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曉峰
作文,始終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作文質(zhì)量,就要對學生進行的全方位寫作指導,尤其是對作文素材的有效處理。而思維導圖以圖解的形式或網(wǎng)狀的結構反映出思維過程,有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更豐富。所以將其運用到高中作文素材處理環(huán)節(jié),能幫助學生積累、整理和運用作文素材,梳理清晰的寫作思路,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寫作素材的積累
1.單個素材的積累
學生在積累寫作素材時,常出現(xiàn)素材零散、無規(guī)劃堆積素材等現(xiàn)象,導致在寫作時無法有效運用素材。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取舍和剪裁,并利用圖、線、符號等,指導學生按照類型有序地處理素材。
比如,學生可以將零散的素材用關鍵詞進行劃分,分別為概念、原因、目標和角度等,理清思路。在每一個關鍵詞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整合為信息點。從而使學生對關鍵詞下的信息展開深度的分析,匯總出相對應的素材,準確定位素材所適用的寫作話題。
2.話題式素材積累
因為同一個素材會適用于不同的話題,學生的素材積少成多,會出現(xiàn)話題繁雜的問題,進而無法準確使用。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對積累的作文素材進行歸類處理,以便更加快速準確地提取素材并有效利用。
學生可以從古典名句、現(xiàn)代名句、古代實例和現(xiàn)代時事四個維度出發(fā),例如古典名句,可以提取蘇教版《赤壁賦》中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以及《始得西山宴游記》一文,兩篇都是作者表達被貶后的所見所想。學生按照話題進行素材整理,將逐漸形成嚴謹有序的素材群,更有利于在寫作時準確地提取和運用。
二、文段改寫的運用
作文素材積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合理準確地將其轉化為作文語言,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要避免學生照本宣科地搬抄,需要運用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對文段改寫的訓練,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1.單個素材改寫
對于單個素材,學生可以選擇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文段的編寫。比如關于議論文段的編寫。首先,學生選擇一個角度,寫出觀點。其次,圍繞觀點整理語言,包括觀點闡明、相似素材的運用、觀點的驗證和總結等,形成文段。同時,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可視特點,對素材的分支擺放位置進行調(diào)整,使作文更上一層樓。
2.主題式素材改寫
對于主題式素材的文段改寫,可以選擇一個話題素材群,從匯總的相關觀點中,選取一個能闡述多個素材的觀點作為文段編寫的中心觀點。如果沒有這樣的觀點,學生可以從素材群選出幾個觀點綜合為一個外延較大的觀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的提示作用,按照觀點、引述素材群為事實論據(jù)、闡述、論說、理論論據(jù)和結論這幾個思路,來形成文段。
對于記敘文的改寫,合理運用素材能夠發(fā)揮主題的最大價值。因此,通過思維導圖對素材進行剪裁和安排后,學生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主題之間的關系,以便做出更加恰當?shù)奶幚?,避免跑題。
三、填充細節(jié)的應用
在高中作文素材處理中運用思維導圖,需要注重對情節(jié)的細化描摹,要搭密、搭實描寫著力點的內(nèi)部分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比如,教師指導學生以“我的閱讀故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有學生寫道“每次讀書時都會心不在焉”,但是這個“心不在焉”表達得十分籠統(tǒng)。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心不在焉的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學生補充:心里想著沒有看完的電影、想著假期去旅游的那座城市等。心不在焉還表示沒有心情讀書,看到了外面飛過的飛機、聽到了窗外的鳥叫、聞到了廚房中美味的飯菜等等。
根據(jù)思考的過程,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概念用思維導圖全面展示出來,促使文章更加豐滿生動。久而久之,學生能夠熟練繪制這樣的思維導圖,腦海之中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相關內(nèi)容,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為高考作文爭取最佳的分數(shù)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作文素材處理時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素材寫作,使作文更加豐滿生動。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素材積累,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