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財奎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得到許多改進。在力學核心概念這一模塊必須進行生活化教學,真正投入到實踐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力學概念。本文針對力學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關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力學概念? 生活化?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0-0127-02
引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前多樣化的教學需求,教師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目標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進,以此來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高中物理因其內(nèi)容繁雜,知識抽象程度高,不管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存在一定困難,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將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與課堂理論知識相結(jié)合,使得物理學習更加形象化,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內(nèi)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一、高中力學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概念抽象,學生難以理解
物理力學概念本就是復雜難以理解,在高中的物理教學課堂中,對剛上高中的學生掌握起來有點困難。將力學的課程放在必修一,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在后面可以更好地學習電磁力學等其他內(nèi)容。主要的困難是學生剛上高中,初中與高中的知識進行銜接但是內(nèi)容難度上升,部分學生的思維可能沒有轉(zhuǎn)換過來,不能跟上高中的學習進度,而力學這方面也包含了許多新概念,與初中的學習內(nèi)容難度不一樣,從而給學生學習造成了壓力。
(二)教學方式落后
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時刻處于教學的中心,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習慣性地被動接受知識,并沒有進行主動學習理解。這個過程教師更多的是在黑板上畫下力學圖,學生只是靠眼觀進行理解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好。由于信息化的發(fā)展,很多物理教師都在上課過程中選擇了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演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簡便但是教學質(zhì)量并不是很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注重于在PPT的內(nèi)容上,對于每頁進行精講需要進行翻頁,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可能理解沒有那么快,記筆記的過程中可能不完善,這樣對學生課后的復習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教學理念落后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物理教師沿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上課時都是直接進入力學概念核心,并沒有在授課前對學生進行引導,只是大量的時間著重對核心概念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只會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一模塊的新知識,首先需要先進行了解去增強興趣,學生在懵懂下被教師帶入到力學中,理解起來會更困難。
二、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推動力,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物理課程教學中,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升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了解不一樣的物理知識,更多的是對物理知識的積極運用與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力學核心的概念這一模塊使用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使學生明白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有助于學生主動不斷探索物理的科學性。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下,將生活化教學方式運用到物理教學中,不僅僅鞏固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保證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在生活中尋找案例對力學概念進行進一步闡述,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力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求知欲望,打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維下形成的固定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三)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傳統(tǒng)以學生學習成績來判定學生優(yōu)劣的方式是片面的,很容易讓學生變成所謂的“高分低能”,在經(jīng)過多年的理論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缺陷。因此,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真正的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轉(zhuǎn)化成為自身的實際能力,做到活學活用,讓學生認識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為學生未來學習指明了前進方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引導學生理解力學概念
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課堂教學是圍繞著教師、黑板、課本展開的,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難以形成有效互動,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非常沉悶和死板,極大地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歸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構(gòu)建更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1]。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與知識結(jié)合起來,不再讓學生面對課本無聊的字體與圖畫,不具備真實的作用,從而利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清晰地讓學生感受到聲音、圖像的傳播,進而更真實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識。例如,學高中物理力學其中的摩擦力這一模塊時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對摩擦力的認知程度方面進行簡單的普及,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信息化教學,可以播放一些簡短的視頻或者動圖,找到在生活有可能發(fā)生摩擦力的場面,比如汽車行駛,還有冬天下雪路面結(jié)冰走路較滑的情景,還有在較陡的斜坡上東西滑落的狀況,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普及這些生活中易發(fā)生的知識,再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梢詥枌W生:“根據(jù)這些觀察你們能找出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是什么呢?”教師也可以采用在課前課后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后向?qū)W生提出問題,課后留下練習題鞏固,以此來構(gòu)建完善的問答學習體系。
(二)引用生活實例,使學生掌握力學概念
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會改進課堂方法,還要提供真實案例,使學生真正投入物理知識的海洋,學會學以致用,用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學習物理,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學會利用信息化技術(shù)帶來的資源,開導學生的思維空間[2]。例如,摩擦力這一章節(jié)有許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教師需要做的是讓學生真正了解摩擦力的概念。靜摩擦力是其中一個常見的概念,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互動,玩一個游戲驗證。一般拔河比賽過程中都認為男生力氣大,一定會贏女生,在課堂上可以找一個男生一個女生進行拔河,其他人進行觀察。當然,男生最終會贏。教師當場可以提問學生真的是因為男生比女生力氣大嗎?教師再組織滑板游戲,讓兩位學生各自坐在滑板上,結(jié)果反而是女生贏了男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再進行理論闡述。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直接對力學概念進行深刻了解,還能營造課堂氛圍。實踐來源于生活,許多力學概念都有生活中的案例支撐,采用生活化教學能增強學習效率[3]。讓學生學習物理就是要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學會觀察生活中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提升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可以有效地運用課堂知識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所以,學習物理聯(lián)系到生活是很有必要的,有效運用知識也可以提升生活質(zhì)量水平。
(三)通過生活問題鞏固力學概念
學習物理可以解決一些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但是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可以為教學理論作支撐,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在真理中不斷探索研究。所以,學習物理離不開生活化[4]。在力學概念這方面教師可以結(jié)合相應的實際生活案例進行教學。例如拿起一支筆,筆沒有掉落,那么這支筆有沒有受到靜摩擦力呢?然后教師可以再次進行引導提問,物體是否因為靜摩擦力的影響發(fā)生改變?是阻力還是動力?這些都需要學生掌握了解。經(jīng)過一系列的提問學生會了解到其實在生活中力學無處不在,摩擦力既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學生需要做的是通過課堂一系列生活中的問題觀察是否這一理論具有科學化,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思考,更多的是在課余時間鍛煉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將自己學到的力學概念真正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也正是力學概念教學的真正意義[5]。教師也可以提供練習題,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鞏固。首先是滑動摩擦力,讓學生選出其重力的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助于延伸課堂知識,學習物體的接觸面積與粗糙程度。這些都是力學核心概念的重要知識點,需要利用已有資源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更關鍵的是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力學概念解決不同類型的題目,從而真正的掌握力學概念。
(四)鞏固基礎,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精神與創(chuàng)新理念
物理教學過程中,在尋求力學核心概念真理的過程中必須遵守嚴謹?shù)目茖W精神,反復探究得出準確的結(jié)論。新課改下,核心素養(yǎng)不斷滲透教育模式中,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師需要進行輔助。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了輔導的作用,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激發(fā)本能興趣。最基礎的是基本力學知識,只有將基礎知識不斷鞏固,才能夠真正地將其運用其中。物理力學的學習必須要有理論支撐,所以,課本基礎知識需要讓學生夯實,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去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框架,這樣會有一套明確的學習思路。教師需要在授課的其余時間,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學習空間,進一步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采取上課分組的形式,在實驗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明確實驗目標,再根據(jù)流程進行嚴格執(zhí)行,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分享意見進行合作探究,反復地利用基礎知識進行訓練。也可以采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智慧學習環(huán)境,人工智能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去參觀不同學校的信息化課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交流,提出問題,進行任務驅(qū)動學習,不僅可以達到學習目的活躍課堂氣氛,也有效地提高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這樣學生不僅能科學化的研究實驗,還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默契與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之間思想交流碰撞的過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從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理念。
結(jié)束語
總之,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成為必然的教育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推動教育觀念的變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學習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深層次的理解力學概念,讓學生真正走進物理世界,堅持真理的學習態(tài)度,在物理的實驗中不斷思考,利用科技努力學習,有效運用到生活中[6]。結(jié)合現(xiàn)實也能為學生解答現(xiàn)實生活中的疑問。
參考文獻:
[1]陸燕平.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探討[J].新課程(下),2019(3).
[2]管靈國.淺析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7(3).
[3]王怡秋.高中物理力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和實踐[D].蘇州大學,2011.
[4]王現(xiàn).高中物理力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下),2017(5).
[5]劉勇.探究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策略[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30).
[6]周潔.論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