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勇 馬靜
摘要:現階段的語文教輔圖書往往專注于應試,缺乏策劃與編寫上的創(chuàng)新,掩蓋了語文學科的文學魅力和思維趣味,偏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人文學科的傾向性?;诖笳Z文教育思想,語文教輔圖書出版應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現整體教育,堅持完整結構,重視教學與訓練的效率。
關鍵詞:大語文教育思想;語文教輔圖書;出版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0.01.016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進,我國語文教學改革具體措施和語文考試改革政策相繼出臺。2001年公布的《語文課程標準》,讓大語文教育觀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提高“語文能力”轉換為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肯定了大語文教育思想在語文教學與考試中的指導作用。大語文教育思想是我國已故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chuàng)立的一種語文教育思想體系。這一教育體系主張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提高智力素質與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體的而不是局部的、網絡式的而不是單線式的、能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強而有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張孝純先生認為,大語文教育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聯(lián)系社會生活,著眼整體教育,堅持完整結構,重視訓練效率。對于大語文教育的總體教學結構,張孝純先生歸納為“一體兩翼”,即以課堂教學為軸心,開辟第二語文學習渠道和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1在此大背景下,與教材和考試相配套的教輔圖書出版有必要在大語文教育思想的引導下探索符合教育發(fā)展趨勢與時代使命的出版路徑。
一、語文教輔圖書的出版現狀
在現階段的語文教輔圖書市場上,語文教輔圖書多以圖書或試卷的形式出現,一般分為同步測評類、應試訓練類、專題訓練類等。大多應試教輔圖書的編寫,都仿照升學考試的題目和相關模式設置,試題與答題技巧是其主要側重點。由此,學生的應試水平提高了,然而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整體水平卻并未見顯著提高。
究其原因,一是多數語文教輔圖書往往專注于應試,脫離了教材與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內容,遠遠背離了語文學科教學與課外輔導的教學宗旨與原則;二是多數語文教輔圖書缺乏策劃與編寫上的創(chuàng)新,不注重欄目與板塊設置,讓教輔圖書淪為應試與習題的戰(zhàn)場;三是多數語文教輔圖書過于注重應試技巧,掩蓋了語文學科內容本身所體現出的文學魅力、辭藻美感和思維趣味,這不僅有礙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形成與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鑒賞與審美能力的形成;四是多數語文教輔圖書偏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人文學科的傾向性,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習欲望,使語文教輔圖書在成為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也成為學生心理上的負擔,進而使其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生負面情緒。
具備上述特點的語文教輔圖書違背了大語文教育思想下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宗旨,也使語文教輔圖書的出版急功近利、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二、語文教輔圖書出版思路
作為對語文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拓展,語文教輔圖書是不可或缺的語文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語文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語文教輔圖書出版應進行多方面突破。
一是聯(lián)系社會生活,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宗旨。大語文教育思想的內涵正是聯(lián)系社會生活,從語文素養(yǎng)所涵蓋范疇之廣闊博大出發(fā),有針對性地構建語文教學體系,而語文素養(yǎng)如此豐富的內涵是單純的應試教育所無法涵蓋的。因此,語文教輔圖書的出版與策劃,應該嚴格遵循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宗旨,緊貼語文教學內容、時代發(fā)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使語文教輔圖書真正融入學生的社會生活之中。
二是從閱讀體系的構建著手,實現整體教育。整體教育理念是大語文思想主張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學科間的分野,還原教育過程的整體性。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推行,閱讀能力在語文素養(yǎng)中占有越來越重的分量,而分級閱讀體系恰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國外,分級閱讀體系日趨成熟,國外的圖書市場上擁有大量配合K12教學體系的分級閱讀系列讀物,這些分級閱讀圖書自成體系,被教師和家長認可,成為語文學科內容的一部分。而我國的中文分級閱讀卻仍在探索之中,并未形成與學生學齡和級別相適應的分級閱讀體系。分級閱讀體系的缺失,反映了語文教學體系的不完善,是我國語文教輔圖書出版市場的空白,也是實現整體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從大語文教育思想出發(fā),嚴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的宗旨,以實現整體教育為目的,整合教輔圖書市場的閱讀資源,打造適合我國學生的分級閱讀體系十分必要。
三是堅持完善結構,始終以教材和課標為基礎和中心。我國現代語文學科的奠基人葉圣陶先生曾多次肯定語文教材的重要性,他認為教材是教學的憑借,是歷練的憑借,是形成習慣的憑借。2可見,語文教材是所有語文教學內容的核心資源,承擔著傳播知識、教育情感與訓練技能的教育功能,在整體教育結構的橫截面上中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而隨著時代變遷不斷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則體現了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理念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在整體教育結構的縱切面上發(fā)揮著導向性作用。因此,在大語文教育思想的引導下,語文教輔類圖書的出版與策劃應以教材和課標內容為核心和參考依據,細致研究二者的歷次具體改革措施,在保證閱讀材料文學性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對教材的補充內容和對語文學科的拓展內容,合理搭配國學、文學、時事科技等范疇廣泛的閱讀素材,做好對閱讀材料的甄選工作,精心設計圖書的欄目與板塊,充分發(fā)揮教輔圖書在教育結構中對學生相關能力形成的輔助和引導作用。
四是重視教學與訓練的效率,以思維啟迪為出版重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語文課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梢?,語文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宗旨,是要引導學生獲取理解文本、體驗情感的能力,并能夠運用這種能力,加深對生活中相關知識與經驗的自主思考與感悟,從而獲得審美情趣與認知水平的提升。3而要提高教學與訓練的效率,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形成協(xié)調與調動理解文本、體驗情感、自主思考與審美等能力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因此,語文教輔圖書應注重啟迪思維,輔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并獲取學習的樂趣。這就要求語文教輔圖書合理設置內容深度與訓練技巧,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間與思考空間,將對思維的啟迪與語文知識的運用有機結合起來,以培養(yǎng)和鍛煉能動思維能力為圖書策劃的重點,輔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張緒勇,吉林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馬靜,吉林大學出版社編輯)
注釋:
1 謝青.教輔圖書出版現狀的分析及其應對策略[ J ].傳播與版權,2017(5):36-37+46.
2 曹明海,潘慶玉.語文教育思想論[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65.
3 薛凱.錢穆語文教育思想及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