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完善探析
      ——以內蒙古地區(qū)為例

      2020-01-17 05:39:44陳彥艷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蒙漢法庭法學

      陳彥艷

      (內蒙古財經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曾經說過:“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苯涷灥墨@得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而法律職業(yè)之所以成為需要深厚法律素養(yǎng)、純熟法律實踐技能和高尚的法律職業(yè)道德的專門化工作,主要源于法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法治建設的發(fā)展,對法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根據(jù)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若干意見》,法學教育對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應當分級進行,即國際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基層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和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yōu)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睆奈覈▽W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大多數(shù)高校都致力于實踐型和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這就決定了法學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地位。

      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基層雙語司法工作人員嚴重缺乏,這就為民族地區(qū)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確立明確了方向。鑒于司法工作的性質及要求,雙語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應當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實務技能的提高。由此,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以下簡稱雙語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凸顯。內蒙古自治區(qū)為蒙古族聚居區(qū),我國的蒙漢雙語法學教育也主要集中于此。本文即以內蒙古地區(qū)法學教育為視角,探討雙語實踐教學的發(fā)展與完善。

      一、內蒙古地區(qū)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內蒙古地區(qū)的蒙古族人數(shù)為400多萬,約占內蒙古地區(qū)總人口的17%,分布在101個市、縣、區(qū)。大雜居,小聚居的生活狀況決定了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均需要兼通蒙漢雙語的人才,司法領域關涉當事人的基本權利,對蒙漢雙語法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目前,在內蒙古地區(qū),共有12所高校設置了法學專業(yè),其中部分學校進行了蒙漢雙語教育的嘗試和實踐。

      內蒙古大學作為我國首個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建立的綜合性大學,在為內蒙古地區(qū)培養(yǎng)法律人才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內蒙古大學是內蒙古地區(qū)最早設立法學專業(yè)的高校,自1982年開始招收法學本科學生。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1982年后的近6年間,作為內蒙古地區(qū)最高學府的內蒙古大學在法學教育中并未問津蒙漢雙語教育。1988年,為了培養(yǎng)蒙漢雙語法律人才,內蒙古大學選取了蒙古學學院二年級的一個班級,將其轉入法學院進行法學專業(yè)的學習,開始了對雙語法學教育的嘗試。1990年,內蒙古大學開始招收蒙漢雙語法學本科學生,至此,內蒙古地區(qū)蒙漢雙語法學本科教育正式開啟。自2000年起,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呼倫貝爾學院等高校陸續(xù)開始招收法律事務和法學專業(yè)蒙漢雙語學生。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近30年間,已培養(yǎng)蒙漢雙語法律人才6000余人,為內蒙古地區(qū)法治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各高校在最初的雙語教學中主要進行的是理論教學,實踐課程設置的較少。據(jù)了解,法律文書是較早開設的唯一的實踐課程,雖然有模擬法庭、庭審觀摩、社區(qū)或者校園普法等實踐活動進行補充,但由于實踐活動屬于第二課堂,通常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貫性,鍛煉效果差強人意。隨著國家對法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分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促進了實踐教學的發(fā)展,雙語實踐教學才隨著法學實踐教學的進步而逐漸豐富,大多數(shù)學校將模擬法庭設置為實踐課程,有些學校更是進一步擴展了其教學內容,將英美法系國家的庭審模擬納入其中。此外,部分學校還增設了法律診所、程序法實訓、法律職業(yè)實訓講座等課程,第二課堂的專業(yè)實踐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

      二、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兩次提出建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國家倡議持續(xù)推進,改革開放的新格局已然形成,給沿邊國家和地區(qū)帶來了合作與發(fā)展的新契機。內蒙古地區(qū)作為毗鄰蒙古國的主要地區(qū),需要為中蒙兩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和國際文化交流提供法律保障的職責。①因此,對兼通蒙漢雙語,甚至是蒙、漢、英三語的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就內蒙古自身而言,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發(fā)展與蒙古國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也給自治區(qū)的發(fā)展提供了新平臺,借助這一平臺施展拳腳也需要大量的應用型蒙漢雙語人才提供法律服務與保障。

      (二)滿足蒙漢雙語司法的現(xiàn)實需求

      雙語司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進行司法及其相關活動的制度。顧名思義,蒙漢雙語司法即指使用蒙古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司法活動的制度。內蒙古地區(qū)法院受理的蒙古族公民參與訴訟的案件數(shù)量逐年增加,而目前的蒙漢雙語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法律專業(yè)人員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據(jù)《內蒙古日報》2015年5月15日報道:“內蒙古自治區(qū)共有104個基層法院,350個人民法庭。根據(jù)自治區(qū)高院的統(tǒng)計和分析,目前內蒙古各級法院受理的少數(shù)民族訴訟案件超過30%。而全區(qū)人民法庭能夠同時使用蒙漢兩種語言文字的法官僅有119名,占基層法院法官人數(shù)的10.62%?!雹诜ü佟z察官員額制推行后,入額人數(shù)為雙語法官、檢察官都預留了一定份額,這使得案件數(shù)量與雙語司法人員之間不斷增大的張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矛盾卻依然存在。

      從事蒙漢雙語司法活動的人員要求能夠靈活準確地使用蒙古語和漢語進行交流,并能夠運用蒙古語和漢語制作法律文書。在蒙漢雙語司法中,雙語法官具有雙重角色身份,在作為案件的審理法官的同時也可充以當翻譯人員,提高了訴訟效率,助力了審判的順利進行。但從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基層司法來看,很多雙語法官具有較強的口語交流能力,但運用蒙古語審判和制作文書的能力尚有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判質量??梢?,為了滿足司法實踐的需求,法學教育中如何提高蒙漢雙語法律人才的實踐技能是關鍵。

      (三)助力蒙古族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與就業(yè)選擇

      各高校中招收的蒙漢雙語法學本科學生在漢語的使用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由于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蒙漢雙語的交叉使用和學習,導致了對蒙古語的理解與運用尤其是書寫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教學中,單純地使用漢語或者蒙古語都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專業(yè)知識,甚至無法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漢語教學為主的模式中,附以蒙古語解釋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詞匯,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在蒙古語教學為主的模式中,使用漢語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專業(yè)語境的熟悉,增強漢語的運用能力,提高蒙漢雙語學生在就業(yè)中的競爭力。

      三、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在法學教育界的重視和實務界的推動下,法學實踐教學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是伴隨著法學教育的產生而產生的,雖然得到了法學教育界和很多高校的普遍重視,但卻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雙語實踐教學作為法學實踐教學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存在著法學實踐教學的普遍問題,同時由于蒙漢雙語法學教育的特殊性,也自然產生了一些較為特殊的問題。

      (一)特殊問題

      1.雙語實踐教學師資力量匱乏

      雖然近幾年教育教學中一直強調改革課堂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監(jiān)督者,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職責。蒙漢雙語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更為重要,要求更高。但是從調研資料來看,內蒙古各高校的法學專業(yè)蒙漢雙語的師資力量是比較薄弱的。在各高校中,內蒙古財經大學的法學雙語教師在數(shù)量和學歷上較為突出,法學院共有專任教師60人,蒙漢雙語教師有10人,占教師總人數(shù)的16.7%,其中有5人具有博士學位,法學專業(yè)每年招收一個蒙族班,約50人,在校蒙族學生約200人,從師生比來看雙語教師明顯不足。其他高校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也非常有限,個別學校能夠進行雙語授課的教師只有1-2人??梢姡蓾h雙語學生的大部分課程都由漢族老師講授,而且即使是雙語教師,也大多使用漢語授課,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嚴重阻礙了教與學之間的良性互動。雙語學生大多在中小學使用蒙古語和漢語交叉學習,上大學后突然采用全漢語方式,學習的又是比較晦澀難懂的法學專業(yè)知識,難度可想而知。由于很多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此以往不能理解的知識越來越多,慢慢地會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佳,成績較低。

      從專業(yè)知識背景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對蒙漢雙語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雙語教師不僅必須做到在漢語和蒙語之間的熟練切換,而且應當能夠使用蒙語準確地解釋法律專業(yè)術語,幫助學生的理解與學習。若想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對相關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但是據(jù)了解,內蒙古各高校的“雙語”教師大都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地培訓,只是靠經驗開展教學,效果當然不盡如人意?!半p語”教師不能準確翻譯專業(yè)知識,不能跟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影響了蒙漢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

      據(jù)了解,內蒙古地區(qū)大多數(shù)高校都沒有配備專門的蒙漢雙語實踐教學教師,實踐教學全部采用漢語教學,不利于學生運用蒙古語進行司法實踐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模擬法庭中全部使用漢語進行,不僅無法提高學生運用蒙古語進行訴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也無法鍛煉學生的蒙古語書面表達能力。

      2.雙語實踐教學專業(yè)教材嚴重不足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以及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相關資料。當然,教材并不是教師授課中使用的唯一參考資料,但卻是學生拓展學習的關鍵。自1988年各高校陸續(xù)開展蒙漢雙語教學以來,蒙古文教材的編撰并不多見,1992年由李昌麒主編的《經濟法學》應該是比較早的蒙古文法學教材。之后,以內蒙古大學芒來夫和宗那生教授為代表的幾位蒙漢雙語教師先后編寫了《法學概論》《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憲法學導論》等一系列蒙古文法學教材。2016年之后,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的多位教師組織編寫了部分蒙古文教材,主要有《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學》《刑法學》《公司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等。

      可見,法學專業(yè)的蒙古族教師一直在編寫蒙古文教材方面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但是這些已經編寫的教材同蓬勃發(fā)展的法學教材市場相比,確實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調研資料顯示,上述教材的使用率都不高,甚至很多高校從未使用過蒙古文教材。從已經編寫并出版的教材來看,并沒有實踐教學方面的教材,如模擬法庭、法律論辯、法律診所、法律文書、仲裁實務等等。教材的缺乏顯然不利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訓練。

      (二)普遍問題

      應教育部的要求,大部分有法學專業(yè)的高校在法學教育中都設置了實踐課程,但是實踐教學往往被定位為在“理論知識”學習之后用于“驗證”“檢驗”知識的環(huán)節(jié),被安排在課堂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的末端環(huán)節(jié);法律實驗課程也往往在趣味性上做文章;所“實踐”的內容,沒有真正深入到我國法治實踐的“真問題”中,缺乏對理論學習與學理反思的鮮活素材。③而且,很多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無異,不僅沿襲了理論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些高校甚至缺乏必要的教學環(huán)境和師資力量。

      從目前來看,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畢業(yè)實習等各類實踐課程或者實踐活動都存在形式化嚴重的問題。

      1.模擬法庭注重程序模擬

      在我國,模擬法庭教學模式是一個舶來品,其來源于美國法學院設置的moot court課程,我國將其譯為模擬法庭,是通過虛擬或真實的民事、刑事或者行政案例實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 行政訴訟規(guī)則、審判制度和法庭論辯的一種教學方法。模擬法庭最早是被作為法學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和專業(yè)介紹》中將模擬法庭作為“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列舉式規(guī)定:“主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于20周?!雹転榱顺掷m(xù)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綜合改革,國家在全國重點建設了500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改進實踐教學方法,推動實踐教學的不斷發(fā)展。一些重點大學的法學院紛紛建立了模擬法庭實驗室。

      模擬法庭引入我國之初,只是作為實踐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教學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目前,大多數(shù)法學院校已經將模擬法庭設置成獨立課程,不僅突出了模擬法庭的重要性,而且能夠使每一名學生深入參與其中,在模擬中實踐理論知識。但是在很多高校中,尤其是地方高校中模擬法庭教學只關注庭審程序的模擬,忽視了審前程序、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和法律文書的訓練,但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恰恰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審前程序可以使學生了解開庭公告、庭前會議、證據(jù)交換等相關程序問題以及訴訟策略的制定;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可以促使學生熟悉案件,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學生書寫模擬案件中所涉及的文書,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2.法律診所忽視實務能力培養(yǎng)

      診所式法律教育簡稱為法律診所,同樣起源于美國,源于醫(yī)學院診所教育的方式,醫(yī)學院的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臨床實驗,經過不斷的實踐掌握理論知識以及獲得治療疾病的經驗。這種方式被引入法學教育時法律診所即產生,其充分融合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將技能訓練帶回到法律教育中,讓學生在法學院學習理論的同時,進行律師事務與技能訓練。⑤為了滿足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的需要,進一步將改革向縱深發(fā)展,法律診所開始被引入我國。在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委員會的推動下,目前有200多所高校開設了法律診所課程。但由于診所課程對于經費支持、師資力量、學生素質以及案件來源等均有較高要求,開設該課程的院校課程進行情況存在很大區(qū)別,起步較早的學校獲得各方支持較多,實踐效果較好,但大多數(shù)院校卻因學校、學院、教師或者學生的原因舉步維艱。有的學校無奈停開,有的學校就只傳授教師的辦案經驗或者理論知識,而不能帶領學生辦理實際案件。

      內蒙古地區(qū)的高校中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院校開設了法律診所課程。據(jù)了解,在開設初始,開課院校均信心滿滿,教師投入較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時間、精力、財力等各方面壓力的不斷增加,現(xiàn)在的法律診所課堂已經背離了教學目標,基本上演變?yōu)槔碚摻虒W,很少進行實際案件的辦理。

      3.畢業(yè)實習形式化嚴重

      畢業(yè)實習是指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在完成全部課程的學習之后到實務部門參與一定實際工作,通過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實踐技能的教學形式。各個學校會根據(jù)各自的教學方案安排在第七學期或者第八學期進行畢業(yè)實習。但是很多學校因為學生人數(shù)眾多,集中實習管理不便等原因都采取了分散實習的方式,這就造成了對學生實習狀況缺乏監(jiān)督,導致畢業(yè)實習形式化嚴重,很多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律師事務所等部門開具實習證明,但實際卻并未參加實習。

      四、蒙漢雙語法學實踐教學的完善

      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處北部邊疆,鄰接俄羅斯和蒙古,在“一帶一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發(fā)展,對應用型和復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強。因此,法學教育更應該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法學專業(yè)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深度銜接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對雙語實踐教學應作如下完善:

      (一)加強蒙漢雙語教師培養(yǎng),提高雙語實踐教學質量

      蒙漢雙語教師并非就是蒙古族教師,除對教師的專業(yè)儲備有較高要求外,還應當具備較高的在蒙古語和漢語之間切換教學的能力。因此,學校應當組織對教師的蒙古語或者斯拉夫語的培訓,尤其是專業(yè)知識的蒙漢互譯。同時,鑒于專業(yè)實踐教學參與度較低的事實,學校應當鼓勵雙語教師積極參與實踐教學,必要時可以給予諸如增加課時量等物質激勵。

      (二)鼓勵蒙漢雙語教師編寫法學實踐教學教材

      實踐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實務技能為主要目標,以實際操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但所有的實際操作都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guī)律,而教材恰好能夠全面、具體、詳細地闡釋這些原則和規(guī)律,對學生實務操作的引領與指導作用毋庸置疑。目前,在現(xiàn)有的實踐教學教材中還沒有蒙文教材,學校乃至內蒙古自治區(qū)都應當鼓勵并創(chuàng)造條件編撰相關的蒙文教材,助力雙語實踐教學。

      (三)改革模擬法庭課程,加強過程教學和過程評價

      對于模擬法庭課程,針對上文所列問題,應采取針對性措施,努力彌補其缺陷,發(fā)揮其優(yōu)勢。

      1.制定模擬法庭的教學大綱,嚴格規(guī)范模擬法庭教學的內容及進度。大綱中應分別規(guī)定民事、刑事和行政等三種案件模擬庭審的要求、主要內容以及操作規(guī)程。

      2.加強審前程序的訓練。根據(jù)訴訟法的規(guī)定,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庭審材料。在正式開庭前,學生應當準備好相關訴訟文書,如原告方的起訴狀、被告方的答辯狀、公訴詞、辯護詞等,應要求小組成員每人都要書寫己方的訴訟文書。有些文書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時間內傳遞給對方,例如起訴狀和答辯狀副本的送達。

      (2)送達文書。起訴狀副本、答辯狀副本、開庭傳票的送達時間訴訟法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些準備工作在模擬法庭中也應當進行,最大程度上保證模擬審判活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模擬的案件確定后,原告組的學生應當在指定時間內向法官組的學生提交起訴狀,法官組的學生按照程序要求將起訴狀副本和舉證通知書送交被告方。對于如何送達以及送達的方式,指導教師可以指定,也可以由學生按照實際情況約定。

      (3)召開庭前會議。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案件開庭前,庭前會議成為法院進行審前準備的主要方式,審理前的主要任務均可以通過庭前會議來完成。模擬法庭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召開庭前會議,以保持程序的完整性。在庭前會議的諸項內容中,證據(jù)交換和歸納爭議焦點是庭前會議乃至整個審前準備階段的核心。通過庭前會議進行證據(jù)交換,歸納確認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和需要提交的證據(jù),使正式開庭審理能夠圍繞這些爭點對交換過的證據(jù)進行質證和辯論,以實現(xiàn)充實而集中的審理。

      3.增加卷宗裝訂訓練。在模擬庭審結束后,應要求審判組的學生尤其是書記員收集各方當事人資料裝訂成卷,卷宗的裝訂應當嚴格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進行,既留存了教學資料也對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進行了相應訓練。

      對于蒙漢雙語學生的模擬法庭訓練應當比漢授學生的要求更高,他們應當既參加蒙古語模擬法庭的訓練,也參加漢語模擬法庭的學習。前者,從庭前準備到審理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使用蒙古語進行,模擬庭審中所需要的文書都應當使用蒙古語書寫,訓練學生使用蒙古語進行訴訟的能力。后者,要求學生在整個訴訟中都要使用漢語進行表達和書寫,訓練學生使用漢語進行訴訟的技能。

      (四)充分發(fā)揮法律診所的實踐訓練作用,提高學生的實務技能

      應當說,法律診所是所有實踐課程中最重頭的一門課程,其更能夠夯實學生的法學基礎,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因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地區(qū)特殊性,少數(shù)民族當事人占有一定比重,通過法律診所對雙語學生咨詢與辦案等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就具有了明顯的必要性。

      1.學校與學院應當加大對法律診所課程的投入。如上文所述,法律診所的開展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僅僅靠教師的主動性和公益心無法維持與延續(xù)。學校和學院應當撥付專項經費,并給予教師較高工作量,這樣才能鼓勵更多有實務經驗的教師參與其中。

      2.努力拓寬法律診所案件來源的渠道。為了避免法律診所課堂的純理論化,教學中應當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地獲取更多的咨詢與援助案件。法律診所是利用互聯(lián)網最充分的一種實踐活動,除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案件以外,微信、微博以及電話咨詢也是案件的主要來源。目前,內蒙古地區(qū)的部分高校已經搭建了新媒體運營平臺,接受社會民眾的法律咨詢和援助申請,為學生的實踐訓練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

      3.應明確法律診所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1)訓練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職業(yè)思維和職業(yè)技能。具體措施有法律咨詢、法律文書寫作、會見當事人、出庭代理、個案法律研究以及調解。(2)通過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分析,以及問題解決方案的創(chuàng)設與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職業(yè)意識、嚴謹?shù)穆殬I(yè)精神、端正的職業(yè)態(tài)度、健康的職業(yè)心理和規(guī)范的職業(yè)道德。

      4.確立法律診所的教學方式。法律診所的核心工作方式是指導學生辦理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案件,與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講授、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相比,具有獨特的方法與操作模式。法律診所課程以學生操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指導教師在實務操作的方法與路徑上為學生提供建議,其他事項,如案件討論、工作進度安排等由學生自主決定,但在重大問題上,如可能危及當事人利益,指導教師應當進行干預。法律診所的課堂貫穿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必須以計劃制定、執(zhí)行和評估為主線,單純的課堂講授很少采用。

      (五)加強畢業(yè)實習監(jiān)督,促進學生實務能力提高

      為了避免畢業(yè)實習的形式化,應當盡量實行集中實習,在全部學生集中實習難度較大的學校,可以采取部分學生集中實習的形式。同時,對于集中實習的學生實行集中管理,強化監(jiān)督與考核;對于自主實習的學生,指導教師應當加強與實習單位的聯(lián)系,切實掌握學生的實習狀況,必要時可增加實習答辯,以達到最佳的監(jiān)督效果。

      猜你喜歡
      蒙漢法庭法學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辯護詞
      上法庭必須戴假發(fā)?
      《內蒙古藝術》(蒙漢刊)首屆作者培訓班掠影
      內蒙古藝術(2018年4期)2019-01-18 02:56:36
      簡論蒙漢蛇文化比較研究
      淺析關于蒙漢章回小說的結構
      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區(qū)的草廠糾紛與蒙漢關系
      法庭爭孫究竟為哪般?
      公民與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15
      法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9
      台中市| 邵阳县| 日照市| 怀集县| 兴安县| 德江县| 佳木斯市| 同心县| 乌苏市| 礼泉县| 石景山区| 许昌市| 奎屯市| 阿瓦提县| 武邑县| 柳林县| 苏州市| 平果县| 咸阳市| 隆子县| 攀枝花市| 崇左市| 巩义市| 响水县| 洪洞县| 井陉县| 仁布县| 醴陵市| 潜山县| 三河市| 习水县| 定陶县| 庐江县| 江华| 内乡县| 香河县| 若羌县| 淮滨县| 喀喇| 从江县|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