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近日,一位“寶爸”吐槽“家長群”的視頻火了!
這位“寶爸”在視頻中抱怨,批改作業(yè)、輔導功課是老師的本職工作,老師卻在“家長群”下達“指令”,把教育孩子的任務轉嫁到家長頭上,實在無理!其“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的吐槽引起不少家長共鳴。這一事件再次將家校矛盾推到了風口浪尖,無數(shù)網(wǎng)友發(fā)聲、訴苦。隨后,多地教育部門出手,制定規(guī)范,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yè),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觀點
各歸其位,不缺位,不越位
看似簡單的小學生家庭作業(yè)問題,為何引發(fā)“家校大戰(zhàn)”?家長叫苦連連:既要上班、照顧家庭,還要幫孩子改作業(yè)、做手工,三頭六臂都不夠用;老師也很委屈:夾心餅干不好當,不布置作業(yè)孩子成績落后還不是怪我不負責?
近日,多省份出臺政策“叫?!奔议L批改作業(yè),明確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yè),嚴禁家長、學生代勞等。作業(yè)本就是學生的事情,用給學生減壓來給家長增壓實屬不該。老師有檢查和批改作業(yè)的義務,家長有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責任,二者本來是相輔相成的,但在現(xiàn)實中,因為部分微信群成為布置作業(yè)的“窗口”,一些家長成為老師的“助教”,讓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向發(fā)生了偏移。及時、合理地糾偏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對于爸爸媽媽成為“助教”這件事兒,孩子們也是有苦難言。在他們心里,更希望爸爸媽媽只是爸爸媽媽,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檢查、批改作業(yè);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們更希望是一些有意義的、啟發(fā)性的內(nèi)容,而不是做不完的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業(yè)。
家長和學校都要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缺位、不越位,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如此,誰來“改”作業(yè)才不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