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月1日報道,原題:春節(jié)臨近,中國制香廠特別忙數(shù)十名工人通宵工作,將細細的竹簽涂上草藥、香料和五顏六色的粉末,這樣做成的香棒會被鋪放在太陽底下晾干。對永春縣的村民來說,這是一年中的重要時候。這個縣位于中國東南福建省的山區(qū),世界上許多篾香出自這里。現(xiàn)在,工人們又開始爭分奪秒。因為這個月晚些時候是農歷新年,到時候無數(shù)中國人會在寺廟和傳統(tǒng)儀式中焚香祝拜。
該縣達埔鎮(zhèn)有深厚的制香技藝傳統(tǒng)。洪忠森(音)經營著家族傳承的制香廠。31歲的洪站在一排排鮮艷的香棒之間說:“制香對我家很重要,不只是門生意,也是守住祖?zhèn)骷妓嚭蛡鹘y(tǒng)文化?!?/p>
長期以來,該地區(qū)的財運與鄰近的古城泉州相連。幾百年來,泉州是對外貿易的一個關鍵通道。據(jù)報道,永春縣目前約有300家制香企業(yè),從業(yè)人員超過3萬。當?shù)厝苏f,東南亞銷售的篾香每3支中就有1支產自永春。
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及佛教國家泰國等,對篾香的需求正不斷上升。洪表示,當?shù)貙W洲的出口也在增加。過去15年,他家制香廠的產量增加了4倍,目前達到每天幾百萬支。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引入一些自動化設備。不過,他仍堅持傳統(tǒng)方法制香,用手工對竹簽進行染色和晾曬,這樣能保證質量。
洪說永春縣和泉州幾乎每個村都有佛寺,“以前香是拜佛時用的,現(xiàn)在這仍是我們的主要產品。此外,我們擴大了制香種類,滿足家里清新空氣或香薰療法等多用途。”▲(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