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華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山東 利津 257400)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課外閱讀更是對課堂閱讀和課堂學習知識的補充,兩者有效結合可以促使語文教學效果更為明顯。對于小學生而言,經歷和對世界的認知有限,課外閱讀是鏈接學生和世界的一個窗口,起到擴展學生知識面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作文學習而言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通常以聽、說、認、讀為主,通過這些基本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育,使得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鍛煉語文學習技巧。課外閱讀的引入可以增加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基本教學形式,在學生擁有一定語文學習基礎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知識層面的拔高和閱讀能力上的進步。正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文技能,奠定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而課外閱讀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樣化的知識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同時,閱讀量的提升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眾所周知良好的語感是進行寫作的有利武器。由此可見,課外閱讀配合正常語文教學可以最大程度開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天性活潑愛玩,喜歡新奇事物,課外閱讀正是符合小學生基本要求的一個“新奇事物”,第一“新”在于課外讀物內容是教材中所見不到的知識,因為不常見而新;第二“新”在于課外閱讀涉及范圍廣泛、形式多樣化,可能是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也可能是真情實感,可能是書籍、動畫,也可能是漫畫書,因為多樣化而新;第三“新”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和地點不受限制,并不像課堂一樣限制在教室內進行45 分鐘的學習,它可以發(fā)生在圖書室、家中等多個地點,閱讀內容也可以自己決定,因為自主性而新。課外閱讀憑借它的新穎,容易激發(fā)小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強大的學習興趣之下,老師的寫作教學便會進行得更加順利,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投其所好地進行教學。
在小學教學中最忌諱限制學生自主思考,小學生思維活躍,容易產生奇思妙想,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對于小學生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培養(yǎng)自身獨立思維而言很有幫助。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老師講解、學生聽取”的基本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語文寫作需要獨立的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產生寫作靈感。課外閱讀有多種題材,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有言道“身體和精神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精神在路上”,在路中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開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長期的課外閱讀更是可以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培養(yǎng)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對于學生寫作而言有所幫助,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更是大有作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僅是學習中所需的一種思維能力,更是教學改革中加強對小學生核心素質教學的一項要求。
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容易使得學生產生錯誤的閱讀方法。比如利用課間時間閱讀書籍,但時間有限導致存在遺留內容,學生可能會在課堂中展開閱讀,在錯誤的時間閱讀正確的讀物無法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這種情況不僅使得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在擔心被老師發(fā)現的恐懼中粗略閱讀,使得閱讀效果并不明顯,而且也耽誤了課堂學習,使得學生無法學到課堂重點。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強,無法判斷書籍的性質,對于好書和壞書的概念并不清晰,容易閱讀一些對于自身并無幫助的低級讀物,導致正確的時間讀錯誤的課外讀物。以上這兩種情況歸根結底在于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觀,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觀,在正確的時間讀正確的書,這樣才可以形成有效的課外閱讀,幫助小學語文教師更好地展開教學指導工作。
課外讀物成千上萬,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大量的閱讀固然有用,但合適更重要。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合適的作用,與小學語文要求相符的閱讀內容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否則進行再多的課外閱讀也是無用功。如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可以借助寫作訓練的幫助,比如小學教學寫作中如若出現有關親情的寫作內容時,老師可以建議學生課下多閱讀相關讀物,擴展知識面,在閱讀優(yōu)秀作品的過程中提煉自身的語言,形成獨特的表達。這樣一來,不僅加深學生對親情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實現定向的課外閱讀,使得課外閱讀為寫作提供幫助。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檢驗閱讀的方式,兩者之間是相通的,它們的有機結合對寫作和閱讀有百利而無一害?!肮庹f不練假把式”,閱讀亦是如此,只進行大量的閱讀,不進行適當的寫作訓練,根本無法檢驗閱讀效果,更無法發(fā)現知識儲備中的薄弱點,所以將課外閱讀投入寫作訓練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個有效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上實現課外閱讀與教學的融合。
在班級內部建立起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提升班級整體的課外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培養(yǎng)班級內部良好閱讀水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建立閱讀角,讓學生每人帶一本或多本自己喜歡的書,放在閱讀角,做好記錄,學生可以在閱讀角交換圖書。這樣既可以減少購買圖書的開銷,還可以增加自身的閱讀量。閱讀角的開展更是幫助學生之間交流的一個途徑,學生往往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后會產生閱讀心得和體會,他們可以在閱讀角分享彼此的閱讀經驗,在交流的過程中開發(fā)思維和了解彼此。同時,圖書角要保持更新,每過幾個月或者更短的時間將書籍更新,保持新鮮感,為學生提供新讀物,這樣一來,一個學期每個學生可以在圖書角讀到多本書籍。為了保障每個學生有機會交流學習心得,可以舉辦讀書心得分享大會,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這無疑是鍛煉寫作能力和水平的一個好方法。交流與分享是學習寫作的一個動態(tài)方法,通過交流與學習分享大家的課外閱讀結果,在交流中取得寫作方面的進步。
綜合分析以上論述內容可以得出,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而言十分必要,但是學生年齡的限制會使得課外閱讀進行時面臨一系列問題。老師需要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學生調和課外閱讀中所面臨的問題,做好課外閱讀工作,對于小學語文老師而言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以課外閱讀為工具,助力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推動語文教學事業(yè)的進步與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