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德 呂開妹
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遵循班級文化建設的原則,采取多種策略,美化班級布置、優(yōu)化人際關系、強化學習風氣,以及組織多樣化班級活動,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存在問題;提升策略
常言道,環(huán)境造就人。對于初中生來說,班級是他們成長的主要場所,因此班級文化建設相當重要。如何提升班級文化建設,是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但是有些教師對此不屑一顧,忽略了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實踐談談一些想法。
一、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 班級文化呈現(xiàn)單一
班級文化從內(nèi)容到形式比較單一。目前,初中學校有很多教師對班級文化概念的理解不夠全面,他們認為班級文化就是對教室布置、班級奮斗目標和班級口號。其實不然,班級文化還包括制度文化、活動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正因為如此,造成班級文化形式單一的情況,發(fā)揮不了班級文化應有的作用。
2. 班級文化缺少人文關懷
由于教師管理理念比較陳舊,再者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教師為了追求高分數(shù)、追求教學績效,對班級文化建設缺少必要的關注,只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做表面工作,導致班級文化流于形式。
3. 班級文化發(fā)展失衡
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時,很多教師只關注班級制度文化,制定了許多硬性的條條框框,但是這些制度文化與學生實際相差甚遠,或者是要求過高,學生對此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導致班級文化脫離了正常發(fā)展軌跡,造成不良影響。
二、班級文化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 制度性原則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尤其對于初中生而言,更要有健全、完善、明確的班級制度。良好、完善的班級制度,不僅能使班級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還能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更能保證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班級文化建設必須遵循制度性原則。
2. 人文性原則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多樣化的文體活動和綜合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適合自己的活動,享受成功的體驗,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夠真正自覺、努力地探索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素養(yǎng)。
3. 滋養(yǎng)性原則
學生的言行要在班級文化的熏陶中得到凈化。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應該遵循滋養(yǎng)性原則,努力提升班級文化內(nèi)涵,以教室布置為載體,將班級中每一個可用空間都充分利用起來,讓它們發(fā)揮育人功能。這樣將班級打造成溫馨舒適而又催人進取的平臺,使有限的班級空間成為無限的班級資源,既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又能激勵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提升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1. 美化班級布置
舒適的班級環(huán)境,能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為他們增添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優(yōu)美的教室環(huán)境布置,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重視美化班級布置,力求做到使教室的每一個空間都能發(fā)揮育人功效。例如,學生自己動手種植小盆景或者制作風景畫來點綴班級;圖文并茂地裝扮班級學習園地,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選擇切合學生實際的勵志名言或偉人掛圖,激勵學生成才。這樣擁有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能刺激學生多方面的思考,使他們自主學習,思想行為變得更加規(guī)范。
2. 優(yōu)化人際關系
現(xiàn)代社會需要善于合作交流的人才。但是,很多初中生不善于與他人交流,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制約了他們的發(fā)展。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引導,處理好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樹立榜樣,做好正確的引導。另外,教師還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他們能正確應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這樣班級才會形成齊心協(xié)力、奮發(fā)向上的正氣,良好班風自然形成。
3. 強化學習風氣
班風正、學風濃,才能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因為學風左右著學生學習努力的方向,良好的學習風氣能夠促使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在班級學習風氣濃厚的環(huán)境下,能夠脫穎而出,表現(xiàn)得更加優(yōu)秀;對于中等生而言,以優(yōu)等生為榜樣,努力奮斗,學習會更加積極、主動;對于學困生來說,大家都在努力學習,置身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也會努力學習。因此,強化學習風氣,能夠使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局面。
4. 組織多樣化班級活動
針對班級文化內(nèi)容和形式單一的問題,教師要使班級活動多樣化。積極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將素質(zhì)教育理念融入班級文化,為學生打造展示自己特長的平臺,讓他們通過活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來自師生的關愛。通過活動,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增添樂趣和活力,讓班集體成為學習生活的溫馨家園。例如,通過各類主題班會,讓學生的心靈接受洗禮,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學會感恩、學會助人;通過文體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學會合作;通過組織辯論賽,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受到啟迪。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又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認真思考,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從美化班級布置、優(yōu)化人際關系、強化學習風氣,以及組織多樣化班級活動做起,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明敏,張曉花. 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以曲水縣中學為例[J]. 西藏教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