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剪紙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當前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廣大教師不妨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即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拓展教學時空,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將美術課中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進行短期或中期的單元化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關鍵詞:剪紙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4-016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57
在教學實施中,廣大教師可對剪紙教學“主題剪紙課”進行一種“確定主題—分析特點—設計剪稿—剪刻裝裱”的剪紙教學模式的嘗試,通過一學期的剪紙教學實踐,運用以下的剪紙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動手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時,要深入化和興趣化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通過對剪紙的簡單介紹和欣賞范作材料,為學生對民間剪紙的了解認識起到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在剛入門時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由于小學生正處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強的一個啟蒙階段,倘若能緊緊地抓住他們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開發(fā)學生在剪紙藝術方面的潛力,才能為他們以后興趣愛好的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在這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近距離地感受和創(chuàng)造中國民族剪紙傳統(tǒng)文化,進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無疑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從一些剪紙書籍、電腦網絡上自行收集全國各地有關剪紙名師、大家的一些作品,讓學生細細觀看,力求在教學中做到欣賞與觀察、討論與研究相結合,從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索。每當學生看到一幅幅名家名師的剪紙作品時,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作者的心靈手巧。他們也會在比較欣賞中體會祖國各地、藝術大家剪紙的不同風格,感受剪紙的藝術之美,同時在欣賞中,也讓學生初步了解了中國剪紙藝術的博大精深。
二、在動手操作能力的練習中,要使學生逐步體現熟練化和精細化
在剛開始一段時間的剪紙學習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注意剪刻作品時對于事物的紋樣及外形認真分析,研究確定選用更好的剪刻方法,小手靈活自如,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剪出線條的流暢,并為紋樣增添美觀。在學生作業(yè)時,教師要及時指導點撥在剪刻技法上有欠缺的學生。
另外,在作品展示時,教師可特意點出線條的剪刻技能,強調學生注意與提高剪刻線條的能力。有了這種化整為零的單元式集中學習,學生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繼續(xù)運用剪刀進行創(chuàng)作,因為連續(xù)的操作以后,學生使用剪刀就越來越熟練,學生使用剪刀的技巧也更加精巧了,這樣一來,肯定是熟能生巧,學生的剪刻水平肯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之逐步習慣化與合理化
以前在教學剪紙課時,學生都是在教師指導下按學習步驟一步一步地完成作品的,之后因課時安排受限,學生不再去鞏固,而是轉入新的學習任務中,而現在的單元化集中學習,每節(jié)課都是承上啟下,銜接著舊的學習內容?!皽毓识隆?,在回憶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對學生舉一反三,對同類新知作品進行類推、感悟、分析、綜合、熟練運用創(chuàng)作的步驟—確定主題、分析特征、修改剪刻、裝裱展示,迅速完成作品制作。
四、豐富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動手契機,使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進一步提高
通過剪紙對學生進行動手動腦訓練,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上的教學,而應努力把課內活動延伸到課外,組織具有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課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的契機。學生用剪紙裝飾美化校園環(huán)境,學生通過印圖樣、剪刻剪紙、裝裱剪紙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學會怎樣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學以致用,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到了更多的剪紙制作技能,還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學生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掌握了一些剪紙的基本技能技巧。剪紙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產生。
運用以上的教學方法,教師便可發(fā)現,學生在做剪紙作業(yè)時更加愛思考了,平時也愛觀察了,學生之間也愛討論了,學習時也更加專心了,剪刻時手指也變得靈活了,課堂上也更加安靜了。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表現力也更加豐富了。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運用單元化教學,可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鑒賞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海英.剪紙課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J].文教資料,2017(21).
[2]康莉莉.剪紙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3]李紹霞.以剪紙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
[4]李紹霞.以剪紙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駱萍(197812—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