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買全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教學實踐來把握和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措施?;诖?,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等進行了深入闡述。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思維;初中語文教學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要求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必須進一步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其科學文化水平的同時同步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在新的背景下,新課標也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健全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要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注重提升語文老師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而提升整體語文教學水平。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存在的問題
(一)灌輸式教育影響學生語文思維素養(yǎng)形成
在應試教育階段,初中語文教育的整體任務會相對多,而教學的過程中也有涉及很多復雜的工作,老師需要提前進行備課,還需要進行教學研究,再進行課程的教導和教學,教導學習進行字詞的認識、課文的理解等,這些任務都將在教學過程中產生非常多的時間成本,這些時間成本的總和,對于老師來說會導致不小的壓力。況且,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往往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總體而言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育,如此一來是十分不利于整個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和寫作技巧的。
(二)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一般而言,針對任何一種課程進行教學,其必然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和理論研究,而且作為一線教學的老師,也會對這些教學理論進行深入的思考。但從目前看,語文教材本身在市場上缺乏相關的輔導書籍和資料,系統(tǒng)的關于教材教習方面的具體的方法研究和學術分析也比較少。這讓在一線進行教學的初中語文老師沒有一點的經驗可循,也沒有一點的知識理論的支撐,很多的教學只能憑借自己的感覺進行探索,所以對于一些沒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而言,自然就不知道如何去教學、如何去利用、如何去制定目標等。如此一來,這就會影響教學和學習本身的過程中,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
(三)新課標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滯后
不少教師缺乏對語文教學的深入認識和研究,事實上閱讀與語文相輔相成,閱讀教學和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都應該講究科學有序,注重方法的應用??赡壳耙恍W校的老師在這些方面依然沒有太多的經驗,僅僅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閱讀這一形式來豐富教學的過程,將文章導入在課程中來吸引學生,缺乏對閱讀與語文關系的整體的應用。其實,有的老師并沒有真正的把這樣的措施和教學模式應用到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更別說深入挖掘閱讀的價值作用。這就說明教師對閱讀功能的認識還存在不足,且實踐部分也缺乏經驗。
三、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模式
(一)規(guī)避傳統(tǒng)灌輸模式注重目標問題導向
要針對整個初中語文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特別是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按照新課標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著力于以問題為導向,注重目標教學下科學任務分解和問題導向教學。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關鍵和必要的措施。確定學習目標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確保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學習。設置的目標越合理越科學,就越能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老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任務進行合理的拆分和規(guī)劃,將大目標逐步的整合分解成若干的小目標。同時多提問,以提問方式去引領學生去主動的思考,主動的探索,激發(fā)學生全體參與的激情,從而逐步的完成對整個課堂任務的學習。這樣才能避免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注重提升教師自身教學水平
一是提升老師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老師要在思想上重視整個語文教育,深刻理解語文教學帶來的作用和功能。一方面注重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利用平時的教研活動多積累相關的初中語文教學經驗和理論,另外要重新認識語文教學對學科發(fā)展、學習成長、學習創(chuàng)新力提升等方面的價值,只要涉及到這方面的功能,學生就會通過這方面的事件進行有效的改進??梢哉f,寫作一方面在給學生帶來思考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等多種綜合能力素質得到改善,為此老師需要全面認識到語文教學的多元作用,并自覺的將其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去。
二是提升老師的語文課堂講課能力。老師可把握“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原則,并將其適用于整個課堂教學全過程,確保老師在課堂上發(fā)揮著教導學生的作用,但又不能片面的強調教而忽略學生學習的功能。簡而言之,如果老師能讓學生先主動學,后再進行跟進教學,顯然就能有效的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把握“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原則,需要注重一個根本的方向:堅持以學促教,以教帶學,從學出發(fā),為學服務,以學論教。同時針對學生在課程討論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教師要主動積極作為,及時解決學生課堂參與或者討論過程中的難點難題,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排憂解難,把握時間和空間上的即時性,如此一來有了老師的提點和引領作用,學生思維才可能更具有發(fā)散性,否則就一直處于思維停頓的狀態(tài),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加強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在新課標背景要求下,初中語文課程教育必須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為閱讀是健全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合理安排好教學任務,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而在具體的閱讀技巧上,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指導,可以先讓學生通讀整篇文章,并且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找到答案,讓學生自己學會理解文章的大意及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讓學生在通讀完之后找出文章的表達手法,文章的整天結構和主題思想等方面。通過兩部分的學習,可以鍛煉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幫助學生學習到寫作方面的一些表達手法,以及寫作的時候怎樣構思文章主題,布局文章結構,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同時學習到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教師也充分體現了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的理念。
四、結論
初中生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而語文是塑造人格、培養(yǎng)情操的重要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初中學生的語文培養(yǎng)應當需要從課堂抓起,強化學生各種不同邏輯的思維培養(yǎng),如此方能夠讓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而教師要注重從多方面入手,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手段,完善語文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佳.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
[2]胡靜.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因素的研究[J].運動,2017,(01).
[3]陳其龍.淺談學生思維訓練和興趣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