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玲
(牡丹江市圖書館,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本文主要分析《公共圖書館法》對全民閱讀保障機制建設的重要價值,總結公共圖書館在落實全民閱讀保障機制方面的問題,并且針對性的提出改善對策。
隨著《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實施,依法保障和滿足公民的閱讀權益,大力推廣全民閱讀成為職能部門重要使命。特別是在我國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提升國民素養(yǎng)、傳遞文獻資源,以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閱讀需求成為重要任務。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領域還缺乏必要的法規(guī)保護,導致職能部門對公共圖書館建設重視相對不足。一些地方部門主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意識欠缺,導致公共圖書館的設施不完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因此還要加強相關標準規(guī)范。
《公共圖書館法》主要由六個章節(jié)的內容組成,由總則、設立、運行、服務、規(guī)律責任等組部門。共計55條。明確了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方針,地方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建設方面的職責,以及明確了鼓勵社會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原則,強調公共圖書館應當履行推動、引導和服務全民閱讀的任務目標。公共圖書館法由較強的時代性、前瞻性與服務性特征,是對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建設的集中闡述,對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有明確的指導作用,該法規(guī)從2018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全民閱讀是我國一直以來倡導建設的戰(zhàn)略,目前我國全民閱讀保障機制正廣泛深入的建設。但是全民閱讀保障機制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公民的閱讀質量不高,部分讀者把進圖書館閱讀當作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讀者在閱讀時沒有明確目標,不能從促進自身修養(yǎng)發(fā)展的角度選擇閱讀內容,不能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情趣。還有部門讀者當前過度依賴電子移動端閱讀,隨著數字閱讀與在線閱讀方式的普及,當前數字閱讀使用率不斷上升,伴隨著新一代成長,數字閱讀將成為主流的閱讀方式。政府為了更好的促進全民閱讀的開展,不斷進行的全民閱讀的倡導工作,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始于2006年,2011年全民閱讀上升至國家層面,2012年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全民閱讀迎來高潮,2017年3月和11月分別實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為全民閱讀推廣奠定了基礎。
基層公共圖書館是負責落實《公共圖書館法》和主要推廣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主體。當前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常規(guī)活動仍占主導地位,基層公共圖書館存在著推廣全民閱讀創(chuàng)新不足問題,基層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的主要形式是圖書推薦、圖書服務宣傳、讀書沙龍等活動,地方圖書館還囿于傳統(tǒng)形式推廣。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發(fā)展,手段終端的普及,讀者閱讀方法的多樣化,電子閱讀推廣正在快速發(fā)展,公共圖書館紛紛選擇新媒體技術和平臺進行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手段與形式更有特色,可以更好的吸引讀者參與。目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主要以老人與兒童為主,正在向著成人閱讀推廣的方向延伸,社區(qū)與社會企事業(yè)單位的圖書推廣加快發(fā)展步伐。
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基本的圖書閱讀推廣活動的機制,但是相關的活動質量還有待提高。首先,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活動相對單一且沒能形成創(chuàng)新機制,基層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主要以講座、展覽、培訓的形式進行,公共圖書館對讀者的興趣關注度不足,沒有結合讀者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圖書資源供給,因此降低了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活動的參與熱情。公共圖書館的閱讀保障機制建設往往重視短期效應,沒能形成長期的保障機制,往往沒能在人力、物力和財務方面形成長期的計劃安排,缺乏核心業(yè)務工作體系,沒能形成有效的閱讀推廣工作機制,而且公共圖書館組織開展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規(guī)模效應不足,相關保障機制建設也缺乏有效評價,長期以來忽略了全民閱讀保障機制的質量建設要素,沒能形成對活動內容、活動層次的研究機制,導致存在只關注活動形式,不重視后續(xù)反饋,不重視跟蹤服務問題。
提高全民閱讀保障水平,《公共圖書館法》首先對文獻資源建設的經費來源進行了明確的界定,為了更好的豐富圖書文獻資源,加強圖書場館建設,以及組織開展豐富的圖書館活動,都應當加強對圖書館經費的列支。公共圖書館法的第四條、第六條、第四十五條對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來源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要求政府部門做到足額、及時的保障公共圖書館的經費。并且對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的建設,以及政府給予公共圖書館資金扶持進行了全面要求。借助立法保障公共圖書館的充足經費,從而為全民閱讀活動的有效推廣,奠定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基礎。
《公共圖書館法》進一步明確了公民的閱讀權利,《公共圖書館法》對全民閱讀保障的對象進行了明確的說明。保障公民的閱讀權利應當包括保障未成年人、成年人、閱讀有障礙人群的閱讀權利?!豆矆D書館法》還進一步界定了政府必須在縮小貧富差距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全民閱讀的效力。并且規(guī)定了公共圖書館是落實全民閱讀和保障全民閱讀權利的實施者,明確了公共圖書館的職責?!豆矆D書館法》第七條、三十四條相繼指出了政府、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各類人群,消除閱讀障礙,以及保障各類人群閱讀權益方面的要求,明確了相關法規(guī)。
閱讀資源是當前落實《公共圖書館法》,滿足公眾的閱讀需求的決定性因素?!豆矆D書館法》對閱讀資源的質量有明確的界定。在法規(guī)的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指出了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的收集方式,以及數字資源的建設任務,并且指出了對三條傳承、資源共建共享、社會圖書資源應用方面的要求,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向社會全面免費開放,并且實現圖書資源由線下到線上的全面開放共享。要求圖書館還要提供服務效能,借助有效的技術方便公民進行有效閱讀。
有效落實《公共圖書館法》,實現全民閱讀戰(zhàn)略的深化實施,還要搭建優(yōu)質的圖書資源供給平臺,實現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化,滿足人民群眾的深入閱讀需求。首先,公共圖書館應當順應信息時代的基本特征,注重在信息化、互聯網+環(huán)境下搭建優(yōu)質的網絡圖書資源共享平臺,估到基于互聯網建立網絡圖書資源的共享模式,通過開發(fā)互聯網站、移動客戶端的APP,借助圖書資源的智慧化共享理念,在互聯網+環(huán)境打造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的電子公共圖書館。其次,主動挖掘潛在讀者,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形成完善的公共圖書館的宣傳機制,不僅要做好紙制圖書文獻資源的供給服務工作,而且還要在智慧化的移動平臺進行圖書資源的線上推廣,并且注重線上與線下平臺的互動,在滿足現代讀者多元化多讀需要的基礎上,更好的優(yōu)化讀者的閱讀體驗,不斷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效用,通過互聯網平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在傳播優(yōu)秀文化、展示豐富的視頻、音頻、文字資源的作用。第三,實現公共圖書館平臺向基層延伸,注重在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礎上,更好的打造公共圖書館向社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村屯的延伸機制,從而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全覆蓋,滿足基層群眾的現實需求。
地方文化部門應當成為落實《公共圖書館法》的主體,地方政府有義務積極的履行提供公共圖書館硬件服務設施,履行公共圖書館法有效落實和保證落實質量的義務。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基層服務設施還有待完善,還要在增強圖書館建筑,豐富館藏、閱讀推廣方面做出更多嘗試。首先,明確公共圖書館法落實的主體責任,地方文體局和公共圖書館等相關機構應當明確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方案,制定開展全民閱讀普及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標準,圍繞著《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本要求全面加強公共圖書館的軟硬件建設。其次,地方人大和政協機關應當發(fā)揮監(jiān)督保證《公共圖書館法》落實的作用,能夠因地制宜的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調研工作,切實收集人民群眾對地方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意見建議,從而更好的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公共圖書館法》的落實工作。第三,建立權威的負責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聯絡機構,按照法人治理的思路成立基于公共圖書館的全民閱讀工作的推廣思路,做到科學組織、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全面實施。發(fā)揮全民閱讀公共服務推廣聯絡機構在協調地方政府、財政部門與相關機構的作用。第四,還要形成監(jiān)督反饋機制與考核制度,加強對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中的資金使用情況、人員配置情況、服務質量方面的問題予以全面考核。
做好《公共圖書館法》的深度普及工作,有效的在基層開展全民閱讀的推廣活動,需要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積極的在《公共圖書館法》落實和全民閱讀保障工作積累經驗,提高效率,解決具體工作中的實際困難。首先,形成理論研究機制,由公共圖書館、地方政府社科研究部門、大專院校組織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切實從理論上保證全民閱讀工作的順利實施。其次,為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建立長效的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機制,由專業(yè)技術人員加強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有效性,做到在專業(yè)理論指導和專人服務的基礎上達到深入開展全民閱讀的目標,并且專業(yè)技術人員與志愿服務人共同開展專業(yè)的兒童閱讀推廣、時尚閱讀推廣、數字閱讀推廣等系列活動。第三,形成長效宣傳機制,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形成全民聯動、優(yōu)勢互補、深化交流合作的平臺,在地方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和基層圖書服務站的聯動機制下有效的進行資源共享,形成科學的圖書資源的交流機制,從而準確、及時、系統(tǒng)的滿足基層人民群眾對圖書資源的需求。
真正有效的貫徹《公共圖書館法》,保證公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度進行,還要真正的落實人文服務的理念,強調滿足讀者日益?zhèn)€性化的閱讀需求。首先,全面把握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規(guī)律,科學的掌握讀者的心理與需求,在建立完善的閱讀調研機制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讀者進行深入分析。做到傳統(tǒng)現代結合,更好的探求讀者的閱讀心理。其次,全面提高全民閱讀推廣的便捷性,增加公共圖書館設施的實用性,例如,在地鐵、商場、社區(qū)建立公共圖書館的對外漂流機制,支持人員手機掃碼免費獲得圖書資源需求,全面提高圖書的流通率。第三,圍繞著碎片化閱讀的理念,可以借助手機APP、微信平臺、電子圖書館等開展系列主題文化內涵的圖書推薦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yǎng),有力的吸引讀者關注其感興趣的閱讀內容和信息。第四,組織開展豐富的主題性宣傳活動,能夠深入到企業(yè)、學校、軍隊等進行針對性的服務,從而把公共圖書館更好的向基層和全社會普及。
《公共圖書館法》是全面保障落實普及全民閱讀任務的重要法規(guī),在《公共圖書館法》的指導下,應當完善全民閱讀保障機制建設的方針策略,完善相關的服務體系,在有效推動地方政府部門創(chuàng)新服務機制的基礎上,達到全面落實推廣全民閱讀任務,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