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園
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進行解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錯誤,多方面原因?qū)е洛e誤的出現(xiàn),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要做出準確的分析,并且根據(jù)寶貴的“錯誤資源”讓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 出錯原因 分析建議
引言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允許學生犯錯誤,誰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課堂中,學生出現(xiàn)錯誤是學生最樸實的思想、經(jīng)驗,是最真實的暴露。我們在面對學生出錯的時候,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允許和容忍學生犯錯。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反思錯誤,讓學生在糾錯和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
一、小學生犯錯誤是課堂中正常的現(xiàn)象
對于兒童來說,犯錯誤是努力對未知事物探索的結(jié)果,他們不論是心智還是認識世界的能力都不完善,犯錯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教師作用的發(fā)揮首先要做到對學生的尊重,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待兒童,學生出錯是正常的,教師要絕對的尊重,并合理地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探討和研究,并且從錯誤入手加以利用,實現(xiàn)更好地教學。比如在“鐘表的認識”這節(jié)課中,教師讓一個學生上臺撥弄出教具鐘表上“三點五十分二十秒”的位置,學生做的不準確,教師又叫了一名學生上來操作,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出錯的原因可能是對于鐘表的學習不敏感,以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當前的情況是學生從小接觸的就是電子產(chǎn)品,時間都是電子表直觀的展示出來,鐘表出現(xiàn)的越來越少,家長也沒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兒童認識鐘表的能力,所以出現(xiàn)錯誤就很正常。我個人認為如果第一個學生沒有操作對,選擇第二名學生上講臺回答問題的同時讓第一名學生也在講臺上看,雖然印象會很深刻,但是可能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被打擊,可能也會對回答問題產(chǎn)生陰影。所以通過學生差異性的尊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這正是新課程理念中“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真實詮釋,也較好地體現(xiàn)了讓學生“愉快地站起來,體面地做下去”的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輕易地否定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要讓學生充分地展示思路,注意整體的完整性,保證學生的思維得到尊重。
二、要尊重學生,允許學生出錯
作為一名教師,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如何處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首先要足夠尊重,寬容地看待,體現(xiàn)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心理素養(yǎng),加以利用更是教師在深入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之后的措施,尊重學生的差異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前提,將學生的層次在心中分好,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通過制定教學計劃,將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帶動起來,學生們勤學好問,教師耐心解答。比如學生上課時,對于綜合運算的練習學生由于剛剛接觸,還有些算不明白,教師就要發(fā)揮其課堂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多多進行計算,強化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選擇一些存在難度的題,對于學習能力弱一點的同學就要選擇基礎題讓學生來做,這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保護,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三、要延遲判斷,深入分析錯誤的原因
教師工作當中要注意對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利用,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后,教師應該有一定的延遲,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所在,自己發(fā)現(xiàn)并解決的問題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錯誤的原因可以根據(jù)學生在不同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情況進行分類:一是陳述性知識的錯誤。就是學生對一些知識的表述上、理解上產(chǎn)生的錯誤。如學生學習“互質(zhì)數(shù)”時,這樣表達“7和16都是互質(zhì)數(shù)”。這時的教師可以推測學生可能是對“質(zhì)數(shù)”“互質(zhì)數(shù)”的概念認識模糊,進而通過辨析讓學生加深對此知識的認識。這類錯誤的糾正只要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就可以了。二是程序性知識的錯誤。就是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如計算、測算等過程中的操作的順序或者操作的技能性的錯誤。如計算24—9=15,有可能就是學生用減數(shù)的個位上的數(shù)9去減了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4,得到了5,這時要對運算的順序和算理進行進一步的解釋。三是策略性知識的錯誤,也就是解題方法的選擇上的錯誤。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要巧妙糾正錯誤,開啟學生智慧
所謂糾正學生錯誤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改正學生錯誤的知識印象,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自我否定的過程,能夠?qū)⒅R理解得更加深刻,需要自己真正認識到問題所在,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不到問題就需要教師發(fā)揮作用。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知識點展開教學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這樣的過程可以開啟學生的另一個思考角度,反思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并且利用學習錯誤,對已形成的認識從另一個角度,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認識,這既有利于問題的解決,也是對學生絕對的尊重,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散,尊重他們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創(chuàng)造。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的學習中,當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后,教師出示了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它們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其中有一個一般的平行四邊形。下面是學生和教師的一段對話:
生1:我認為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將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連,沿著對角線進行對折,得到的兩個部分是完全重合的。
師:那其他同學有什么不同的觀點嗎?
生2:不是,因為平行四邊形沿著對稱軸不可能重合。
師:我想與你握一握手!握手并不是表示贊同你的意見,而是因為你給我們課堂帶來了第二種聲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的課堂只有一種聲音那該多單調(diào)??!
師:其他同學認為對的,說理由;認為不對的,也說理由。
生3:如果單講這個圖形,不讓剪的話,就不是平行四邊形了。
在這樣的操作和學生的討論中,第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錯誤,并改變了自己的看法,知道了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老師又說:“你的退讓讓我們更接近真理!”
教學中教師的做法就是非常智慧的方法,通過這樣的做法,學生立即就明白原來的猜測是錯誤的了。
綜上所述,學生犯錯誤讓我們更加注意到研究學生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提醒教師要把學生的錯誤看作課堂中寶貴的資源,讓我們重視學生在課堂中暴露的錯誤,將“錯誤資源”靈活地運用于數(shù)學教學當中,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果,所以說“學生出錯”,可以讓課堂教學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