴和個人陳述
1.主訴
求助者一個月多前的月考因生病數(shù)學成績不佳,之后遇到數(shù)學考試時會出現(xiàn)緊張、手心出汗、手發(fā)抖、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癥狀,近一個月睡眠質(zhì)量較差,導致成績下滑。
2.個人陳述
從小我的數(shù)學成績都是排在年級前列,很少失誤,數(shù)學幾乎就是我的代名詞。上次月考前我得了重感冒,考試前一天高燒到39.5度,全身無力、頭昏,第二天的考試我根本沒有辦法集中精神,頭一直發(fā)暈,結(jié)果考試成績一塌糊涂,最有把握的數(shù)學也才剛過班級平均分。這是第一次得到這種爛成績,這讓我壓力很大,已經(jīng)高三了,所有人都在你追我趕,如果連數(shù)學都不能幫我拿分,那高考就沒救了。這個月的幾次小考試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次月考的狀態(tài),結(jié)果越想越緊張,頭腦空白,手腳出虛汗,手握著筆都會發(fā)抖,很難集中精力思考題目,成績一次比一次差。可是考完試后再做同樣的試卷,明明大部分題目都會做,這讓我很苦惱。
二、觀察和他人反映
1.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的觀察
求助者1.78米左右,校服干凈整齊,進出門有禮貌,敘述條理清晰,對自己的問題有自知力且渴望得到幫助,對于咨詢師提出的問題回答自如。
2.班主任對求助者的印象
該生的三門主科成績都不錯,數(shù)學成績較突出,但物、化、生三門理科成績較差。自上次月考因為生病使成績一塌糊涂后,平時的小考試成績也很不理想。也找過他談話,他都說考試很緊張,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認為他是考試焦慮,也教給他書上寫的一些放松技巧,但效果不大,就推薦他來找心理老師了。
三、評估與診斷
一是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心理測評結(jié)果、求助者的自述及班主任反映的情況,將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求助者的情況滿足診斷一般心理問題需要的下列四個條件:
第一,該求助者因為考試出現(xiàn)焦慮、緊張情緒使成績下滑,導致內(nèi)心沖突;該沖突與現(xiàn)實處境相聯(lián)系,涉及大家公認的重要生活事件,且有明顯的道德性質(zhì);而求助者也因此感到苦惱。
第二,求助者的不良情緒持續(xù)了將近一個月而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tài),基本維持正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求助者因考試出現(xiàn)焦慮而使成績下滑,出現(xiàn)失眠等癥狀,但沒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和人際交往。
第四,自始至終,不良情緒的激發(fā)因素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考試;既使是與最初事件有聯(lián)系的其他事件,如平常做練習、聽課等,也不引起此類不良情緒。
二是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根據(jù)咨詢開始前的資料搜集及攝入性會談,確定該求助者無明顯生物學因素。
2.社會因素
升入高三,高考將至,學校高頻率的考試導致緊張的氛圍,月考的失利引起求助者較大的心理壓力。父母對求助者的教養(yǎng)方式屬于民主型,即嚴格又不失關心,但對他的期望較高。
3.心理因素
第一,認知因素。求助者認為一次考試失敗會導致以后高考的失敗,會讓父母、老師失望,讓同學嘲笑,屬于認知偏差;求助者對考試的分數(shù)和排名看得過重。
第二,情緒情感表現(xiàn)。被焦慮情緒所困擾,因考試成績下降著急卻找不到解決方法。
第三,行為表現(xiàn)。由于缺乏有效的行為模式,而出現(xiàn)白天練習強度大,晚上“開夜車”的現(xiàn)象,導致出現(xiàn)失眠癥狀。
第四,性格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爭強好勝,但抵抗挫折的能力較弱。
四、咨詢目標的制定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第一,幫助求助者學會自我放松的方法,使其能夠改善考試時的緊張情緒。
第二,改變求助者考試相關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能夠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高考。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
完善求助者的個性,能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考驗,幫助其自我成長,調(diào)動其潛能達到人格完善,促進自我心理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五、咨詢方案的制定
(一)方法和原理
1.針對求助者的問題,與求助者共同協(xié)商后,確定使用合理情緒療法來幫助他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
2.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
該求助者主要是由于沒有正確認識考試失敗而出現(xiàn)考試焦慮的情緒,屬于不合理信念的范疇,且求助者年輕,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因此適合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解決問題。
(二)咨詢時間
每周一次,每次咨詢時間為50分鐘,共三次咨詢。
六、咨詢過程
(一)咨詢關系的建立和診斷評估階段(第一次咨詢)
(二)領悟階段和修通階段(第二次咨詢)
1.教給求助者肌肉放松的方法,并進行練習,直到他能熟練掌握,使他能在處于焦慮情緒時進行自我放松,緩解焦慮情緒。
2.通過舉例等方式使求助者理解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并明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與求助者一起討論他的不合理信念,并讓他掌握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
(三)再教育階段(第三次咨詢)
通過與求助者討論如何辯論他的不合理信念,已經(jīng)幫助他掌握了將不合理信念變?yōu)楹侠硇拍畹姆椒?,也認識到他考試焦慮的問題并不是由于考試失利,而又面臨重要考試這一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困擾。在對求助者鼓勵的同時,也引導他將此次的收獲擴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七、咨詢效果的評估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
在咨詢結(jié)束后的一個星期,王某又迎來了一次月考。他自述在考試剛開始時還是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手出汗的現(xiàn)象,但使用了自我放松的方法后,能很快進入考試狀態(tài),考試成績基本恢復到往常水平。
2.班主任對求助者的評定
在咨詢后,那幾次考試時滿臉緊張的表情沒有了,數(shù)學成績也恢復到以往水平。過去他不重視的理科綜合,也在認真看書復習。狀態(tài)良好。
3.咨詢后的心理測量結(jié)果
咨詢后再次做了焦慮評定量表,量表得分為48,屬于正常值范圍。
4.心理老師的觀察和評定
通過觀察和回訪,本次咨詢基本達到預訂目標。求助者的情緒有了明顯好轉(zhuǎn),對考試的不合理信念基本得到改善,心理問題得到緩解,心理測驗的各項指標均屬正常。咨詢效果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