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炳霞
【摘要】教師的威信是指教師通過自身形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日益形成的使學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種感召力。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一旦形成,將會對他的教育教學效果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對于在學生中威信好的教師來說,學生往往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榜樣,會崇拜他們,對他們的課,總會積極、主動、認真地學習。
【關鍵詞】職業(yè);責任;教育智慧
一、要重視自身素質提高,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一)重視師德修養(yǎng)的提高
教師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等,特別是小學教師的工作又是極其繁瑣的,低年級的孩子除了教學,在生活上不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還需要你事無巨細的關心,手把手的教導。從文明禮貌到交通安全,直到服裝整潔都需要細致入微的指導。一個人長時間投入在這樣瑣碎、重復的工作中,意志不免會有所消磨,而學校里還有各種活動,公開課、評比、檢查,教師必然會感覺到壓力重重,而外面的世界卻很精彩。
(二)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
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來擴充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積累豐富的學識。要隨時“添水”、“換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為“陳年老水”,而是應該及時對自己的一桶水更換更有營養(yǎng)價值的“優(yōu)質礦泉水”或“自來水”。要對于自己的專業(yè)有特長或絕招,讓學生嘆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越來越廣泛的知識需求,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生對你的崇拜就會油然而生。這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
(三)關愛特殊學生,從心出發(fā)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關愛學生,不是口頭,也不只是事無巨細的教導,還應從心出發(fā),用心貼著心,才能溫暖。當你向孩子們交出你的心時,孩子肯定會回報給你更炙熱、純凈的心。這時,教師職業(yè)特有的快樂,已不是能用言語來形容。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生活在一個充滿物欲和復雜人際的紅塵俗世里的教師,他的靈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靈魂呢?教師也是凡人,在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顆純凈的心,一個潔凈的靈魂,需要自身通過不斷的自省和學習。只有不斷地完善、提高自我修養(yǎng),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的領路人。
(四)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技能
新教師平日要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研究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學中能突出重點,講透難點,澄清疑點,教法靈活,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點出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語文學科而言,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認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過于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將使學生在高昂和愉悅的情緒中隨問而思,隨引而發(fā),時而凝神諦聽,時而馳思遐想,從而收到可喜的教學效果。
(五)擁有課堂應變能力,巧妙處理突發(fā)事件
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xiàn)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變應變,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有一天,你上課的時候,學生突然向你提出了一個你也不知道怎么解答的問題,你準備怎么辦?可能在座的各位老師都有自己不同的回答。如果一時還沒想好,是不是可以這樣說:“這位同學提的問題很好,說明你認真思考了,在座的其他同學誰有自己的看法?老師對這個問題也了解的不多,這道題我記下了,回去再仔細想想,下節(jié)課給你答復。”然后,下課后一定要記得去尋找答案或者請教有經(jīng)驗的老師,下節(jié)課一定要記得回答學生的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不懂裝懂,欺騙學生。
(六)加強情感溝通,和學生平等交往
課堂進程中,教師一味的嚴詞訓斥是不足取的,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形成對立情緒,可采取“寬容、轉換、停頓、幽默、誘導、暗示”等等的策略來面對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在專斷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沉悶,學生精神抑郁,學習很被動。只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有課堂上師生的積極行為,才能有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才能有真正意義上課堂管理,才能建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才能樹立教師良好的威信。
二、新教師工作中應該注意的10個細節(jié)
從細節(jié)處愛學生,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境界,是人品、人格、師德修煉到自然王國的境界。從細節(jié)處愛學生,我們也能從這些細節(jié)中贏得學生對我們的愛。
(一)見面主動與學生打招呼或者熱情回應學生的問好。教師可以趁此機會與學生聊幾句家常,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二)不拖堂,不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yè)。給學生充分的休息時間。
(三)不要用敲打講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內的喧鬧聲或提醒學生集中精神。因為硬邦邦的敲打聲冷酷、刺耳,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
(四)不要因一點小事就生氣地離開教室。您的離開會令個別學生幸災樂禍,卻使大部分學生感到委屈。您的責任是教育學生,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而不是丟下學生不管。
(五)不要把不良情緒帶到課堂,更不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順心而把怨氣遷怒到學生身上。學生不是您的出氣筒,而是需要您關心、愛護的對象。
(六)不要在批評學生時翻舊賬。成長中的學生犯錯誤在所難免,如果您的“賬本”上老是記著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并且時不時地翻出來,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從而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七)不要在學生犯錯誤時動不動就通知家長。一旦將學生所犯的錯誤告知家長,學生的心理底線往往就被沖破了。一般來說,通知家長的頻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八)在上課鈴聲敲響之前,您務必精神飽滿、信心十足地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下課玲聲敲響之后,請不要急著離開教室,也許有學生需要幫助,請耐心等候接班老師到來。
(九)注意儀表形象。只有儀表端莊,衣著整潔,舉止大方,才能引起學生的尊重和好感。教師絕不能奇裝異服、舉止輕浮、儀容不整。您的儀容和言行舉止?jié)撘颇赜绊懼鴮W生,所以我們提議:美育,從教師的儀容開始;德育,從教師的言行開始。
(十)教師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學生的楷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不僅是有豐富知識的人,更是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典范。如果一個教師的言行舉止與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形象”不相符,他在學生中的威信就會大大降低。
總之,教師只有善于應用自己的智慧、品格、真誠的愛生情感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以自己的榜樣和人格魅力去教育、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才會真正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真正的威信,從而出色地完成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