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一個清晨,我又一次回到夢魂縈繞的故鄉(xiāng)。
這個地方是我無論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的地方。
故鄉(xiāng)因為資江的一條小支流善溪江而得名。這個名字到底存在了多長時間,縣志上或許有記載,或許沒有,因為它太小,在世人眼里也微不足道,至于名字的來源,我不清楚,村里的老人也說不太清楚。
這里有山羊攬勝、紅巖山、塘魚石等景觀,有三江米酒、梅蘭豆腐等美食,野菜也很多,春暖花開的時候,田野里到處生長著野菜,還有各種好看的野花,紅的、黃的、紫的、藍的,一朵朵,一簇簇,在善溪江的兩岸綻放。
喝善溪江水的山里人,善良、淳樸、勤勞、堅強,也很豪爽、很好客。體現在餐飲文化上,就是大多農家都蒸米酒,有酒缸,在餐桌上很少見到碟子,全是大碗、大缽,來這里的外地人也可隨意在農家吃上飯。
凡去過我故鄉(xiāng)的人,那里的景觀、美食,那里的風土人情都會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離開家鄉(xiāng)久了,就愈來愈思念也愈來愈愛著這塊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那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還有那別人聽不太懂,自己卻感到無比親切的鄉(xiāng)音,都會浮現在腦海。
我們家的大門朝東,不遠處有一條小河。這條從金鳳鄉(xiāng)流來的善溪江每天嘩嘩地快樂地哼著歌向南流去。
這條山里的故鄉(xiāng)河是我童年快樂的源泉,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善溪江的水有一種特別與人親近的感覺,水不深,最深處也就三四米。那清澈、柔和的河水泛起花紋般的微波,一群群小魚兒在可以看見江底沙石的流水中快活地穿梭。
兩岸的翠竹、綠樹,倒映在水中,隨著微風和漣漪的蕩漾,仿佛天真無邪的孩童在歡笑。
記憶中,在河邊有一條小街。
這條街雖細瘦,但附近三縣的鄉(xiāng)親們都來趕集,或買日常用品,也有來買一兩斤仍帶著溫熱的新鮮土豬肉改善一下生活的,也有借趕集來會老友的,當然也有來相親的……
童年時的小街很是熱鬧的。
小時候,這條山中的故鄉(xiāng)河是我們的樂園。
特別是夏天,我和小伙伴們帶上玻璃瓶,拿上小簸箕,在河邊挖溝引水,翻遍鵝卵石捉魚蝦、抓螃蟹。一群群皮膚曬得黝黑的小男孩在河里游泳,一會兒仰游,一會兒蛙泳,一會兒又鉆入水底,也有的在淺水里練狗爬,還有的站在河岸的巖石上學跳水……激起的水花伴隨著陣陣歡笑聲、吵鬧聲構成一幅美麗絕倫的山水畫。
兩岸的樹林、竹林里,鳥兒和知了在盡情歡唱。
在水中玩耍夠了的孩子們,爬上岸來不及穿上自己的褲頭,光著身子在樹林里、竹林里你追我趕,或是躺在草地上打滾、或是爬到樹上抓蟬、掏鳥窩……
山里的孩子膽大,還敢抓蛇,要不是山高林密,蛇還會真的被他們趕得沒地方跑。
孩子們盡情地瘋耍,早已忘了還有放牛、砍柴、割豬草的任務。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突然想起還有任務在身,趕緊穿好褲衩,待在地里干活的大人還沒有回家之時去完成交代的任務,實在完不成任務的孩子就硬著頭皮回家接受父母的責備……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山中的故鄉(xiāng)河每天也都是新的。
歲月悠悠的腳步聲從古老響到現在。這條山中的故鄉(xiāng)河日夜不停地流向資江,再經長江奔向大海,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記得以前小河上是木板橋,如今已是鋼筋水泥橋了;記得以前印滿牛蹄印的泥巴路,如今已是寬敞的硬化公路了;河兩岸一排排新修的樓房,門前還停放著小轎車,屋里不時飛出歡聲笑語……
老鄉(xiāng)們告訴我,國家實施“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來,這里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黨的好政策給故鄉(xiāng)帶來了富裕、文明、歡樂、和諧和美麗。
我在想我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xiāng)親們,能過上今天這樣美好幸福的生活,不知期盼了多少年。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有朋友因是第一次來,看到清澈見底的江水,看到淺灘上水花的飛濺,看到兩岸原生態(tài)的青山翠竹,聽到歡快的鳥叫蛙鳴,忍不住拿起手機不停地拍照,頻頻地說道:“太美了,太美了……”
因有新朋友來,兒時的伙伴善君就邀請我們坐竹筏游江。
我們來到河邊,坐上竹筏??吹轿覀冏€(wěn)后,他拿起長竿往岸上一點,竹筏徐徐駛進江心。
清澈的流水就在眼前,朋友忍不住掬水在手,喝上一口。我們脫掉鞋子,用腳隨意拍打著流水,讓江水盡情地親吻腳丫,享受那份獨有的愜意和清涼。
竹筏順江漂流而下,一邊是郁郁蔥蔥的樹林,一邊是翠綠的竹林,還有那遠處綠色的田野、小橋流水和炊煙裊裊的村落,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亦真亦幻。
善君將竹筏子緩緩地撐著,兩岸的景物從身邊慢慢地走過,我們仿佛漂游在一幅長長的水墨畫卷里,處處充滿詩情畫意。坐在竹筏上漂流,我真正感受到了“筏在江心走,人在畫中游”的意蘊。
故園情是人的一種特性。故鄉(xiāng)的這一切對別人來說,或者很普通,但對我來說卻不一樣,因為那是我實實在在的故鄉(xiāng),這也許就是一種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是故鄉(xiāng)的一條河。善溪江,山中的故鄉(xiāng)河。我是喝您的水長大的,無論我走到哪里,滋養(yǎng)我成長的故鄉(xiāng)河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
我更相信,新時代的故鄉(xiāng)河,一定會越來越美麗,一定會放出更加晶瑩的光輝。
責任編輯:楊 ?希
作者簡介
王繼懷,湖南溆浦人,曾獲中國地市報好新聞一等獎、湖南新聞獎等省級以上新聞獎14次,文章被文摘類報刊轉載。著有《燭光璀璨》《跋涉放歌》《歲月未曾抵達》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