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
過去,有些學校的語文評課活動成效不大,一些老師憑借自己豐富的教研經(jīng)驗,不用認真聽課,就能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地說上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還有的老師礙于情面,只說優(yōu)點,不說問題,這樣沒有實效性;有的老師謙虛地說是來學習的,干脆就保持沉默……這樣的評課活動,讓執(zhí)教者很少有收獲,讓評價者覺得沒意義,也讓組織者覺得沒有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結(jié)果,大家都覺得既浪費時間,又收獲甚微。久而久之,語文教研活動就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怎樣使語文教研活動變成既注重過程,又注重結(jié)果的實效性呢?這學期,我們嘗試了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根據(jù)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語文“經(jīng)濟教研10分鐘”的評價方式。規(guī)定每一堂語文教研活動,包括說課、評課、研課,盡量在10分鐘之內(nèi)完成,而且要求一個教研組的5位老師,每人都要發(fā)言,長話短說,實話實說,說到點子上,說出新意,不說客套話,不要重復。這就要求執(zhí)教者在課前要精心設(shè)計教學過程,充分地把握課堂,有效地上好課,這樣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把自己的教學設(shè)想、得失、反思,精確而又簡潔地闡述出來,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讓聽課者更加準確地聽明白。
“每個人都說”,保證了整個教研組的成員都要參加討論研究,而且要積極聽講,認真做好筆記,避免有些老師,總是找借口不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或者每次都只重在參與,卻金口難開。
“長話短說”,要求每個人都要說,但是在說時,應該注意語言精練,恰當準確,避免有些老師長篇大論,滔滔不絕,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實效性。
“實話實說”,要求每位老師實事求是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到什么就說什么,聽到什么就說什么,既要說優(yōu)點,又要說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意見,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這樣,既是對執(zhí)教者的一種負責,又會對聽課者有所啟發(fā),讓教研活動更加具有實效性。
“說到點子上”,這就督促老師們?nèi)褙炞⒌芈犝n,研究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不然就有可能在評價時說不到要害處。
“說出新意”,這就促使老師們平時要多學習,多了解當前的教學動態(tài),多查閱資料,開動腦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說出的觀點新、方法新、內(nèi)容新,既促進老師們多學習、多鉆研,又使學校的語文教研不斷得到開拓和創(chuàng)新。
“不要重復”,這就要求大家學會聆聽,珍惜時間,不人云亦云。其實聆聽也是一種美德,既尊重了別人,吸取了別人的長處,又使自己收獲啟迪,不斷進步,逐漸完善。
這些規(guī)定逐一執(zhí)行后,語文教研評課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不但用的時間短,而且效率很高;不但花費的精力少,而且實效性強;不但認識深,而且收獲大,老師們也都愿意積極參與,樂于表達。這樣一來,我們的語文教研評課活動涌現(xiàn)出許多新的亮點,既經(jīng)濟,又實惠;既搞好了校本教研,又促進了老師不斷成長。因此,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語文“經(jīng)濟教研10分鐘”。
(作者單位: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大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