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第五小學 劉 芳
課外閱讀不僅讓小學生拓寬了眼界,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使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促進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課外閱讀,采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熱愛閱讀、積累素材,為寫作奠定基礎。
閱讀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寫作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的寫作水平與閱讀量相關,讀書多的學生在寫作時能更快地找到寫作題材,做到下筆如有神、文思泉涌,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但是小學生自制力差,很難自主地完成閱讀,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興趣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任務的最大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教師可以通過設疑的方式,讓學生產生興趣。
例如,學生聽到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會下意識產生抗拒情緒,為了讓學生閱讀《神筆馬良》,教師不要直接說這是布置給學生的任務,可以以設置懸疑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自己主動去閱讀。如何設置懸疑呢?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果你們有一支神筆,你們會拿它來畫什么?《神筆馬良》里面的主人公有一支神筆,他會用來做什么呢?”小學生總會對這些玄而又玄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借助設疑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能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從而產生主動閱讀的欲望。并且,這種主動閱讀的欲望更能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對教師來說,寫作教學是小學教學中最難的,因為寫作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水平授課,因此寫作教學也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水平。寫作課是小學生最不喜歡的課,因為寫作需要小學生靜下心找靈感,對于沒有靈感的學生來說,寫作耗時費力。靈感是怎么來的呢?一般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和閱讀中產生的。為了讓學生順利找到靈感,教師通常的做法是讓學生多閱讀。一本好的讀物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不能走馬觀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掌握文章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熟記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寫作的素材。
例如,教師布置學生閱讀一篇課外讀物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理解文章,并向教師反饋自己的理解,再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行補充,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中心思想。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出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并指出好在哪里。教師分析寫作手法,并讓學生仿寫。這樣通過反復的閱讀、理解、仿寫,學生能夠積累大量的作文靈感和寫作素材,寫出來的作文能言之有物和具有邏輯性。
課外讀物是經(jīng)過千挑萬選才推薦給學生閱讀的,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的素材、寫作方法。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寫作時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泛泛而談。
例如,教師在推薦學生閱讀《昆蟲記》時,可以要求學生讀完一章節(jié)后就總結,摘錄下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語,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對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仿寫。學生掌握了這些寫作手法,可以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提升寫作水平。
閱讀是為了提升寫作能力,因此,在閱讀的時候,學生要做到深閱讀,不僅要通讀全文,還要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并摘抄、熟記優(yōu)美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