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民 張緒紅
【關鍵詞】 學生;性格特征;影響;正能量;催化劑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59—01
性格是指個人對現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學生的性格因人、因時而異,但大致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兩種。不同的性格特征會對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為此,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性格特征中的“正能量”成為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促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一、問題的提出
性格是指個人對現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是在遺傳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熏陶下長期塑造而成的。由于兒童遺傳的差異性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了兒童性格特征的迥異。性格往往具有兩面性,通常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我們發(fā)現大致有兩類性格特征比較明顯的學生:外向型學生和內向型學生。他們的課堂表現截然不同,性格不同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因為學生的性格是影響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因之一,所以如何將小學生性格特征中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正能量”,并成為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就成為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二、如何面對兩種性格特征迥異的學生
1.如何面對外向型性格學生。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常表現出自信、開朗,課堂上通常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敢于發(fā)言(無論錯與對),他們樂于并善于與他人交流溝通,好動腦子,思考積極。一個善于表達交流的學生,在語言學習活動中總會給自己創(chuàng)造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所以,相對于內向型性格的學生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會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多讓他們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做榜樣,強化他們性格特征中的有利因素,對于他們性格特征中有利于學習的“正能量”要及時發(fā)現和表揚,使其成為激勵全體學生進步的動能。外向型性格特征的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但這種狀態(tài)保持的時間較短,一旦他們對事物的新鮮感喪失,馬上就會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并很快表現出“疲軟”狀態(tài),大多表現為不注意聽講,交頭接耳,小動作多,有的甚至會去“撩”別的同學,影響他人聽講,也影響教師課堂活動的組織開展。他們通常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強,但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比起內向型的學生,他們更加頑皮好動,學習成績往往也不是很理想。面對這些不利因素,教師要以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讓他們明確學習活動的具體要求,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能力。也可以對他們約法三章,明確告訴他們課堂學習活動中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應該做或盡量少做。對他們不能過于苛刻,因為性格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此,教師要有充分的認識。要想消除或轉化學生性格特征中對學習不利的因素,首先要讓他們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幫助他們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和延長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有效強化學習活動中的有利因素,使那些“負能量”的慣性性格行為進行有效的轉化,成為調動和促進他們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對于這樣的學生,更需要教師加大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讓有趣的學習活動牢牢吸引住他們的眼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能緊緊圍繞教師的活動安排去參與、去思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使性格特征中的不利影響最小化,讓其中的“正能量”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如何面對內向型性格學生。內向型性格的學生一般好靜不好動,做事略顯膽怯,怕羞、怕錯、怕出丑,課堂上一般都少言寡語,不太愿意參與團隊學習活動,學習活動中經常作為一名旁觀者,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他們的語言實踐鍛煉機會相對較少,特別是口語能力往往不盡如人意。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多跟他們交流和溝通,要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關心他們,努力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他們的優(yōu)勢往往表現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喜歡獨立思考并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他們通常會有較持久的注意力,大多擅長閱讀和寫作等。對于這些優(yōu)勢,教師要充分加以肯定和贊揚,幫助他們克服膽怯的心理。對于他們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丁點,都要及時加以“放大”點贊,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強化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獲得自我發(fā)展的動力。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