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安元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數學教育十分重視教學中的思想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等諸多方面。在數學教學中,我認為應該貫徹以下德育內容: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切德育教育的根本;培養(yǎng)嚴謹、誠實、求是的求學精神;提升理智、自律的道德修養(yǎng);學會寬容、謙遜的做人藝術;實踐、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思想的教育等。
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獲得德育教育的效果呢?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小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教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的地位,這樣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講解有關具體的應用問題的時候,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輝煌成就;在教學有關時間的問題時,可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介紹我國的偉大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這樣既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轉化為祖國建設事業(yè)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培養(yǎng)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小學數學中,有很多規(guī)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yǎng)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四、利用小學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活動有機結合,我們還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如在學習小學數學統計時,組織學生進行實際地調查,學生也就有了很大的收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意滲透的反復性。
總之,我個人認為只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小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通過點點滴滴進行有機滲透、耳濡目染乃至潛移默化,是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