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尹襄奉使代祀舜陵行跡考略

      2020-01-07 09:08:23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舜帝書院

      周 欣

      (湖南科技學(xué)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舜陵代祀刻石紀功

      明嘉靖元年尹襄以翰林院編修職奉詔至九疑祭祀舜帝的記事碑,刻于九疑山玉琯巖石壁,是關(guān)于明清祭祀的重要題刻銘記:

      “嘉靖元年(1522)秋九月丁卯,翰林編修尹襄代祀舜陵,至寧遠,知縣謝能讓同至?!?/p>

      尹襄(1485-1537),字舜弼,號巽峰,江西永新人。明正德六年進士,為官清廉正直,“其文持論頗純正,而波瀾結(jié)構(gòu)則未造古人”。著有《巽峰集》十二卷,附錄一卷,收入《四庫全書》。

      謝能讓,《(道光)永州府志》載:“江西安福人,舉人。正德間,臨關(guān)教諭,升寧遠令......嘉靖壬午鄉(xiāng)試,以外簾召,辭疾不赴,誣以不謹罷官,民號泣留之,祀名宦?!?/p>

      揆以題刻句意,“代祀”即是指明世宗派遣翰林編修尹襄至九疑山舜帝陵行告祭禮。在傳統(tǒng)禮儀中,祭祀天地、宗廟、社稷等地,昭告公眾新皇帝登極,本是天子之事,以示天命之始?!肮胖芙K革命者,必告于天地祖宗。堯舜之禪讓,湯武之征伐,未之有改也?!盵1]至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親制御祭文,遣翰林院編修雷燧赴九疑山祭祀舜帝,將舜廟從玉琯巖遷至舜源峰下,立碑祭祀,并作為明代管理體制的重要措施,開啟了派遣官員代行其事的先河。

      其中“秋九月丁卯”,則是指秋祭。明太祖后,祭舜為春秋祭祀,《(嘉慶)九疑山志》載:“每歲春秋二仲月上甲日,縣令具牲帛詣廟致祭。遇改元,命翰林等官祭告,此明制也。本朝春秋二祭如之。凡國家有大慶典,皆遣官特祭?!奔疵磕辍按呵锒僭律霞兹?”舉行祭舜儀式,并規(guī)定凡遇皇帝登基、祝壽、平定戰(zhàn)亂等事件,均要遣官告祭。

      尹襄奉使九疑祭舜,就是延續(xù)明太祖以來的定制。有意思的是,該碑刻既見于玉琯巖摩崖石刻,亦見于《永州府志》《九疑山志》等方志史料,可相互補充、佐證?!毒乓缮街尽酚涗洠骸笆雷诿C皇帝則遣翰林院編修尹襄。其文曰:‘仰惟圣神,挺生前古,繼天立極,宣著人文功化之隆,惠利萬世。茲予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鑒佑,永祚我邦國。’”《永州府志》《寧遠縣志》也有類似的記載:“嘉靖元年,遣翰林院編修尹襄致祭,告即位也。文曰:‘仰惟帝王圣神,挺生前古,繼天立極,宣著人文功化之隆,惠利萬世。茲予纘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鑒佑,永祚我邦國。’”祭文作為祝頌之辭,核心主旨是贊頌虞舜圣德和誕應(yīng)天命的重要事件。有意思的是,二種文獻在措辭方面有些差別,“仰惟帝王圣神”與“仰惟圣神”,文字出入頗有不同,但從源流上看,應(yīng)屬于同一文獻體系。

      在歷代祭舜文獻中,每一次祭祀并不僅僅是簡單的王朝更替,更重要的是現(xiàn)實國家治理的禮儀制度,體現(xiàn)的是國家政治性與正統(tǒng)性的統(tǒng)一。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編修雷燧作有祭文:“朕生后世,為民于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闭f明明代權(quán)力來源與以往不同,朱元璋出生“草野之間”,“乘群雄大亂”而取得政權(quán),“(明太祖)登極禮儀意欲凸顯其推翻蒙元,建立明朝登基為帝是‘天命’授予,具有不可置疑的正當性,因此需要親自祭告天地,儀式也最為隆重,這一點在中國以往歷代開國皇帝的即位禮儀中并不鮮見?!盵2]其遣官致祭,希望通過祭祀,既彰顯改朝換代的禮儀象征,也承擔自身的歷史正統(tǒng)地位。與此略有不同,世宗作為后代嗣位君王,效尤此法,祈福禳災(zāi),更多地為求得到上古帝王的庇佑,寄托國家政權(quán)長治久安的寓意更為明顯?!坝闷龛b佑,永祚我邦國”,顯然沒有明太祖置身以堯舜肇始的正統(tǒng)序列的直接目的,但效法先王,派遣朝中官員九疑致祭,表明了對虞舜開創(chuàng)道德文明的高度認同。

      自明太祖開陵廟祭祀之肇始,不僅將祭祀上古帝王推向了高潮,而且實現(xiàn)了國家政治理念與社會生活的深度融合。據(jù)炎帝陵、南岳等專志文獻記載,尹襄的代祭并不僅僅限于舜帝陵,《炎陵志》云:“嘉靖初遣官告即位致祭文。碑在廟中殿后,字漫漶不可識,其詞見《酃縣志》。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報。茲特遣使奉香幣,祗令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遣官翰林院編修尹襄?!庇謸?jù)《南岳志》載:“世宗嘉靖元年,遣編修尹襄致祭。祝文曰:惟神毓秀鐘靈,永表南土,奠安民物,萬世永賴。茲予嗣承大統(tǒng),謹用祭告,神其歆鑒,佑我國家?!睙o論是祭祀舜帝,還是祭祀炎帝、岳祝,受“告祭”這種文明制度的影響,數(shù)百年一脈相延,無疑把祭祀與國家政權(quán)結(jié)合起來,成為維護國家正統(tǒng)的重要政治措施。

      饒有意味的是,尹襄致九疑山告祭,汲汲于代祀之事,代表了國家“政統(tǒng)”并確立政治權(quán)威?!叮ㄈf歷)九疑山志》載:“(玉琯巖)旁有天皇元年《何侯記》,略述帝舜南巡之事。實咸通中道士所撰,其文誕妄不經(jīng)。嘉靖改元,編修尹襄來游,命鑿去之?!焙魏钭鳛榈兰蚁舍屓宋?,“明真元,堯時人,其祖隱居九疑,陰行善。”“秦漢以來,舜廟即其故宅?!彪m未見鑿去的原作,但在《(萬歷)九疑山志》中存有一篇失名的《何侯記》:“舜南巡,止其家,感五老下降,謂帝曰:‘升遐有日?!謇嫌忠韵伤幰黄鞲墩嬖艺Z之能飲此必至陟帝庭。帝乃封真元為何侯。”兩篇文章是否相似,已不得而知。然則,受楚文化“信鬼好祠”的影響,大自然的風云變化,都兆示著吉兇的引申意義。“昔楚國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痹谟萘晡幕χ?,祠祀樂舞而娛諸神,舜帝廣被四表,無遠弗屆,在神靈世界寓為眾神之首,而何侯被界定為幫助舜帝得道成仙的人物,玉琯巖升華成舜帝羽翼成仙的空間。也就是說,舜帝在觀念世界中扮演著神靈的角色,而何候則被認為具有溝通人神的特殊功用,由此便衍生出《何侯記》的題刻文字。當然,對于這樣一種民間改造,在尹襄看來無疑是充滿附會之談,而“何侯升仙”等傳說也讓其匪夷所思,致雅避俗,必須“命鑿去之”,加以堅決排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從而確保國家的思想和文化在傳統(tǒng)軌道上正常地運作。

      顯而易見,奉使祭舜作為值得銘記的文化事件,尹襄用舜帝的賢德和遺教來教化百姓,刻意在玉琯巖鑿去《何侯記》而另刻記事碑文,突出了“代祀”這一特殊意義,昭示公眾,不僅具有禮儀制度上的象征意義,也具有政治文化上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玉琯巖刻石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獻史料,既是九疑山區(qū)域的人文景觀,又以實物的形式證明了《九疑山志》等方志文獻的記載,既有自我標榜的意味,也是一種政治宣傳。

      二 《九疑齋居》文人雅趣

      如果說,尹襄玉琯巖刻石代表著官方的立場,那么,夜宿九疑作有詩文,則展現(xiàn)了作為文人士大夫游歷山水的雅趣,傳達著異鄉(xiāng)觀感。據(jù)《九疑山志》記載,尹襄代祀行跡,還存有《九疑齋居》一首:

      “今夕此何夕,坐我名山中。雨聲高葉里,秋意浮崆峒。幽閑絕人境,岡巒況萬重。向非秩元祀,詎容寄凡蹤。沖澹忘世慮,所思惟重瞳。澗響疑韶奏,嵐光想山龍。淳風日以遠,悵恨難再逢。性善諒非誣,庶幾一念通?!盵3]

      這首詩文淡雅淳古,主要抒發(fā)了九疑山致祭的感悟,前半部分敘述九疑山的周圍環(huán)境,其中,“名山中”“浮崆峒”“幽閑”“岡巒”等詞均是生動地描寫九疑山的山川風景,優(yōu)美如畫。后半部分由景敘事,轉(zhuǎn)向?qū)Υ诵械哪康摹霸搿?。“元祀”在傳統(tǒng)文獻中有兩層含義:既指元年,《尚書·伊訓(xùn)》:“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标懙旅麽屛模骸办?,年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币仓复蠹捞斓刂Y,《尚書·洛誥》中有:“記功,宗以功,作元祀?!薄段倪x·張衡》:“元祀惟稱,群望咸秩。”薛綜注:“元,大也;祀,祭也;稱,舉也。謂大祭天地之禮既舉,群岳眾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睆奈牧x上看,此處應(yīng)是指世宗登極。

      對舜帝德行的歌頌。尹襄作為代祀官員,九疑致祭,重在歌功頌德,贊頌德行,故詩文中涉及舜帝史事典實較多,并可與《尚書》《史記》等傳世典實相互印證:諸如“所思惟重瞳”,此處“重瞳”指舜帝。《史記·項羽紀贊》:“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薄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舜二瞳子,是謂重明,做事成法,出言成章?!彪p瞳呈現(xiàn)了舜帝與眾不同的氣貌,更突出了舜帝作為古代最高倫理典范,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勞定國,建立制度管理百官,以德治國,具有圣明氣象。

      “韶奏”即是舜樂,秦漢時定為廟樂。舜作《韶》樂以歌頌盛德,《竹書紀年》:“有虞氏舜作《大韶》之樂?!薄秴问洗呵铩す艠菲罚骸暗鬯茨嗣|(zhì)修《九韶》《六例》《六英》以明帝德?!倍叮ㄈf歷)九疑山志》中則有“韶歌”,“昔舜帝南巡至九疑,每樂奏九成,則有鳳儀獸舞之異。一女子頗解音律,效為韶歌,極其柔婉。近傳韶歌自此始?!彼醋嗌貥酚诰乓?,當?shù)嘏有Х缕湟舳鴤鞒渡馗琛?,這也正是《尚書·益稷》所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p>

      “嵐光想山龍”中“嵐光”指九疑山四周山嶺重重疊疊,霧氣彌漫,恍若人間妙境,唐代王維有詩“夕陽彩翠忽成嵐”,喻為錦繡青山添鋪彩翠,絢麗多彩?!吧烬垺眲t是指舜葬九疑,為山中之龍。蔡邕《九疑山銘》“遂葬九疑,解體而升”,意為上古帝王作為龍的化生,盤旋于云雨之中,羽翼升天,將祭舜上升至“天道”的意義。

      舜的道德風尚與當時社會的乖違?!按撅L日以遠”中“淳風”,一方面,對舜帝德行的贊美?!妒酚洝の宓郾炯o》:“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尚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中庸》:“舜其大孝也歟!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等等,對舜帝至孝、明德等德行的稱贊。另一方面,也是對當時的“世風”有所困惑。元代詩人張養(yǎng)浩《過舜祠》:“太古淳風叫不還,荒祠每過為愁顏?!睋峤褡肺?,政局憂攘,當時社會存在種種亂象,尹襄又不由感嘆“淳風日以遠”。這一正一反,正突出了舜帝德治天下的政治高度。承接“淳風”,考慮到明代的政治局勢,朝廷政權(quán)替換,統(tǒng)治理念不免多有差異,尹襄本人心理上難免有些沖擊?!笆鼛滓荒钔ā?,“一念”即是一動之念。陸游《自規(guī)》“忿欲俱生一念中,圣賢亦本與人同”。贊頌明代文明效法于虞舜,又通過自上古帝王到歷史秩序的過渡,將堯舜作為理想君主的典范與明世宗政治生態(tài)相關(guān)聯(lián),寄予深深地心理期望。

      三 濂溪書院尊周辟王

      奉使九疑祭祀舜帝之暇,尹襄憑借地理之便,尋訪濂溪書院。出于對周敦頤及學(xué)術(shù)的尊崇,作《謁濂溪書院》:

      “濯纓臨瀟水,憑軾過濂溪。溪流清且駛,逶迤學(xué)宮西。元公遺跡在,上有御書題。登堂薦 蘋藻,石路匪難躋。表表圖書訓(xùn),至精諒在茲。圣域未云遠,微言乃階梯?;菸液髞碚撸笄谶^手攜。平生瓣香念,焉辭道里睽。哲人久不作,古路紛蒺藜。安能起風月,開彼俗學(xué)迷?!?/p>

      [4]

      簡要梳理詩文,尹襄拜謁濂溪書院有三條線索特別值得注意:

      詩文首句“憑軾過濂溪”,其中的“憑軾”典出《漢書》,謂駕車、出征,亦借指做官。晉潘岳《西征賦》:“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碧莆横缫嘤小妒鰬选罚骸罢埨t系南粵,憑軾下東藩?!币灏葜]濂溪書院,即是源于代祀舜帝,繞道至?xí)杭漓?。而“蘋藻”指祭祀,《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寘諸宗室,季蘭尸之,敬也?!?/p>

      “石路匪難躋”,說明濂溪與舜帝一為道德始祖,一為理學(xué)鼻祖,代表著湖湘學(xué)術(shù)的深遠與高度,亦是瀟湘最為重要的人文遺跡,兩地相距不足百余里,成為文人士大夫的心神向往之地。實際上,因地緣關(guān)系,祭祀舜帝時又拜謁濂溪,在明清士人中不乏其例,明章潢《九疑濂溪月巖三勝圖總敘》曾說:“舂陵古零陵郡,山川之形勝有曰九疑,曰濂溪,曰月巖。九疑,舜帝所過化也;濂溪,元公所毓秀也;而月巖,又元公所悟太極之至妙者也。”明鄧云霄《游九疑記》所詠:“九疑,舜陵在焉,路經(jīng)營道宋大儒濂溪鄉(xiāng)也。夫一出而謁舜帝,式先賢廬,因以觀風問俗,洵余守土者職也?!泵鞔娜送瞥缡ベt,表彰風節(jié),多有關(guān)聯(lián)。而就儒學(xué)淵源來說,從堯舜禹到濂溪二程朱子,表現(xiàn)出前后相承的思想脈絡(luò),有著儒學(xué)道統(tǒng)意識的特殊寓意。

      “元公遺跡在,上有御書題”,其中的“遺跡”有兩層涵義:一方面,景定四年,宋理宗御書“道州濂溪書院”六大字,以為表彰濂溪理學(xué)?!叮ü饩w)道州志》等均有記載,“濂溪書院,在州學(xué)西。宋紹興己卯知軍州事向子忞始祀周子于學(xué)之稽古閣。淳熙乙未,博士周旉遷于敷教堂。壬戌知軍州事趙汝誼重建并塑二程像。嘉定間遷于今所。景定間,守臣楊允恭援九江書院例,請額于朝,賜御書‘道州濂溪書院’額”。在學(xué)術(shù)思想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一方面,明正德、嘉靖年間,地方長官熱心辦學(xué),書院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濂溪書院作為萃聚周敦頤學(xué)術(shù)和傳播儒學(xué)的陣地,承接宋代遺風,代表了儒家官方的“遺跡”?!氨肀韴D書訓(xùn)”則是指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與《通書》,雖文字精簡,字數(shù)不足三千,正如潘興嗣《墓志銘》稱“尤善談名理,深于易學(xué),作《太極圖》《易說》《易通》數(shù)十篇,詩十卷,今藏于家”。但意蘊深遠,又如《四庫總目提要·宋四子抄釋》云:“宋五子中,惟周子著書最少,而諸儒辯論,則惟周子之書最多”。其著作中揭示的儒學(xué)微言大義,生發(fā)出“無極”“太極”“誠”等理學(xué)元素,建構(gòu)宇宙本體學(xué)說,以此深廣展開,推動了宋以后東亞儒學(xué)的發(fā)展,故“微言乃階梯”。特別是元代朝廷明令程朱一派的經(jīng)學(xué)及朱熹《四書集注》為科舉取士程式,程朱位于正統(tǒng)地位,濂溪理學(xué)也被士子奉為圭臬,“惠我后來者”,傳授性理學(xué)說,聚焦了眾多士人學(xué)子,影響深遠。由此可見,吸引尹襄前來拜謁的并不是故里的風物,而是濂溪作為“上承孔孟,下啟二程”的儒家圣賢學(xué)術(shù)風范。

      “尊周辟王”是尹襄此行拜謁濂溪書院的主要目的。明正德三年王陽明“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是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以“龍場悟道”為標志,用新的“良知學(xué)”重新清理儒學(xué)知識資源,“聯(lián)講會,立書院”,從學(xué)如云,聲勢盛大,扭轉(zhuǎn)學(xué)風意向,心學(xué)得以廣泛傳播,從而改變了明初朱學(xué)獨尊的局面。尤其是王陽明在江西重建濂溪書院傳播心學(xué),“四方學(xué)者輻輳,始寓射圃,至不能容,乃修濂溪書院居之”。陽明心學(xué)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作為治國指導(dǎo)思想的程朱理學(xué)受到挑戰(zhàn),朱、王學(xué)術(shù)關(guān)系日趨緊張。王學(xué)高談心性,被官方認為是使“士子傳習(xí)邪說”,但學(xué)風丕變,不容小覷。《明世宗實錄》指出:“嘉靖元年十月乙未,禮科給事章僑言:‘近有聰明才智足以號召天下者,倡異學(xué)之說,而士之好高務(wù)名者,靡然宗之,大率取陸九淵之簡便,憚朱熹為支離?!背讨炖韺W(xué)作為統(tǒng)治階層的指導(dǎo)思想,在士人中間已經(jīng)有了相當多的另類取向,以致“古路紛蒺藜”。作為一名儒家士大夫,尹襄對當時程朱理學(xué)的種種危機,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陽明心學(xué)作為“蒺藜”“俗學(xué)”,是一種頗具“異端”色彩的學(xué)術(shù)理論,無疑會對程朱理學(xué)造成極大威脅,而道州作為濂溪故里,理學(xué)之風綿延久遠,期望能重建道統(tǒng)譜系,再塑書院讀書之風,“開彼俗學(xué)迷”。這也說明,尹襄拜謁濂溪書院,一次看似偶然的機緣,卻展現(xiàn)了他將程朱理學(xué)作為學(xué)術(shù)追求,“尊周辟王”的思想宗向,以及對士子們傳承程朱道統(tǒng)的熱切向往。

      四 拜謁濂溪新建亭臺

      《濂溪志》中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jié)——尹襄至濂溪故里新建“有本亭”。嘉靖前后,濂溪故里名流群至,如黃佐、許岳、羅柏、岳鰲等“俱以公事且慕元公而來”,建有“風月亭”“濯纓亭”詠懷濂溪,重塑了明代濂溪故里的繁盛場景。據(jù)魯承恩《濂溪三亭記》:“方伯林公庭?偕編修尹公襄以祀事至,命州守陳大濩、吳庠建亭,名曰‘有本’?!庇?,后裔五經(jīng)博士周繡麟云:“嘉靖乙未,方伯林君廷?、編修尹君襄,亦以公事至如故里,僉曰:‘有風月、濯纓之亭,豈可以溪而無之乎?’遂攀崖而上,得地一區(qū),若天設(shè)地造者,遂即其平而亭指,名曰有本?!薄帮L月”“濯纓”均是形容超脫世俗、操守高潔的詞匯,以此名亭,作為士大夫精神投射,表現(xiàn)了明代士人對理學(xué)精神的理解與運用?!坝斜尽弊鳛楹笕思漓脲ハ臉酥窘ㄖ清ハ世锏囊粋€突出形象?!跺ハ世飯D說》載:“(圣脈)泉之上為有本亭,迤東為風月亭,沿流而東為濯纓亭,又東為故居,家廟在焉?!痹谑ッ}泉上建有本亭,意為學(xué)術(shù)淵源有自。李發(fā)作《有本亭》:“浩脈遠汲洙泗派,淵源長衍洛河泓”,從字面上看,“洙泗”“洛河”代指儒家,濂溪繼承孔子學(xué)術(shù),價值取向上有著一脈相承的內(nèi)在理路。

      《濂溪志》中還有尹襄拜謁濂溪故里的祭文:

      “斯道久墜,至宋復(fù)明。伊洛之學(xué),實本先生。性與天道,圖書則備。惟 幾惟深,抽關(guān)啟秘。學(xué)圣有要,一以養(yǎng)心。堯舜以來,理無古今。間我后人,恩同罔極。尸而祝之,崇功報德。襄雖寡味,誦讀有年。使經(jīng)仁里,仰止益虔。采彼溪毛,祗奠祠下?;腥顼L月,以昭以灑?!保ā吨]元公祭文》)

      “斯道久墜,至宋復(fù)明?!碧扑问紴檎f明儒家之道遠有端緒,圣圣相傳,唐中葉韓愈提出了道統(tǒng)說,而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將道統(tǒng)作為學(xué)術(shù)思想體系建構(gòu)的重要組成:“夫堯、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傳,天下之大事也……自是以來,圣圣相承,若成湯、文、武之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統(tǒng)之傳,若吾夫子,則雖不得其位,而所以繼往圣、開來學(xué),其功反有賢于堯、舜者。然當是時,見而知之者,惟顏氏、曾氏之傳得其宗。及曾氏之再傳,而復(fù)得夫子之孫子思,則去圣遠而異端起矣?!敝熳右詧蛩从硪詠淼臏Y源脈絡(luò)為線索,梳理道統(tǒng)傳承譜系。在他看來,自漢唐佛教興起,以深邃的人生哲理、有效的修養(yǎng)方法對孔孟之道產(chǎn)生了強大沖擊,而周敦頤以弘揚孔孟之道為己任,追尋“性與天道”,啟迪“伊洛之學(xué)”,使儒學(xué)重新獲得生命力,實為“復(fù)明”儒學(xué)的重要人物。換言之,尹襄作為祭祀使臣,在濂溪祠記中反復(fù)強調(diào)儒學(xué)內(nèi)在傳承脈絡(luò),借助對道統(tǒng)內(nèi)涵的闡發(fā),表達著明代官方對儒學(xué)本質(zhì)的理解,以之延續(xù)儒學(xué)的發(fā)展方向。

      “學(xué)圣有要,一以養(yǎng)心?!边@是闡釋儒學(xué)的精神內(nèi)核?!锻〞なW(xué)》中有:“‘圣可學(xué)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埪勓?。’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不同于佛道空疏無學(xué),濂溪將“一”理解為“沒有私欲”,沒有私欲則內(nèi)心安寧,內(nèi)心安寧則外表剛直強勁,從而明澈通達、周遍公正,虛邪之心不能入內(nèi)。因此,學(xué)習(xí)“圣人之道”最重要的是涵養(yǎng)德性,去除私欲,達到明通公溥的境界。這一境界,注重自己的存性,以個體身心安頓為起點,將內(nèi)在的身心之學(xué)與外在天道性命結(jié)合起來,確立起性與天道的學(xué)說,也是自“堯舜以來”儒家學(xué)者一直執(zhí)守的內(nèi)在心性之說。

      而“使經(jīng)仁里”,仁里取《論語·里仁》:“里仁為美”之意,鄭玄注:“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為美?!贝颂幍娜世飸?yīng)為濂溪故里,即拜謁了故里的祠堂?!跋?,據(jù)《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眲t說明在濂溪祠舉行了隆重的釋菜儀式,其反復(fù)推尊濂溪為儒學(xué)正脈的用意由此可見。

      括而言之,尹襄作為明代士大夫的代表,奉使祭祀舜帝陵,儒雅好文,刻石題詠,突出治統(tǒng),不僅相容了舜帝與濂溪道統(tǒng)淵源,也強化了九疑山祭祀舜帝的正統(tǒng)主題,更呈現(xiàn)濂溪理學(xué)在明代學(xué)術(shù)及政治融合中的關(guān)系。

      猜你喜歡
      舜帝書院
      中秋夜思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14:26:14
      朵云書院黃巖店
      燕趙古賢
      鄉(xiāng)音(2021年5期)2021-04-14 23:32:37
      天下為家
      白鹿洞書院記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運城鹽池古詩中的舜帝文化符號
      黃舒昺書院講學(xué)述論
      五帝本紀之舜帝傳奇
      書院講習(xí)一例
      東亞書院的賡續(xù)與復(fù)興
      镇江市| 邵阳县| 当雄县| 尼木县| 千阳县| 尖扎县| 阳山县| 武宁县| 宝鸡市| 水富县| 平山县| 交口县| 扶风县| 秦安县| 长武县| 龙口市| 文成县| 平山县| 定结县| 浦城县| 隆德县| 大安市| 雷波县| 芮城县| 嵊泗县| 和平县| 彰武县| 连江县| 巴彦淖尔市| 彝良县| 栖霞市| 兰考县| 通城县| 鹤壁市| 徐汇区| 定兴县| 伊宁市| 天柱县| 靖安县| 四子王旗|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