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念
(星海音樂學院 藝術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000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文化藝術歷來是價值觀孕育生成的沃土,“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音樂對社會風氣的轉移、引導功效尤為顯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瓘V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chuàng)作之中?!?因此,必須加強藝術院校尤其是音樂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升他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促使其表演、創(chuàng)作具有時代主旋律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藝術精品,形成良好的文化輿論氛圍,進而有效引導全社會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了解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前提。本研究采取分層抽樣方法,向表演類、創(chuàng)作制作類和理論研究類三類專業(yè)學生發(fā)放問卷,共收回有效樣本771 份。在全部調查對象中,男生251 人,占32.56%,女生520 人,占67.44%;黨員8 人,占1.04%,預 備 黨 員43 人, 占5.58%, 團 員541 人, 占70.17%,群眾179人,占23.21%;大一年級學生340人,占44.10%,大二年級學生262 人,占33.98%,大三年級學生129 人,占16.73%,大四年級學生40 人,占5.19%。調查對象基本涵蓋學校各個層面的學生,調查結果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藝術學院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示“非常了解” 的占19.97%,“了解” 的占68.09%,“不太了解”的占10.12%,“完全不了解”的占1.82%。在全部調查對象中,“了解” 及“非常了解” 的共占88.06%,表明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還是較高的,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表示“不太了解” 的占比仍略顯較高,而且還有極少數大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的認知來看,了解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內容的占98.05%,了解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內容的占89.36%,了解個人層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內容的占90.40%,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認知要高于對社會和對個人層面的認知,作為大學生個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認知仍需要進一步提升。
藝術院校大學生對于國家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秉持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結果顯示,有92.61% 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每個人密切相關,需倡導更需踐行”,但也有5.06% 的學生認為“這是少數人討論的問題,與我無關”,有2.33% 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對于個人層面的價值觀內容,93.52% 的學生認同愛國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很重要,95.33% 的學生認同學習工作中敬業(yè)很重要,97.53% 的學生認同日常學習生活中誠信很重要,97.02% 的學生認同人與人交往中友善很重要。認為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不重要或不清楚的雖占比不大,但仍有存在,令人擔憂。關于“作為當代大學生你認為的價值取向是什么?”(該項為多項選擇)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1.97% 的學生選擇“人格是否高尚”,有75.36% 的學生選擇“對社會貢獻的大小”,有55.77% 的學生選擇“是否有自己的事業(yè)”,還有38.52% 的學生選擇“生活是否舒適”,有18.55% 的學生選擇“社會名望的高低”,有11.54%的學生選擇“權利的大小”??梢姡斍八囆g院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化、享樂主義現象,仍需多加教育和引導。
認知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起點,認同是重要過程和必由之路,踐行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通過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達到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思想認知和情感認同,最后再轉化為外在的學習生活習慣和行動自覺,才能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如果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度和認同度高,但踐行度低,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沒有真正入腦入心,沒有達到內化的效果。關于“校園中有哪些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 的調查結果顯示(該項為多項選擇),選擇“考試作弊” 的僅占76.26%,選擇“ 遲到曠課” 的占70.17%, 選擇“ 不尊重他人” 的占89.88%,選擇“言語舉止不文明” 的占86.38%。很顯然,考試作弊、遲到曠課、不尊重他人、言語舉止不文明等現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是截然相反的,但相對較低的選擇占比與前述較高的認知和認同度存在一定的沖突。本研究對某課堂連續(xù)半年的考勤結果進行統計匯總,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曠課率14.82%,平均遲到率超過50%,由此反映了學生對待學業(yè)還遠達不到敬業(yè)的要求。另外,對多場校園招聘中學生參與情況的調查顯示,招聘面試當天學生實際到場人數僅占報名人數20% 左右,學生如此低的誠信度令不少招聘單位大失所望??梢?,藝術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狀況急需改善。
加強藝術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要在加強針對性和增強實效性上下功夫,要貼近藝術院校辦學特色,貼近藝術生認知行為特點,貼近藝術生活實際。同時,積極探索構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運行機制,通過教育、踐行、制度、執(zhí)行、監(jiān)督、評價等機制的良性運行,推動藝術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藝術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深入貫徹“三全育人” 理念,推動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第一,堅持全員育人。各級領導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貫穿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以身作則,帶頭踐行。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崗位上的所有教師要自覺承擔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特別是要重視發(fā)揮藝術專業(yè)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藝術院校,藝術專業(yè)教師與藝術生之間“師徒制” 的學緣特點,使得藝術專業(yè)教師對學生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藝術專業(yè)教師對藝術生的價值取向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問題“您認為以下人員中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人員依次是?” 的統計結果顯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學校領導、院系領導、公共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可見專業(yè)課教師比輔導員、班主任的影響還要大。因此,各級領導、全體教職員工要率先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推動者和模范踐行者,用高尚的品格和優(yōu)良作風去引領和感染學生。第二,堅持全過程育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層層推進,久久為功,要涵蓋大學期間的每個階段,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的整個培養(yǎng)過程。第三,堅持全方位育人。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網絡育人體系,尤其是要積極應對日益盛行的自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念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通過提升學生媒介素養(yǎng),打造“微平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第一,加強思政課程建設,構建“思政+ 藝術”教學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藝術院校要上好這門關鍵課程,把思政課程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積極探索建立“思政+ 藝術” 的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經典藝術資源,提升思政和藝術的黏合度,實現藝術和思政深度融合,使思政課堂貼近藝術生、貼近藝術生活,體現親和力和針對性。第二,發(fā)掘藝術課程的思政價值,探索“藝術+ 思政” 新路徑。藝術專業(yè)學生對藝術課程的重視度、積極性和參與度要高于思政課程,藝術課程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在教育教學中深度挖掘藝術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藝術教育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獨特作用?!?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呈現。藝術專業(yè)教師要把傳道和授藝結合起來,以培養(yǎng)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為目標,根據學生專業(yè)特點,增強課堂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時代性,在藝術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精神,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第三,推動構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藝術院校要積極構建“大思政” 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合力,促進各類課程多元主體參與,建立制度保障,有效整合課程資源等,構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1]。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向導,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標準、行為規(guī)范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作為兩種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在同一個文化場域中勢必會發(fā)生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兩者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契合[2]。問題“您認為學校開展的以下活動對促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作用最大的前三項”的調查結果為校園文化活動(如升國旗活動、名家名作朗誦比賽、誠信教育月活動、學風建設月活動,平均綜合得分3.97)、思想政治理論課(平均綜合得分3.88)、志愿服務活動(如藝術進社區(qū)、暑期“三下鄉(xiāng)” 活動等,平均綜合得分2.62)。因此,藝術院校要特別重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制度層面,發(fā)揮硬件環(huán)境建設、文體娛樂活動和規(guī)章制度的引領、熏陶和約束作用,使大學生在校園日常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 年2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問題“您認為以下校園文化活動中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前三類” 的調查結果為“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音樂會”(平均綜合得分6.49)、“每周升國旗活動”(平均綜合得分4.31)、“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創(chuàng)作活動”(平均綜合得分3.8)。顯然,藝術院校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一定要貼近藝術生特點,貼近藝術專業(yè)實際。
社會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相對于系統的理論學習,藝術專業(yè)大學生更易于參與直觀的社會實踐活動。問題“您認為學校開展的以下活動對促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作用最大的前三項” 的調查結果表明,“志愿服務活動” 位列“校園文化活動”和“思想政治理論課” 之后,排在第三位。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不斷提升思想認識,鍛煉優(yōu)良品格,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干、作出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藝術院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重視發(fā)揮社會實踐的作用,同時把藝術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即發(fā)揮藝術實踐的育人作用。第一,加強與社會的交流合作,搭建藝術實踐平臺。文藝具有凝聚精神力量、展示團隊形象的作用,當前社會上各行各業(yè)對藝術的需求越來越廣泛,而且藝術院校本身承擔著服務社會的職能。因此,藝術院校要加強與社會的交流合作,共建藝術實踐基地,通過開展歌曲創(chuàng)作、惠民演出、藝術指導、音樂普及教育、音樂治療等活動,在藝術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引導他們自覺認知、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二,加強對實踐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建立實踐育人長效機制。藝術實踐是藝術教育的第二課堂,也是藝術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藝術院校要制定實踐育人管理規(guī)定,提供制度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物質保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確保實踐活動長期有效開展,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藝術教育雙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