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明,吉網芹
在現代漢語中指人的量詞比較典型的是“名”“位”,同時“個”泛化使用后也常用來指人,偶爾也會有用“條”來指人的用例,如“一條好漢”,不過“條”指人的用例是極少數的,量詞“枚”一般用來指物。但是最近在網絡交際中,卻出現了很多用“枚”來指稱人的用例,如“美女一枚、帥哥一枚、兩枚靚仔”等等,但是考察先前研究,很難發(fā)現量詞“枚”的稱量對象涉及到人的情況。不過,當前量詞“枚”稱量人的使用范圍也是有限的,一般只限于網絡交際中出現。
張萬起在《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中提出,量詞“枚”出現的時間大概是在漢初或者更早的時代[1]208-217,張義在《穆天子傳》中發(fā)現“留昆歸玉百枚”的例證,借此說明“‘枚’量詞用法產生的時間應該在先秦時代。”[2]但是張氏的說法并不一定準確,因為《穆天子傳》的成書年代并不能確認,顧曄鋒在《〈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介紹了它成書年代的四種說法,并且指明“迄今為止,關于《穆天子傳》的成書年代,目前學界多傾向于戰(zhàn)國時代說”[3],目前,我們雖還不能斷定量詞“枚”產生的具體時間,但是據現有文獻,可以確定的是在漢代量詞“枚”就已經使用了。
文獻考察發(fā)現,“枚”在漢代作為量詞可以計量的物品是非常多的,如夜明珠、錢幣、寶劍、鳥等都可以用“枚”來計量。
(1)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1891頁)
(2)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漢書·食貨志下》,1178頁)
(3)請干將鑄名劍二枚。(《趙曄《吳越春秋》》
(4)隻,鳥一枚也(許慎《說文解字》)
到了魏晉時代,量詞“枚”的用法更加豐富?!懊丁背擞迷跐h代早已使用的計量對象上,還作為很多新事物的計量單位,如玉璧、被褥、瓜果、煎餅等。
(5)棺中雲母厚尺許,以百玉璧三十枚藉尸。(《搜神記》卷十五)
(6)一日案行,并視曹公器物,床薦席具,有寒夏被十枚。(陸云《與兄平原書》)
(7)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博物志》卷十雜說,中華書局本110頁)
(8)因其饑餓,食七枚煎餅。(《百喻經》上)
同時,在魏晉,羊、魚、蛇、蟲等動物也都可以使用“枚”來計量。
(9)山有野牛野羊,牛之大者二千斤,羊之大者千數百斤,試令求之,各得一枚。(杜預《奏事》)
(10)得鯉魚長一尺者十萬五千枚。(《齊民要術》卷六《養(yǎng)魚》)
(11)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搜神記》卷三)
(12)因得病,吞蠱蟲十馀枚。(《宋書·列傳·卷八十一》)
到了唐代,雖然“枚”的使用依舊豐富,但是相比魏晉南北朝時代縮小了使用范圍,唐代詩人中除了王梵志詩集中有兩個量詞“枚”的用例之外,并沒有發(fā)現其他詩人有這樣的用法。之后“枚”的量詞用法日漸萎縮,如長篇小說《紅樓夢》中“枚”的量詞用法只有一例:
(13)于是寫了方子,遞與賈榮,上面寫的是:宜氣養(yǎng)容補脾和肝湯······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大棗二枚(《紅樓夢》第10回,106頁)
不過,文獻考察表明,用“枚”來計量棗并不是創(chuàng)新用法,而且唐宋以后量詞“枚”的使用越加不活躍,運用范圍在縮小。
考察已有文獻的各個用例,幾乎沒有發(fā)現“枚”用來指稱人的情況,因此王力先生《漢語語法史》在論述“枚”的量詞用法時指出“不能指稱人類”[4]27。但是張萬起的研究似乎與之矛盾,他在《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中提出“量詞‘枚’是可以指稱人的,但是并不多見?!保?]并在該文中舉出兩個例子,分別是:
(14)如此硬窮漢,村村一兩枚。(王梵志詩《貧窮田舍漢》)
(15)行者你大啤嗻,有女一枚年十八。(楊景賢《西游記》第十一出)
張萬起認為例(14)中的“枚”是用來指稱“窮漢”的,“窮漢”是人,例(15)中的“枚”指稱“女”,也是指人。但是仔細分析王梵志的這首《貧窮田舍漢》,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對農村夫婦及其貧寒困苦的生活,這對夫婦在外面辛苦勞作一天,黃昏回到家中卻無米下鍋,不僅如此,還被催債的人打罵,家中孩子的哭聲透過破漏的屋頂傳了出來,這樣艱難的日子讓人難以想象。在當時的社會評價系統中,他們只是處于社會最底層、受盡侮辱、毫無尊嚴的“另類”。王梵志在自己的詩中經常巧用比喻來描寫事物,將不孝孩子比作“餓狼虎”;把深受剝削的人比作“黃檗皮”;把廣造罪業(yè)的愚人比作“圈里豬”;把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說成“腹中懷蒺”“借貓搦鼠”;把人免不了一死比作“薗中菓”“園中瓜”,不管熟還是不熟都會被摘走一樣等等[5]。王梵志在詩中曾經有“到大耶沒忽,直似飽糠豚?!睂⒏F人的孩子比作“飽糠豚”?!半唷保⒎侨?,那么《貧窮田舍漢》里描寫如此窮的“漢”又怎么會被看作一個“人”呢?前文已述,這段時期,量詞“枚”是從來不用來計量人的,在此處仍不能算是計量的人,而只能算是采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皵M物是比擬的一種,使本事物具有另一事物的性質、特征、動作”[6],并不一定會出現喻體,將“如此窮硬漢”看作“非人”,更加襯托出他的地位卑賤、身份低微,在社會中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更加突出此窮漢的非人遭遇,提升了詩作的表現力。由此看來,此例不能作為量詞“枚”稱人的真實用例。
例(15)是老漢的女兒被妖怪抓走了,老漢在向孫行者求助時說的話,在形容自己的女兒時,用量詞“枚”來指稱,似乎量詞“枚”可用來指人。縱觀《西游記》全文,在這句話之前,老漢曾將自己的女兒比作桃花,比作弱柳:“俺孩兒現世的觀音樣,羞花也閉月。曉日夭桃霧鎖,東風弱柳云遮?!焙竺嬗謱⒆约旱呐畠罕茸髅烙瘢骸八脳盍一?,是一塊生香玉卞和也歡悅?!庇纱丝梢娫诶蠞h的心中,女兒的美貌只能用這些美麗的事物來形容,因此在指稱自己的女兒自然使用了量詞“枚”。前文已述,量詞“枚”可用來指稱美玉、樹木。此例也應算是擬物的一種用法,“擬物是把本體當成擬體來進行描寫,使之具備擬體的性質、特征、動作。所以多用動詞、形容詞來表現”[6]。而在這里通過量詞“枚”不能指人的這一特性,結合上下文,可以體會到在老漢的心目中女兒的美貌程度,宛如一顆美玉那樣惹人愛憐,也應該是帶有修辭意味的。
而在《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的附注中張萬起先生也指出:“老舍小說《犧牲》里有一例‘美國博士幾個子兒一枚?’但這是作者為了造成某種修辭效果而有意的移用,并不能說明在現代漢語中量詞‘枚’可以用于人。”[1]可見,修辭的移用并不能算量詞“枚”指人的例證,例(14)(15)并不能說明量詞“枚”已有了指稱人的用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的事物,如何用量詞來稱量這些新事物也需要進一步探究。量詞“枚”的使用也發(fā)生改變,現在量詞“枚”多用來稱量獎牌、導彈、錢幣、商標、棋子、印章、卵等物體,如在CCL語料庫中搜索“枚”時,共有24 532條,而其中用來稱量獎牌(包括金牌、銀牌、銅牌)共有9 897條,可見,量詞“枚”用作獎牌的量詞是可以確定的,這跟《漢語大辭典》中的解釋:“量詞,相當于‘個’,多用于形體小的東西。”是吻合的,錢幣、商標、棋子、印章、卵也算是比較小的物體。
導彈的體積在正常人看來是不能算小的,但是相比起它的威力來說,體型和效果是十分不匹配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將原子彈“小男孩”投放到廣島上空,耀眼的閃光和天塌地陷般的轟鳴之后,死傷者十余萬人,廣島市幾乎被夷為平地?!靶∧泻ⅰ睆椫丶s4 100公斤,直徑約71厘米,長約305厘米,而廣島市905平方千米,看到導彈的威力后,再談及導彈體積時總給人以“小”的感覺,所以可以用量詞“枚”來稱量。并且全面考察時可見,上述這些經常跟量詞“枚”搭配的物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是低賤普通之物,通常比較珍貴。像獎牌、導彈、商標、錢幣、印章等這些物品往往帶有很大價值。而“卵”對于某些生物來說是繁衍后代最珍貴的寶物,“棋子”也是下棋時被下棋者非常重視的物品。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枚:“枚,枝干也?!笨梢姟懊丁钡谋玖x是“枝干,之后又引申出了其他意思,“從先秦時期的文獻來看,‘枚’的意義后來多引申為占卜或計數的工具”[7]。
(16)識其枚數。(春秋·左傳))
(17)南蒯枚筮之。(《春秋·左傳》)
“而從《左傳》中我們看到春秋人在戰(zhàn)爭、政治、婚姻、生育、疾病以及祭祀、喪葬、宴飲、遷徙、鄰宅、氣候、天象、出行時,都求助于占卜”[8]??梢娫诖呵飼r期,逢大事則占卜,因此“枚”在使用時也暗含著一絲重要之意。這“重要尊貴”之意在后來使用時雖未能特別凸顯,但這種意義還是會在稱量的物品選擇上時常凸顯。
張萬起歸納了現代漢語中量詞“枚”的使用范圍:“限于器物、用具等無生命的東西,不用于動物,也不用于花草、樹木等植物?!保?]這篇文章在發(fā)表時并沒有談及網絡用語,但是到了21世紀之后,我國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網絡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互聯網的影響,語言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網上出現了量詞“枚”用來稱量人的一種新用法。
(18)Y就是奇女一枚。多年后的同學聚會上,提起Y,大家仍會為她一波三折的人生故事感慨一番。(《中國青年報》2009年12月1日)
(19)李亞男女兒正面照曝光:遺傳老媽的優(yōu)點小美女一枚(《鳳凰娛樂》2019年1月10日)
(20)200年俱往矣,您仍是少年一枚,放足天涯,英氣勃發(fā);千年以降兮,您還屬無法比肩的思想家,微言大義,深耕天下。(《中國青年報》2018年5月5日)
(21)常石磊介紹自己是一枚“宅男”,在節(jié)目中誰也不認識?只為掙錢?(《網易新聞》2019年5月28日)
(22)立威廉不僅是帥哥一枚,更是帥爸一枚。(《北青娛樂》2019年9月5日)
(23)喜提“戲精”記者一枚(《中國江蘇網》2018年11月8日)
目前量詞“枚”計量人用例增多,魏艷伶曾指出:“‘枚’能夠分以下幾類表人NP搭配。第一,性別類表人NP。女性類,比如‘一枚女子、一枚妹子、一枚美女、美女一枚、瘋丫頭一枚、姑娘一枚’等。男性類,比如‘一枚帥哥、一枚男子、一枚男生、一枚美術帥哥、好男人一枚、這枚帥哥’等。第二,職業(yè)類表人NP。比如‘一枚記者、一枚農民工、一枚建筑設計師、學生一枚、小白領一枚、車模一枚’等。第三,身份類表人NP。比如‘一枚吃貨、一枚窮人、一枚家長、一枚影迷、一枚戰(zhàn)將、一枚嫂子’等。第四,年齡類表人NP。比如‘一枚老太、一枚大叔、一枚少年、一枚小青年、一枚熱血青年、小老頭一枚’等。”可見,現在網絡語境中量詞“枚”用于指人已經是一種較普遍的搭配,但是觀察所搜集的例證可以發(fā)現,“量詞‘枚’計量人的例子大都來自各大網站和報刊乃至微博”,甚至“在口語中并不多見”[9]。由此可見,量詞“枚”指量人并不是社會普遍接受的,并且多出現在網絡中,“網民會在交流情景中隨時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詞和新式表達”[10],量詞“枚”經常和新生詞搭配,如小白領、車模、吃貨、影迷、瘋丫頭等等。網絡用語往往帶有生動性、形象性、詼諧性等特點,這樣的搭配在網絡上如此流行,說明這樣的表達應有其獨特的語用功效,由此我們可以探尋量詞“枚”是否發(fā)展出了新的語義,“而一枚作為量詞”,僅僅“因為讀音可愛被廣泛使用”嗎?[11]又為何只在網絡上如此流行呢?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量詞是由其他詞類的詞演變而來的,“很多量詞在演變的過程中乃至這一演變完成之后,基本保留著它們作為其他類詞時所具有的意義特征?!保?2]“枚”在一開始的本意是“樹枝”,作為名詞出現,后來進一步引申為“占卜的工具”,如“枚卜”“枚數”,仍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名詞。隨著社會發(fā)展,數的概念被抽象出來,“樹枝”是常見之物,比較容易獲得,所以會被用來稱量事物,此時“枚”初步具有量詞特征了。量詞“枚”在使用的過程中,保留作為名詞時的意義特征,所稱量的事物大都帶有作為名詞“枚”——“樹枝”的“細小”之義,或“占卜的工具”的“貴重”之義。后來其所稱量的事物大多都能尋找到“細小”或“貴重”的語義痕跡?,F在網語中量詞“枚”稱量“人”的用例也多是如此。
(24)本人96年窮人一枚。(百度貼吧,2019年11月25日)
(25)千幸萬苦,我終還是窮人一枚!(搜狐網,2018年12月26日)
(26)86年,女,已婚,家庭婦女老太婆一枚。(知乎,2019年5月29日)
(27)我是一枚大叔,昔日榮光終將復辟,皇冠必將東山再起。(微博,2018年3月29日)
(28)男寶一枚。(準媽媽論壇,2019年11月20日)
(29)準媽媽一枚,迷死上萬人!(開心網,2012年8月15日)
(30)所以,他決定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當一枚俗人,賺錢,賺很多錢,去彌補前世那一個又一個的遺憾。(優(yōu)書網《重生之俗人一枚》,2019年4月10日)
可見網絡用例中,在指稱“美女”“帥哥”“少年”等帶有贊美之意的稱謂時,經常會使用量詞“枚”?!皫浉纭痹谝婚_始作為人的稱謂時,一般指玉樹臨風、相貌堂堂的男子,這樣的男子的身量一般是瘦高型的,而“美女”最初也是形容如花似玉的窈窕淑女,這樣的女子一般擁有纖細的身材,一般“少年”的身型也是如同“枝干”,這些代稱的人從視覺效果來看是符合量詞“枚”的“細”的語義特征?!皬恼J知規(guī)律上看,人類最初認識世界的時候,往往關注的是具體有形的事物,隨著認知的發(fā)展,就有了參照已有經驗來表達新的概念的能力?!薄耙罁[喻這種認知方式,就有了從稱量具體事物轉化為稱量抽象事物的能力。”[13]而“枚”一開始所表示的尊貴之物往往是惹人喜愛的,現今網上這些可以用“枚”來稱量的人物,也多是惹人憐愛的。這些事物的使用本身就是符合量詞“枚”的語義特征的。
量詞“枚”除了稱量一些指人的美稱,當今網絡語言中,它有時候還會被使用在“窮人”“俗人”等一些帶有貶損義的指人詞語上,不過這類指人詞語一般是形容自己,并且會帶上戲謔調侃之意,其前后語境中也并不真的是以“貶”為“貶”,多體現的是“尊人貶己”的語用功效,其蘊含的“貶義”色彩早已被語境所稀釋,這里主要是用以調侃,給人親切可愛之感。量詞“枚”的這種用法屬于網絡用語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修辭手法,施春宏在對網絡語言的語言價值和語言學價值進行研究時指出“在各種修辭手段運用的過程中,達到特定修辭效果最常采用的手段是‘逆諧’,即要想描寫高尚的、美好的、莊嚴的東西,卻通過低俗的、粗陋的、諧謔的表達來顯示……反之亦然。”[14]量詞“枚”的指人用法正是源于網絡,必然受到網絡語境的影響。
網絡的普及催生了許多新事物,人們在認識這些新事物的時候,往往會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大腦中存在的知識體系進行聯系,常常會有一種“利己”的取舍傾向。當量詞“枚”出現指人用法時,根據它以往的用法,將其對象過濾、選擇,最終引申出適合于自己的表達的意義。沈家煊曾指出“語言不僅是命題意義的表現形式,還是說話人情感和態(tài)度的表現手段。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對這一段話的情感、態(tài)度和立場,話語自然就帶有了一定的主觀性,留下了說話人的印記。”[15]網絡語言是通過鍵盤編輯文字、通過視覺器官進入大腦的,在編輯的過程中,“許多網民以掌握了目前人類社會最先進的技術手段而自矜,這種自信又能引發(fā)一種高貴感和責任感,也讓他們自發(fā)地規(guī)避著自己的交際用語——在用詞上采用各種方式去避俗趨雅?!保?0]網絡語言既不同于傳統語言的口語,也異于傳統語言的書面語。在網絡虛擬社區(qū)中,網民之間的交流具有即時性,但卻并不能像現實中的面對面交流,因此語言的選擇會帶有更大的情感效果追求,藉此也彌補了傳統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上的不足。網絡語境中量詞“枚”的表達既有形象的展現,也有感情的表達,于是被經常用來指人了。
許多網絡熱詞和流行句式的出現往往能夠彰顯出人們調侃戲謔、追求個性的社會文化心理[16]。網絡中的語言社團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會不斷創(chuàng)新,千方百計去追求新奇陌生的詞語和表達方式,甚至背離現有的語言規(guī)范和模式。書面色彩深厚的量詞“枚”的使用范圍在近現代本已逐漸縮小,漸漸成為一個冷僻的量詞,給人們一種古典高端之感。量詞“枚”之前并不具有指人用法,但網民們卻創(chuàng)新地用出了稱量人的用法,這正是網絡影響當今人們語用心理的結果。
“枚”本是比較文雅的書面語,帶有貴重、細小之義,這樣的語義正順應了當前網絡社會上出現的“萌”表達傾向。如今,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語言“萌”化現象已漸成風氣。“萌語言”一般具有分散性和跳躍性,反主流、反傳統,具有新奇感。量詞“枚”的指人用法的例子網絡流行,本身就很跳躍、反傳統,這就是一種“萌”化表達。如“女神”“瘋丫頭”“大叔”“窮人”等等加上量詞“枚”后,語言更加風趣幽默,人物更加平易近人,都平添了“萌”的屬性,有利于拉近交流者之間的距離。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萌屬性”的定義是,指一個角色所具有的帶有“萌”點的屬性,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可愛”,主要具有公認的特殊萌點。因此,在現在社會生活中,一切能夠讓人產生喜歡、激動、憐愛、等情感的東西,都可以用“萌”來形容。因細小之物往往會給人可愛之感,這正與“枚”的“細小”之義契合,因此在網絡中使用“枚”來指涉相關事物時,自然也就是“萌”物了。當前“萌文化”對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正確運用“萌語言”有利于增強信息的可讀性,拉近媒體與讀者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萌”化語言也很活躍,廣島大學的一項實驗表明,可愛的事物可能會在“特定情況下,如駕駛和辦公室工作時”,對“促進謹慎的行為傾向”有用[17]?!懊任幕笨梢跃徑夤ぷ鲏毫Γ黾庸ぷ餍?,因此充滿壓力的現代人們在交流時會更加追求“萌”化表達,于是在網絡交流中,人們會傾向于使用量詞“枚”這個能夠增加“萌點”“讀音可愛”的詞了。
在稱量人的時候,我們經常會使用“個”或“位”,“個”是比“枚”更為泛化和普及的通用量詞,那么“位”和“枚”在作為量詞稱量人時,特別是二者共現時,有什么異同呢?
(31)一位詩人和一枚油和尚在一只為情所困的妖貓帶領下尋找楊玉環(huán)死亡真相的故事,畫面是真的美??!這錢花的值?。ㄎ⒉?,2017年12月22日)
(32)各位貼吧大大,本人萌新一枚。今晚和一位臺灣女生發(fā)生一個問題爭執(zhí)。(貼吧,2018年3月17日)
(33)安利一位霸氣女王和一枚老臘肉的有趣故事?。ㄎ⒉?,2016年5月8日)
(34)已婚男一枚,前些天和一位未婚女同事因工作微信聊天。(貼吧,2019年12月2日)
上例可見,“枚”和“位”在實際語用中還是分得很清楚的,在指稱“油和尚”“老臘肉”等一些貶義詞的時候會用“枚”,但用上了“枚”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使用者并不是真正地去“貶低”,而更多只是調侃,對“油和尚”“老臘肉”還是帶有喜愛之情的。并且在稱自己時,如“萌新”“已婚男”,也會使用“一枚”,用可愛的言辭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并帶有自侃之意?!冬F代漢語詞典》對量詞“位”的解釋是:“用于人(含敬意):諸位、各位?!薄掇o海》則注釋為:“稱人的敬詞,如:三位來賓。”可見“位”的語義特征可以概括為“表謙敬”[18]。在指稱“臺灣女生”“霸氣女王”“詩人”“未婚女同事”的時候,都運用的“位”,表現出自己的尊敬之意。可見,“位”的指人用法比“枚”的指人用法要正式許多,這兩個量詞在語義特征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網絡語境更具開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量詞“位”所帶來的“上下”之感在網絡語境中并不占優(yōu)勢,“量詞‘位’的使用與言談者的身份特征有關,多為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有一定素質的人所使用?!保?8]這樣的人在網絡群體中并不占絕多數,如果將“位”用于貶義詞,一般多是用來增加譏諷效果。而量詞“枚”并不是一個指人的專用量詞,只是在現今的網絡語境中才引申出指人用法的,并且常常帶有可愛之義,更益于通過語詞展現戲謔的情感色彩。
可見,“位”和“枚”雖然都可以指稱人,但是兩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在稱量褒義詞、表達自己喜愛之情時,往往會放大情感,這時可以用“位”,如一位美女、一位帥哥、一位吃貨、一位萌新等等,“位”是“只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時間、空間中言談者對所涉及的客觀對象的一種禮貌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可以傳遞褒揚之義,也可以包含輕蔑之情?!薄翱梢杂糜谠鲪褐耍部梢允菙硨χ?。”[18]因此在稱量貶義詞語前面,要選用恰當的量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上例中的“油和尚”只能用“枚”,如果換成“位”,就絲毫感覺不到調侃之意,而是滿滿嫌棄之感了。
量詞“枚”早期并不能用來稱量“人”,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事物的出現,特別是在當代網絡語境中,其語義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大量稱量“人”的用例,但這一變化是語言和社會發(fā)展共同推動而形成的,其所稱量的人物大多都具有“細小”或“貴重”的語義特征,即使是一些貶義稱謂,也多追求的是“尊人貶己”“標新立異”語用功效,其“貶義”也多被語境所稀釋,實則標榜的是“獨特”“新異”等語義特征,受到網民的親睞和追捧,因之得以在網絡上流行。網絡對生活和語言的影響尚需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