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料庫輔助的藍詩玲譯作可讀性考察?

      2020-01-17 08:41:50呂奇湖北大學
      外語與翻譯 2019年4期
      關鍵詞:譯著譯作可讀性

      呂奇 湖北大學

      王樹槐 華中科技大學

      【提 要】本文自建語料庫為輔助,運用類比和對比手段,從弗萊施閱讀難度值、弗萊施-金凱德閱讀級別水平和筆者嘗試提出的譯入語/源語長度比(TSLR)等形式參數(shù)對英國漢學家藍詩玲6部獨譯譯著進行了可讀性考察。研究發(fā)現(xiàn),藍詩玲譯作流暢易讀,僅就形式層面而言,基本可以為英美國家初中生及以上水平讀者所接受??v向類比,除《色戒》和《達馬的語氣》分別存在正偏離和負偏離外,藍詩玲譯作文字轉換率總體保持穩(wěn)定;橫向對比,較之楊憲益譯本和萊爾譯本,藍譯本語言使用“經(jīng)濟性”與“效率”優(yōu)勢明顯。研究通過對藍詩玲譯作“由表及里”的考察,發(fā)現(xiàn)藍詩玲為營造敘事緊湊性與閱讀流暢性采取了多種介入處理,彰顯其譯者風格。

      譯文可讀性(readability)與其在目標語讀者中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密切相關(黃立波2014:80)。對譯作可讀性進行考察,有助于洞悉譯作在目標語讀者群體的接受程度。可讀性可分為形式層面與內容層面,前者為表層,包括譯作的詞、句、段長度、詞匯豐富程度等形式特征;后者為深層,包括語言張力、譯作文學性、故事性,是否引人入勝,謂之可讀。本文將以自建語料庫為輔助,運用類比和對比手段對英國漢學家藍詩玲16部獨譯譯著進行可讀性考察,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1.藍詩玲譯作語料庫設計說明

      目前,國內學者有關藍詩玲譯作的自建語料庫大都以《阿Q正傳及其他中國故事——魯迅小說全集》(以下簡稱《魯迅小說全集》)為語料;而將藍詩玲全部獨譯譯作建入語料庫的尚不多見。本文經(jīng)過語料采集、識別、降噪、校對、對齊、標注等步驟,建立了四個主語料庫,各自內含若干子語料庫,具體如下:(1)藍詩玲譯作單語語料庫(包括藍詩玲全部獨譯譯著2,詳見表1);(2)藍詩玲譯作對應原作單語語料庫(包括藍詩玲全部獨譯譯著對應原作,詳見表1);(3)藍詩玲譯作漢英平行語料庫(包括藍詩玲6部獨譯譯著全文、部分章節(jié)或小說集中部分作品及其對應原作3,入選語料庫的作品為隨機抽樣選取4);(4)《魯迅小說全集》漢英平行語料庫(包括楊憲益/戴乃迭譯本和萊爾譯本兩個子語料庫,用于與藍詩玲譯本進行對比,以考察藍詩玲譯本可能存在的獨特性,詳見表2)。

      表1 藍詩玲獨譯譯著列表

      表2 《魯迅小說全集》三個譯本列表

      2.語料庫輔助的藍詩玲譯作可讀性統(tǒng)計

      2.1 可讀性統(tǒng)計參數(shù)說明

      本文用于考察藍詩玲譯作可讀性的統(tǒng)計參數(shù)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弗萊施閱讀難度值(Flesch Reading Ease)、弗萊施-金凱德閱讀級別水平(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和譯入語 /源語長度比(Target text/Source text Length Ratio,以下簡稱TSLR)。

      弗萊施閱讀難度值計算方式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文本閱讀難度越低,讀者越容易理解文本(如表3所示)。弗萊施-金凱德閱讀級別水平則基于美國學生年級閱讀水平,例如得分在8.0意味著八年級學生能夠理解文本內容。上述兩個統(tǒng)計參數(shù)均是借助可讀性分析軟件BFSU-HugeMindReadability Analyzer 2.0完成的。

      表3 弗萊施閱讀難度值

      此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譯入語/源語長度比(TSLR)是筆者嘗試提出的一個輔助統(tǒng)計參數(shù),用以彌補前兩個統(tǒng)計參數(shù)的不足。因為上述可讀性統(tǒng)計參數(shù)考察的是單一語言形式特征,而鑒于翻譯涉及兩種語言,考察譯文可讀性,不可置原文于不顧。假若譯文在平均句長、平均段落長以及閱讀難度統(tǒng)計值偏高,原因可能是原文本身在這些指標上偏高而影響了譯者對譯文的處理,也可能是譯者有意為之(例如譯者對句子、段落的合并與拆分)。因此,有必要加入一個相對比的概念來輔助考察上述統(tǒng)計參數(shù)多大程度上是受原文影響還是譯者影響,尤其在比較同一譯者所譯不同作家作品可讀性時,較之簡單對比其譯文各項參數(shù)更為合理。具體而言,如果TSLR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值,說明譯者在形式層面介入程度較小,對形式處理(特指譯文長度相對原文長度)較為穩(wěn)定;如果TSLR相對穩(wěn)定值明顯偏離(較大程度高出或低出),說明譯文長度明顯區(qū)別于其常規(guī)長度的處理方式,這就可以幫助研究者從某些顯性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一些隱性問題,例如譯者是否對譯文進行了大段或頻繁的內容添加(例如文內注等內副文本)或省略、壓縮,使得譯文在篇幅上明顯變長或變短。

      2.2 藍詩玲譯作可讀性類比統(tǒng)計

      本文將藍詩玲6部獨譯譯著導入BFSUHugeMind Readability Analyzer 2.0可讀性分析軟件,得出如下統(tǒng)計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藍詩玲獨譯譯著可讀性統(tǒng)計結果

      23456色戒我愛美元為人民服務魯迅小說全集達馬的語氣10702 97259 39909 138773 65005 698 6159 2313 9135 4335 207 383 720 2891 604 4.61 4.23 4.56 4.46 4.39 15.33 15.79 17.25 15.19 15.00 51.70 253.94 55.43 48.00 107.62 67.40 78.60 65.68 72.53 74.44 7.67 6.22 8.38 6.92 6.6

      從上述參數(shù)可以看出:藍詩玲6部獨譯譯著中,就閱讀難度而言,比較困難的是《馬橋詞典》;一般難度的為《色戒》《為人民服務》;比較容易的是《我愛美元》《魯迅小說全集》《達馬的語氣》。總體而言,藍詩玲所譯作品低于一般閱讀難度(平均值69.51;7.73),僅從語言難度而論,相當于美國八年級學生(換算相當于英國十年級學生)閱讀水平。換言之,藍詩玲譯本僅就形式層面而言(暫不考慮內容、題材和專業(yè)背景等因素),基本可以為英美國家初中生及以上水平的讀者所接受。

      從一些形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還可以洞察以下值得關注的信息點:

      1)平均詞長最長的為《馬橋詞典》(4.68),最短的為《我愛美元》(4.23)。

      2)平均句長最長的為《馬橋詞典》(22.08),最短的為《達馬的語氣》(15.00)。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譯著成書年代不同,但6部譯著中的4部平均句長在15.00左右;《為人民服務》略高(17.25)。唯一例外的《馬橋詞典》高達22.08,為何產生此例外現(xiàn)象,筆者將在下文探析。

      3)就平均段落長而言,最長的為《我愛美元》(253.94),最短的為《魯迅小說全集》(48.00)。平均段落長排名前兩位的是《我愛美元》(253.94)和《達馬的語氣》(107.62),顯著高于其他作品(48.00-64.77);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均為朱文作品,是作者創(chuàng)作風格使然,還是譯者進行了句子或段落合并處理,筆者將在下文探析。

      4)閱讀難度最大的為《馬橋詞典》(58.43;10.59),閱讀難度最小的為《我愛美元》(78.60;6.22)。有趣的是,朱文的兩部作品在平均段落長統(tǒng)計值最大的情況下,其閱讀難度卻最小,至少能夠說明段落長度與閱讀難度之間沒有必然正比關系。譯者有可能會根據(jù)段落間或段落內部分句間的邏輯關聯(lián)對段落進行合并或拆分處理,根據(jù)需要增加或減少讀者閱讀負荷。

      結合上述形式統(tǒng)計參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馬橋詞典》在平均詞長、平均句長、閱讀難度參數(shù)上均為最高,因此筆者對《馬橋詞典》的115個詞條做了進一步考察,所得數(shù)據(jù)如表5所示:

      結合文本發(fā)現(xiàn),弗萊施閱讀難度值排名前三的詞條,基本特征是沒有太多故事情節(jié),屬于純詞條解釋,因此理解相對困難。

      同時,筆者對朱文小說集《我愛美元》中的6篇小說原文段落數(shù)和譯文段落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藍詩玲對其中4篇原文段落進行了合并調整。例如《把窮人統(tǒng)統(tǒng)打昏》由原文68段調整為36段,《磅、盎司和肉》由原文105段調整為60段;相反,《三生修得同船渡》和《幸虧這些年有了一點錢》段落數(shù)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如表6所示):

      表5 《馬橋詞典》閱讀難度最大的詞條統(tǒng)計

      究其原因,筆者發(fā)現(xiàn):段落調整程度較大的4篇小說,藍詩玲有意識地按照意群將原文中一些前后相鄰的段落整合在一起,以增強敘事緊湊性,不打斷讀者閱讀流暢性;同時有意加重讀者閱讀心理負荷,使之讀上去更具懸念。而段落調整程度較小的2篇小說,原文段落是6篇中最少的,而原文字數(shù)卻是6篇中最多的,因此在原文段落容量以及讀者閱讀負荷已經(jīng)很大的情況下,倘若再作合并處理,只會適得其反,讓讀者不堪重負而降低閱讀興趣。因此,藍詩玲基本保留了原文段落數(shù)的穩(wěn)定(如《三生修得同船渡》和《幸虧這些年有了一點錢》譯文平均段落長均在500詞以上)。

      表6 《我愛美元》小說集收錄6篇小說原文段落數(shù)與譯文段落數(shù)調整對比

      3456三生修得同船渡把窮人統(tǒng)統(tǒng)打昏我愛美元小謝啊,小謝24888 16024 18444 12474 1697 956 1097 661 49 36 157 46 507.92 445.11 117.48 271.17 51 68 190 77

      如前文所述,可讀性考察主要針對譯入語,忽視了源語轉換因素;而通過TSLR考察,能夠進一步洞察從源語到譯入語的轉換過程中,譯者在形式層面有多大程度的介入處理。通過對藍詩玲譯著的TSLR考察,得到表7和圖1:

      數(shù)據(jù)顯示,藍詩玲譯作TSLR平均值為0.80,6部譯著總體偏離程度不大,說明總體文字轉換率基本保持在恒定水平;這與王克非(2003:11-17)提出的漢英之間文字轉換最低比例為中文1200字轉換成英文1000單詞的比例大致相當。

      表7 藍詩玲獨譯譯著TSLR統(tǒng)計5

      圖1 藍詩玲譯著TSLR類比圖

      偏離程度最高的兩篇為張愛玲的《色戒》(0.96)和朱文小說集《達馬的語氣》(0.68),按偏離方向可分為兩種:正偏離和負偏離。前者譯文篇幅可能出現(xiàn)較大增加;后者譯文篇幅則是較大減少。對于《色戒》出現(xiàn)的TSLR正偏離現(xiàn)象,筆者將在下文詳細探究;而對于小說集《達馬的語氣》出現(xiàn)的TSLR負偏離現(xiàn)象,筆者進行進一步統(tǒng)計,得到表8:

      表8顯示,負偏離程度最大的為《派鎮(zhèn)碼頭》,但筆者對照原文和譯文,發(fā)現(xiàn)該小說并沒有明顯大段刪節(jié),那么是否存在某些不可見的隱性改寫,筆者將在下文探析。

      2.3 藍詩玲譯作可讀性對比統(tǒng)計

      表8 小說集《達馬的語氣》中6部小說6TSLR統(tǒng)計

      為考察藍詩玲譯作在形式參數(shù)上是否具有獨特性,筆者將《魯迅小說全集》楊譯本、萊譯本和藍譯本7導入BFSU-HugeMind Readability Analyzer 2.0可讀性分析軟件,得到如下統(tǒng)計結果(如表9所示):

      從形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洞察的信息點:

      1)就平均詞長而言,三個譯本分別為4.39、4.42和 4.42。

      2)就平均句長而言,最長的為萊譯本(16.46),最短的為楊譯本(14.82),藍譯本居中。

      表9 《魯迅小說全集》三個譯本可讀性統(tǒng)計

      3)就平均段落長而言,最長的為萊譯本(63.80),最短的為藍譯本(54.05),楊譯本居中。

      4)就弗萊施閱讀難度值和弗萊施-金凱德閱讀級別水平而言,閱讀難度最大的為萊譯本(71.71;7.35),其次為藍譯本(73.03;7.03),閱讀難度最小的為楊譯本(75.43;6.42)??傮w而言,三個譯本閱讀難度屬于比較容易(70-79)的范圍。

      通過對《魯迅小說全集》三個譯本的TSLR考察,得到如下統(tǒng)計結果,如表10所示:

      數(shù)據(jù)顯示,三個譯本在原文字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其單詞總數(shù)和句子總數(shù)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可見三位譯者在使用語言的“效率”方面區(qū)別明顯。就TSLR而言,數(shù)值最小的是藍譯本(0.81),說明藍詩玲使用了最少的單詞量完成譯作,且對閱讀難度并無太大影響;而數(shù)值最大的是萊譯本(1.21),在使用了大量注釋的情況下,并未使得閱讀難度降低,可見并非大量添加注釋,閱讀難度就隨之低;相反,讀者有時甚至由于注釋太多而造成閱讀負荷過重,對閱讀流暢性造成影響。此外,萊譯本TSLR高達1.21,這一“反?!睌?shù)據(jù)充分反映萊爾在其譯本中較大程度擴充篇幅,關于這一點,不少學者已基本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且不屬本文探討重點,故不贅述。

      表10 《魯迅小說全集》三個譯本TSLR統(tǒng)計

      3.藍詩玲譯作可讀性分析與討論

      對于前文出現(xiàn)的“特殊”或“反?!睌?shù)據(jù),筆者進行了分析,但仍有三個問題“懸而未決”,有待進一步探析、解讀和歸因:(1)為何譯著《馬橋詞典》平均句長顯著高于藍詩玲其他譯著?(2)為何譯著《色戒》會出現(xiàn)TSLR正偏離?(3)為何譯著《達馬的語氣》會出現(xiàn)TSLR負偏離?

      3.1 譯著《馬橋詞典》平均句長偏高現(xiàn)象

      筆者發(fā)現(xiàn),《馬橋詞典》平均句長顯著高于其他譯著,主要是因為藍詩玲在小說中多處轉化或添加了文內夾注。

      例1 原文:我懷疑羅江邊上的長樂鎮(zhèn),就是當年的羅城。樂與羅大體諧音,可算一個線索。

      譯文:I suspect the town of Changle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Luo is the Luo City of old(the two are linked by the similarity in sound between le and luo).

      原文由兩個完整句組成,第二句是第一句的補充解釋;譯文中,藍詩玲將第二句直接以夾注形式附在第一句后面。由于統(tǒng)計平均句長的切分單位是句號,以及視同句號的問號或感嘆號,所以此處對平均句長有不小影響。

      例2 原文:羅人與巴人有親密的關系。

      譯文:The Luo people have close ties with the Ba people(an ancient people who inhabited the area now known as Sichuan).

      本例中譯文句子長度增加的原因是譯者添加了對特殊詞匯的夾注。由于藍詩玲考慮到目標語讀者極有可能對“巴人”非常陌生,進而影響閱讀效果,因此進行信息增添處理,客觀上使得譯文句子變長。

      3.2 譯著《色戒》TSLR正偏離現(xiàn)象

      細讀文本,筆者發(fā)現(xiàn),藍詩玲在《色戒》譯本中并沒有整段添加的處理,之所以出現(xiàn)TSLR正偏離現(xiàn)象,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3.2.1 增添背景信息

      例3 原文:經(jīng)人介紹了這位麥太太陪她買東西,本地人內行,香港連大公司都要討價還價的,不會講廣東話也吃虧。

      譯文:Someone in her circle introduced her to Chiachih—the beautiful young wife of Mr.Mai,a local businessman—who chaperoned her on her shopping trips.If you wanted to navigate Hong Kong’s emporiums,you had to have a local along:you were expected to haggle over prices even in the biggest department stores,and if you couldn't speak Cantonese,all the traders would overcharge you wickedly.

      本例原文是第一次出現(xiàn)“麥太太”這一稱謂,雖然讀者在隨后閱讀過程中也大致能推測出“佳芝”和“麥太太”系同一所指,但此處藍詩玲利用插入同位語的方式增添了有關背景信息,值得玩味:一方面,為方便讀者閱讀而明確了佳芝和麥先生的身份;另一方面,通過添加“beautiful”和“young”這兩個形容詞,既強化了佳芝年輕貌美的形象,又與易太太人老珠黃、“坐如鐘”的發(fā)福形象形成強烈反差,從而為下文佳芝色誘易先生埋下了伏筆。此外,譯文中另一處劃線部分是藍詩玲對“本地人內行”的解釋,屬于下文提及的闡釋型翻譯。

      3.2.2 闡釋型翻譯

      例4 原文:他是留日的,英文不肯說,總是端著官架子等人翻譯。

      譯文:As he had chosen to study in Japan,rather than Britain or the United States,he felt uncomfortable speaking English and always got other people to interpret for him.

      原文中“他是留日的”,尤其是“是”字,側重表達一種事實,而藍詩玲在譯文中加上了“had chosen to”,則明顯強調一種主觀意愿和主體選擇,連同另一處添加“rather than Britain or the United States”(彼時兩大反法西斯同盟國),在文學效果上更強化了易先生的漢奸形象。

      例5 原文:回來大家七嘴八舌,定下一條美人計,由一個女生去接近易太太——不能說是學生,大都是學生最激烈,他們有戒心。

      譯文:After he had reported his findings to his coconspirators,they resolved after much discussion to set a honey trap for one Mr.Yee:To seduce him,with the help of one of their female classmates,toward an assassin’s bullet.First she would befriend the wife,then move in on the husband.But if she presented herself as a student—always the most militant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Yee Tai-tai would be instantly on her guard.

      本例中有多處闡釋性翻譯。首先,原文中“回來”是指上文鄺裕民找汪精衛(wèi)的副官套近乎而套來情報,所以在譯文中,藍詩玲對此進行了闡釋,同時引出下文,從情節(jié)發(fā)展而言比單純作為時間概念的“回來”更具連貫性。其次,添加“toward an assassin’s bullet”為刺殺易先生的計謀賦予了強烈畫面感,在文體效果上張力十足,讓讀者能明顯感受到這群學生的腦海中構建刺殺細節(jié)的美好愿景。再次,藍詩玲在此處增添了12個單詞,用以闡述原文中并未點明的“美人計”實施過程,是對“不定點”的填充,但是否為過度填充,此處暫且不論,筆者將另辟專文予以深究。

      3.3 譯著《達馬的語氣》TSLR負偏離現(xiàn)象

      藍詩玲在《達馬的語氣》譯本中并沒有大段刪減處理,之所以出現(xiàn)TSLR負偏離現(xiàn)象,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3.3.1 直接刪減

      例如對《達馬的語氣》小說集中《再教育》一文的處理:

      例6 原文:我似乎想起她是誰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情緒穩(wěn)定一些的時候,我右邊的小腿便感覺出了一絲她唾液的溫暖,癢癢的,就像一段記不太清楚的往事所勾起的一樣。胡萍萍?!

      譯文:I was starting to have my own suspicions about who she was,but I still couldn’t quite be sure.“You wouldn’t be--Hu Pingping?”

      原文中的性心理描寫有些露骨,藍詩玲在譯文中將其刪去,在客觀效果上對讀者而言,并未因為刪減使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顯得突兀和斷層,反倒有利于敘事流暢性。此種處理方式類似國內把國外引進電影中某些親熱鏡頭予以刪減處理,并不會影響劇情發(fā)展。

      3.3.2 簡化處理

      前文數(shù)據(jù)顯示,TSLR負偏離程度最高的是《達馬的語氣》小說集中收錄小說《派鎮(zhèn)碼頭》,經(jīng)過文本細讀發(fā)現(xiàn),藍詩玲對譯文進行了多處簡化處理,例如:

      例7 原文:這件事讓格桑深受刺激,很長時間沒有心思再養(yǎng)豬,直到半年后,他在八一農貿集市意外地與藏香豬前緣再續(xù)。

      譯文:The whole business affected Gesang badly.After six pig-free months,though,a chance encounter with a piebald piglet at a farmers’market brought about a change of heart.

      藍詩玲借助復合形容詞(compound adjective)和介詞銜接手段,將原文中“很長時間沒有心思再養(yǎng)豬,直到半年后”巧妙簡化處理為“after six pigfree months”,這種濃縮處理,形減意存,使得譯文長度大大縮短,類似處理方式在藍詩玲譯作中并不鮮見。

      然而,藍詩玲有些刪減和簡化處理,在形式上雖然使得譯文一定程度上更為精煉緊湊,但在表達效果和表現(xiàn)張力上是否成功,筆者持保留意見。例如:

      例8 原文:“我不能養(yǎng)公的,我不能養(yǎng)公的?!备裆>o張地站了起來,連連搖頭。

      譯文:‘I won’t take it.’Gesang stood up,shaking his head.

      藍詩玲將原文中重復的內容只譯了一遍,此種處理方式在西方讀者看來頗為正常,因為英語本就不喜歡重復表達,而是習慣替代。但是在處理效果上,尤其是對文學性的傳遞上有待商榷。原文這番話的語境,是主人公格桑在先后失去三只藏香豬的情況下變得有些迷信,因為“前幾只公的都沒有好結果,所以養(yǎng)只母的換換運氣”,故而特別強調“我不能養(yǎng)公的”,隱隱體現(xiàn)了格桑內心的恐懼與緊張;但經(jīng)過簡化處理,則顯得格桑的語氣非常平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刻畫表現(xiàn)力。

      例9 原文:他猶豫再三,然后一把扯過錢來。雖然只有四張,格桑還是埋頭認真數(shù)了一遍。

      譯文:After a brief hesitation,he snatched the money and pedantically counted the four notes.

      原文語境是格桑急需四百塊錢,因為“那正好是一只豬苗的價錢”,所以“雖然只有四張”,對格桑來說也是彌足珍貴。原文采取“雖然……還是”句型,強調“只有四張”這一數(shù)量,此細節(jié)將格桑的處境體現(xiàn)得較為真切;而藍詩玲將譯文簡化為“pedantically counted the four notes”,這里的“四張”(百元鈔票)變成了“count”的賓語,原文的變異被藍詩玲過度自然化了(over-neutralized),文學效果削弱不少。此外,“pedantically”一詞含有較強負面色彩,“再三”一詞被處理為“brief”亦值得商榷,囿于篇幅和研究相關性,此處不作深入探討。

      3.3.3 省略重復內容

      有些屬于形式或語義重復的文字,藍詩玲在翻譯時會對其加以省略處理,以《達馬的語氣》為

      例:

      例10 原文:但是事先約好來接我的表弟遲遲沒有露面。我說過不用來接的,我是擔心這個書呆子來了反而會成為我的累贅。但是他一口咬定要來。

      譯文:The clueless cousin of mine who’d said he’d meet me off the train hadn’t showed up. (I’d told him to not to,but he’d insisted.)

      若將原文劃線部分呈現(xiàn)信息按內容側重歸類,依次為:我的態(tài)度→我的理由→他的態(tài)度;而譯文則作了簡化處理,省略了中間理由,并且將漢語中重復的“來”予以省略,使得譯文更為簡潔流暢。

      此外,筆者還注意到原文中存在一類特殊詞匯的重復——人物對白引語標記語,藍詩玲時常在譯文中加以省略處理,例如閻連科的小說《為人

      民服務》:

      例11 原文:

      她說:“你結婚了?”

      他說:“啊?!?/p>

      她說:“哪一年?”

      他說:“前年。”

      她說:“有孩子了?”

      他說:“去年生的?!?/p>

      她說:“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他說:“提干。把老婆、孩子的戶口都隨軍帶到城市里?!?/p>

      她說:“喜歡你老婆嗎?”

      他說:“說不上喜歡不喜歡,結婚了,她是了你的人,你就得一輩子為她想著了。”

      她說:“那還是喜歡嘛?!?/p>

      譯文:“Are you married?”

      “Yes.”

      “How long?”

      “Three years.”

      “Children?”

      “We had one the year before last.”

      “So what is it you really want?”

      “To become an official.To have my family transferred to join me in the city.”

      “Do you love your wife?”

      “I don’t know about love,but when you marry some-one you have to look out for them,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Sounds like love to me.”

      上述對白發(fā)生在師長夫人劉蓮與勤務兵吳大旺之間。原文采取直接引語,引語標記語“她說”和“他說”分別出現(xiàn)了6次和5次(共計22字)。而在譯文中,藍詩玲通過省略引語標記語,將直接引語(DS)轉換為自由直接引語(FDS),由于對話中人物設定較為固定(僅兩人,且無新人物加入),語境較為明確,內容并不晦澀,因此刪去引語標記語之后,并不會對讀者產生誤導,其優(yōu)點在于自由直接引語使得話語輪換速度和節(jié)奏加快,增強了閱讀流暢性,使讀者讀來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仿佛人物對話就在眼前或耳邊發(fā)生。

      3.4 藍詩玲譯作可讀性討論

      結合前文數(shù)據(jù)和分析,可從形式層面總結藍詩玲譯作在可讀性參數(shù)呈現(xiàn)出的客觀效果和藍詩玲為增強譯作可讀性所作的主觀努力。

      從譯作客觀效果而言,首先,僅就形式層面(暫不考慮內容、題材和專業(yè)背景等因素),藍詩玲譯作低于一般閱讀難度,基本可以為英美國家的初中生及以上水平讀者所接受。

      其次,縱向類比,藍詩玲6部譯作平均詞長并無顯著差異,平均句長除《馬橋詞典》顯著高于其他5部譯作外,其他并無顯著差異;橫向對比,藍譯本平均詞長和平均句長與楊譯本、萊譯本并無顯著差異,其閱讀難度居于二者之間。

      再次,縱向類比,藍詩玲6部譯作總體TSLR基本保持在恒定水平,但《色戒》和《達馬的語氣》分別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偏離(譯文篇幅顯著高于平均值)和負偏離(譯文篇幅顯著低于平均值);橫向對比,與楊譯本、萊譯本相比,藍譯本在沒有明顯影響閱讀難度的情況下,使用了最少的單詞量實現(xiàn)文本轉換,在使用語言“經(jīng)濟性”和“效率”方面優(yōu)勢最為明顯。

      就譯者主觀處理而言,首先,對于原文前后相鄰、意群邏輯接近的段落,藍詩玲有意識地將其進行整合,以增強敘事緊湊性,不打斷讀者閱讀流暢性,同時有意適當加重讀者閱讀心理負荷;而對于原文段落容量和讀者閱讀負荷已經(jīng)很大的情況,藍詩玲則基本保持原文段落數(shù)的穩(wěn)定,以免適得其反,讓讀者不堪重負,產生閱讀焦慮或厭惡情緒。

      其次,對于目標語讀者不熟悉的人名、地名、文化等信息,藍詩玲在小說中多處進行轉化或添加文內夾注,從譯者動機來說,是希望借助增加注釋降低閱讀難度,保持讀者閱讀興致,但客觀上造成了平均句長增加;而同時,通過增添背景信息和闡釋型翻譯,使文體效果張力增強。對于譯文形式上的處理,藍詩玲表示她“譯過幾位當代中國作家的小說,發(fā)現(xiàn)自己的譯文總會比原文要短一些,而不像原文那般啰嗦。特別是當代中國文學作品,行文往往冗長拖沓,想要譯成優(yōu)美可讀的英文,就得把原文處理得更為經(jīng)濟儉?。╡conomical)”(汪寶榮2013:141-161)。事實上,對藍詩玲而言,譯文流暢是重中之重,她認為應當盡可能把對讀者閱讀的干擾降到最低,而注釋就是干擾之一,腳注和尾注能不用則不用,能少用則少用,遇到必須使用時,則盡量采用文內增釋的方式。在其翻譯的《魯迅小說全集》“翻譯絮語”部分,她寫道:“為增強譯文流暢性,我將腳注和尾注的使用降到最低。對于一些中國讀者默認的不太重要的背景信息,我盡量融入正文?!诓粻奚Z言準確性的前提下,避免腳注和尾注的過度干擾,能夠忠實地再現(xiàn)閱讀原作的體驗”(Lovell 2009:xliv)。

      再次,對于原文中形式或語義重復的文字,藍詩玲采取直接刪減、簡化、濃縮的處理方式,使譯文形減意存;通過適度省略人物對白引語標記語,加快話語輪換速度,增強敘事流暢性與閱讀的代入感。藍詩玲本人表示:“他(筆者注:魯迅)的一個讓我經(jīng)常停下來思考的寫作習慣便是,經(jīng)常、故意地重復?!瓕⒋酥貜蜏蚀_地譯出,在英語讀者看來,既不舒服,又不高雅,所以有時我會對其作一些變換”(ibid:xliv-xlv)。王樹槐(2013:70)認為藍詩玲的這種處理方式“一方面是出于文本內因素——流暢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文本外因素——普通英語讀者的審美期待”;李德鳳等(2018:74)認為藍詩玲對原文進行壓縮刪節(jié)“并非偶然,與其詩學和美學立場不可分割”;而王洪濤、王海珠(2018:77)則認為藍詩玲重視譯文可讀性的原因在于其“對權力場域、西方文學場域的深刻認識”所塑成的“遵從西方詩學觀、關照普通英語讀者閱讀習慣和審美情趣的譯者慣習”。對此,筆者表示認同,并嘗試使用“流暢美學”這一術語將其進一步加以概括。囿于篇幅和研究維度局限,對藍詩玲“流暢美學”翻譯理念的體現(xiàn)與歸因,將專文詳述。

      4.結語

      本文以自建語料庫為輔助,由形式參數(shù)入手,進而探析內容層面,對藍詩玲譯作可讀性展開了“由表及里”的考察,并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討論與歸因。值得說明的是,此種考察方式,并未止步于形式層面,而是通過形式參數(shù)洞見句子長短、段落篇幅、詞匯復雜程度,以及通過鎖定那些“反常的”、偏離度較高的句段,幫助研究者探析譯者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會對原文句段作某些特殊處理(例如信息是否有所增減,以及增減的方式類型、增減的內容等),進而探究譯者苦心經(jīng)營的文學效果。此外,可讀性考察還有助于厘清似是而非的觀點:例如詞長越長,閱讀難度越大;注釋越多,難度越?。欢温湓介L,閱讀難度越大等。正如上文所述,本文正是采取“由表及里”的方式,嘗試從形式參數(shù)拓展到內容乃至文學性層面,力求豐富語料庫譯者風格研究的內涵。

      注釋:

      1 藍詩玲(Julia Lovell)是英國著名新生代漢學家、翻譯家、專欄作家,現(xiàn)為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教授;以翻譯家身份向英美國家譯介魯迅、張愛玲、韓少功、閻連科、朱文、薛欣然等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文學作品多部(獨譯6部;合譯2部),廣受海外讀者好評;代表譯著《魯迅小說全集》和《色戒》被國際著名“企鵝經(jīng)典文庫”收錄,前者被譽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企鵝經(jīng)典”(Wasserstrom 2009);受企鵝出版社委托重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即將付梓。

      2不少國內學者(如李德鳳、賀文照、侯林平2018;王洪濤、王海珠2018;李建利、易春芳2017;盧巧丹 2016;覃江華2010)將薛欣然的《天葬》(Sky Burial:An Epic Love Story of Tibet)和《見證中國》(China Witness)也歸為藍詩玲譯作。本文以藍詩玲所供職的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官網(wǎng)提供的最新譯作列表為準,參見:http://www.bbk.ac.uk/history/our-staff/academic-staff/professor-julia-lovell,更新時間為2019年4月29日。

      36藍詩玲譯著《達馬的語氣》(The Matchmaker,The Apprentice and the Football Fan)中,《吃了一個蒼蠅》和《罪魁禍首是馬拉多納》兩篇小說,受客觀條件所限,研究者始終無法獲得原文資源(一說是此兩部作品原文均直接由作者朱文本人提供給譯者藍詩玲),故未列入該雙語平行語料庫。

      4為體現(xiàn)語料選擇的客觀性,筆者原則上采取隨機抽取作品的方式,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人民服務》篇幅較長,故選取部分章節(jié);《色戒》篇幅較短,故選取全文;《馬橋詞典》結構特殊(由若干詞條構成),故選取部分詞條;《魯迅小說全集》包括《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三個子集,故從每個子集中分別抽取1-2部作品。

      5 由于英文統(tǒng)計默認不把標點符號統(tǒng)計在內,中文統(tǒng)計也參照此標準,未把標點符號統(tǒng)計在內。

      7由于三個譯本所收錄的魯迅作品篇目并不相同,因此本研究選取三個譯本“交集”(即三個譯本中共同收錄的小說)。

      猜你喜歡
      譯著譯作可讀性
      例說文言文中常見副詞的意義和用法
      what用法大搜索
      曹誰譯著《透明的時間》獲俄羅斯金騎士獎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8
      王古魯譯著《中國近世戲曲史》修訂補充手稿輯錄
      中華戲曲(2018年1期)2018-08-27 10:03:52
      對增強吸引力可讀性引導力的幾點思考
      新聞傳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3
      淺談對提高黨報可讀性的幾點看法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晚清科技譯著《測候叢談》社會背景研究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48
      科學譯著《測候叢談》的名詞術語翻譯和傳播
      在增強地方時政新聞可讀性上用足心思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34
      Chinese Television Fan
      宜丰县| 吉安县| 万山特区| 景泰县| 东光县| 金堂县| 洛隆县| 喀喇沁旗| 泸溪县| 含山县| 长治市| 繁峙县| 峨边| 依兰县| 浦县| 长治县| 安康市| 城市| 鹤岗市| 九寨沟县| 内江市| 铁岭市| 临洮县| 内江市| 潼关县| 公安县| 庐江县| 东宁县| 巴彦县| 锦州市| 德清县| 西青区| 息烽县| 高安市| 商丘市| 济阳县| 宾川县| 平陆县| 新绛县| 屏边|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