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不離不棄的朋友,不同的好書帶給我們不同的滋養(yǎng)。
暢銷書不僅是主人公的傳奇,更是作者的珍珠,出版人穿針引線隆重推出的華服、臺前幕后忙碌后的盛宴。讀者則成了貪吃的食客,讀了內容還不解饞,甚至想那作者也是一個寶貝,如能一睹風采才能平復被激發(fā)的無限熱情。
暢銷書多數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其不朽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等是其暢銷的內在因素。暢銷書于個人、于社會是有著非凡意義的:《老照片》記錄保存了歷史文化,讓我們的家國情懷更濃烈;《狼圖騰》描寫了狼的渴望自由、充滿靈性、強烈的團隊精神,讓我們學習了解草原文化,更深入地思考人與大自然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曾國藩》《雍正王朝》等歷史書籍,帶給我們的做人、為官、治國智慧;《我們仨》傳遞出的文人情懷,家庭文化。這些書中傳遞的文化都是我們健康成長、積累智慧的精神財富。
暢銷書更是時代的產物,順勢而起,滿足精神之需。而作者和編輯們嘔心瀝血的作品也與時光一道成了歷史。2018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改革開放40年暢銷書出版口述史”課題,采訪了一些暢銷書的作者和責編,請他們回顧暢銷書是如何練就的,暢銷書的特質、其包含的時代意義等,是很有價值的一項工作。此出版課題凝結了該項目負責人龐沁文先生和其助手及受訪者的共同智慧,其內容對喜愛閱讀的朋友大有裨益。為使這些精彩的內容為廣大讀者了解和重溫,本刊特選出幾篇,壓縮形成本專題。
祝愿我們的作家和出版家為推動新時代的文化繁榮多出精品暢銷書!
策劃人:宗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