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chuàng)建理想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追求的一種境界。在教學中從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天性,順應學生的天性,利用物理課堂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激勵學生奇思異想,融入人文關懷和情感滲透。在教學中要有清晰的物理邏輯思維,還要文理交融,教法獨到,生成有效。在教學中為學生搭建交流共享平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對話及反思,互相以靈性啟迪,達到智慧的互相交流,就會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了。
【關鍵詞】理想課堂? 素質教學? 育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009-01
一、教學理想:觸動心靈的育人教學
觸動心靈的育人教學,是注重人性地教化與培養(yǎng),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是遵循教育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真正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楊振寧教授曾經(jīng)說,“中國現(xiàn)在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樣樣學,而且教得很多、很細,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教出來的學生,到美國去,考試時一比較,馬上就能讓美國學生輸?shù)靡凰俊5?,這種教學方法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個年輕人維持在小孩子的狀態(tài),老師要他怎么學,他就怎么學?!蓖瑯铀岬健懊绹鴮W物理的方法與中國學物理的方法不一樣。中國學物理的方法是演繹法,先有許多定理,然后進行推演,美國對物理的了解是從現(xiàn)象出發(fā),倒過來的,物理定理是從現(xiàn)象歸納出來的,是歸納法。演繹法是考試的人用的方法,歸納法是做學問用的辦法?!蔽蚁胛覀冊诮虒W中就應少一點控制與冷漠,多一些解放與關愛,看輕成績名次,重視物理實踐,教學理想要達到特定的育人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多維價值需求,不僅要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還要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與升華,以期德才兼?zhèn)?。所以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天性,順應學生的天性,教學理想不應致力于去改變學生的天性,而應對學生的天性心存敬畏,把愛深深植根于每個教育者的心底,把育心融入在每個教學的細節(jié)中,把育人作為教學理想的價值追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學生的學習條件,我們在物理課堂,充分利用物理名人自傳點燃學生學習的智慧火花,激勵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整個科學史既是前輩科學家們智慧的結晶,也是科學家們?yōu)樘剿髯匀唤绲膴W秘而不懈努力、為之奮斗甚至獻出生命的光輝歷史。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質方面,科學史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和低估的,有時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在“萬有引力”一章中,有豐富的、能夠感動、激勵甚至震撼學生的科學精神:哥白尼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他意志堅強,一生致力于天文學研究,敢于向地心說挑戰(zhàn),提出日心說,雖然受到教會的壓迫,毅然發(fā)表《天體運行論》;布魯諾為捍衛(wèi)日心說,被羅馬教廷活活燒死;天文學家第谷因為科學研究一貧如洗,仍堅持自己的事業(yè),三十年如一日地進行天文觀測,將三十年的觀測結果全部贈送給開普勒,開普勒才會有三大定律的發(fā)現(xiàn)。在“電磁感應”的學習中,很有必要向學生介紹法拉第的科學研究和他的人格魅力:在知道奧斯特的“電能生磁”現(xiàn)象后,他堅信“磁能生電”,并為這一信念開始了十年的艱苦研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敗,終于揭示了“磁生電”的原理,開辟了人類的電氣化時代。這些閃爍著人類精神光輝的史實,有助于學生學習科學家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和勤懇誠實的工作作風,使科學家的高尚人格品質在學生心靈內扎根。而現(xiàn)實的物理教學恰恰忽略了物理史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滲透,有背觸動心靈的育人教學。
二、理想教學:優(yōu)質高效的素質教學
眾所周知,一堂有效的物理教學不一定是優(yōu)質的物理教學,優(yōu)質的物理教學也未必就是理想的教學。理想的教學是什么樣,有何標準與依據(jù)?在我看來有以下幾方面需要參考:
第一,要把教材讀懂、看穿、吃透,深挖教材的精髓內涵,精心設計,細心備課,這樣上起課來就會微言大義,發(fā)人深省,教者自然流暢,聽者輕松有味。如: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力的合成”一節(jié)分為兩部分:“力的合成”與“共點力”。我們知道,只有共點力才能合成,即力的合成以共點力為前提。因此,在講授力的合成以前,學生有必要先認識什么是共點力,而后再認識力的合成?;诖?,我個人認為“力的合成”與“共點力”的教學順序需要作相應調整,即先講共點力,再講力的合成,這樣才符合教學的邏輯。只有在理清教學過程內在邏輯的基礎上,挖掘教學內容背后的知識內涵,研究教學過程隱含的科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力的合成”教學的精髓,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第二,教師的知識面不應該僅限于某一門學科領域,至少要博覽群書,縱要深挖知識層,橫要拓展知識面,做到知識講解左右逢源,舉例探究旁征博引,答疑解惑見地別具,游刃有余。為此我們應該“文理交融”,提倡文科教師懂理,理科教師懂文。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物理教育,在頻繁的教學中以淵博的知識和涵養(yǎng)去影響、聯(lián)結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所以,物理教師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理論素養(yǎng)和文化涵養(yǎng),以及藝術修養(yǎng)等文化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教法獨到,生成有效。一個獨具慧眼、具有首創(chuàng)精神而不從眾的老師,總會有獨到的東西給人特別、難忘的印象,如一句中肯到位的點評,常使學生記憶猶新、終生難忘;一個生動靈活的巧法,常使學生解題思路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第四,一個機智會教的老師總能善于設疑布惑、誘思導學,依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有些只需拋磚引玉、點撥提示即可;有些還需取喻明理,方可畫龍點睛;有些必須精講細練,方能心領神會。
第五,一個富有教育智慧和機智的教師面對偶然性問題和意外的情況會隨機應變,當遇教學突發(fā)時,總能靈感閃現(xiàn),奇思妙策,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以智取勝。
當下,物理優(yōu)課教學至少還缺少以上五個方面其中之一。
三、實現(xiàn)理想的舞臺:做好智慧的課堂導演
有人說教室是個舞臺,這個舞臺的主角就是學生,老師僅是這個舞臺幕后的編劇與臺前的總導演。老師為發(fā)揮“導”的作用,突出學生“演”的主體,必須做好幕后導“讀”,臺前導“演”和臺下導“思”。課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生活需要確定教學目標,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選好教學內容,設計多元的評價標準使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與樂趣,為學生搭建不同的學習交流平臺,在交流中讓學生共享合作學習成果。課中選擇適當?shù)慕巧谶m當?shù)臅r段讓學生“登臺”,具有針對性地“精準扶貧”。課后,導演要及時對演員的表演水平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提醒演員及時進行反思與小結,肯定成功,總結得失,讓課堂不再成為是誰的主場。
教學理想不以犧牲教師成就學生,更不以犧牲學生成就教師。理想的課堂教學要關注人與文本、生活的對話、人與教師、學生、家長的對話、人與自我的對話及反思,以靈性啟迪悟性,使課堂教學散發(fā)出磁性與魅力,以達到知識的復現(xiàn)和人生命的復活,那樣,教學理想離理想教學不再遙遠。
參考文獻:
[1]羅忠涌.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J].中外交流,2015(36):189.
作者簡介:
王喜(1976-),男,漢族,甘肅民樂人,本科,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