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梅
摘要:新課改強調并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而實踐這一理念最常見的形式是小組教學,因為小組教學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充分的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深度探究。因此,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與時俱進,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推動小組活動在語文教學中的全面實施,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小組活動;小學語文;教學
當今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與指導,是符合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有效地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改革與轉變。為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科學劃分小組成員、積極引導學生探究、構建課堂評價體系、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四個維度,分析了基于小組合作的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方法及具體實施策略。
一、科學劃分小組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要實現(xiàn)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必須以科學的小組為前提和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充分了解班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情況,并根據(jù)教學要求,合理安排學生的分組,科學劃分小組成員,確保每組4-6人,包括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差生。最終,教師要選出各組的組長,由組長確定各組成員的具體職責,進行分工,讓各組有機會展示自己,從而調動學生的合作熱情,保證合作教學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講授“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時候,許多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時,忽略了對成員的劃分,事實上,合理地劃分小組成員是保證合作學習效果的基本保證,因此,筆者在分組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科學的劃分。例如,在分組之前,筆者首先對班級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每一組學生進行分組,使每一組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平衡,這對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大影響。通過科學地劃分小組成員,保證了合作式教學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探究
團隊協(xié)作教學的關鍵在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共同學習、思考和探究,這一切都依賴于所承擔的探究任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科學引導教學中的學生,結合語文學科要求和課程重難點內容,設置探究任務,使任務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并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將任務布置給學生,以直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欲望,促使學生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主動分組開展充分的討論、交流、互動與交流,以達到思維的拓展,從而加深對任務的認識和對知識的理解,有效實現(xiàn)合作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比如在講授“蝙蝠與雷達”時,這部分課文其實就是一篇科普文章,這對現(xiàn)階段的學生有很大的學習興趣,上課結束后,筆者先帶領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接著,筆者從課文中提煉出部分內容,并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走進各組,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針對學生的問題,筆者會做一些改進,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
三、開展課外閱讀
不管是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是語文閱讀,都應是一個寬泛的過程,不應局限在教科書中,否則就會造成學生思維、認知上的局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拓展閱讀教學的范圍,擴大課外閱讀,向學生推薦各種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并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分享和交流閱讀所積累的材料和經驗,促使學生的閱讀從狹小的范圍向下延伸,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如筆者每周為學生開展一次課外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活動能有效地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這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結束后,筆者會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等拿到書后,筆者會要求學生愛護書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筆者會要求學生摘抄精彩的內容,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通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四、構建課堂評價體系
盡管小組合作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和成長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如果缺乏評價體系的影響,將會大大降低合作教學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對課堂評價制度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根據(jù)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成果,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評價角度和評價標準,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使學生從中得到鼓勵和激勵,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也能直接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使每一個團隊成員都能增強信心,獲得發(fā)展和成長。
比如,在教“爬山虎的腳”時,筆者會觀察每一組的討論情況,并根據(jù)各組的表現(xiàn)評出優(yōu)秀組,這樣就使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提高小組討論的積極性。此外,筆者還針對小組內部開展評價,對小組討論過程中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在小組內部形成競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構建課堂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認識當前教育教學發(fā)展變化的形勢,樹立科學的觀念和先進的理念,主動地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相結合,進行思考、探索,進而通過科學地劃分小組成員,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建立課堂評價體系等策略,構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改革和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結構體系,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也使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逐步走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立軍.研究小學語文課堂貫徹“生本”理念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60.
[2]張雪紅.小學語文課堂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