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錫榮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及毀滅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互動談話、品詞析句、讀文想象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搜集圓明園的資料。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視頻)
1.播放圓明園被毀滅的視頻
2.問:知道視頻中被燒毀的地方是哪里?(圓明園)
3.出示法國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評價,引入課題,(板書課題)同時指導“毀”的寫法。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
1.出示“不可估量”這個詞,讓學生解釋意思。
問: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那么,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
2.指導讀書:先默讀再自讀(讀時要做記號)
教師指導讀書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要學會做記號。
(二)研讀課文
1.多種方式讀書體會對英法聯軍的“恨”
⑴讀了兩遍課文,現在我發(fā)現每位同學臉上的表情與剛才(上課前)完全不一樣了,咱們把讀了這篇課文的感情統(tǒng)統(tǒng)寫在每位同學的臉上?,F在我問大家,你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恨”)
⑵同學們,你讀到課文哪一段最恨?(第五段)
⑶指名兩名學生讀第五自然段,要注意讀出“恨”的感覺
⑷指導學生抓重點詞體會對英法聯軍的恨。
出示重點詞:凡是 ? 統(tǒng)統(tǒng) ? ?任意
掠走、搬運、毀壞、放火
(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強調:價值連城的國寶統(tǒng)統(tǒng)掠走,這個“掠”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臉,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
⑸指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五段,再次體會“恨”
(同學們,任意破壞的是無價之寶呀!最可恨,他們企圖放火燒毀罪證,罪行是活的東西,銷毀了嗎?同學們再看書,這是帝國主義的嘴臉,一齊把最后一段讀一讀。)
2.指導學生體會對圓明園的“愛”
⑴請告訴我,為什么英法聯軍毀了一座圓明園,就激起我們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因為曾經的圓明園輝煌無比)
⑵指導學生默讀讀課文2、3、4自然段,用一句話說一說這句段講了圓明園的什么特點?(因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⑶展示復原后的圓明園圖片,讓學感受圓明園曾經的輝煌。
⑷圓明園這么美,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此時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凸顯情感主線——對圓明園的“愛”)
⑸指導學生分組讀:
①同學們,如果圓明園現在還完好地保存著,你會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去讀2、3段?(學生讀2、3段)
②師:真好??上A明園被英法聯軍毀滅了,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書拿起來,再次讀這5段,把我們的恨、怒讀出來。
③師:我發(fā)現每位同學的表情都在告訴我,你們心中燃燒著恨。如果圓明園的文物還完好無損地放在那兒,我們應該以怎么樣的心情讀第4自然段?(學生讀第4段)
④師:如果它完好無損地保存著,我們每個中國人現在看了該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聯軍掠走了,搬走了,毀掉了。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60年月10月6日,這是中華人民的國恥(再次讀第5段)
(三)情感升華
1.師: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個損失嗎?我們如此一個泱泱大國,卻被英法聯軍如此欺負,為什么?(學生體會落后就要挨打)
2.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怎樣去做?(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3.師:看了課文的插圖,那樣好的皇家園林變成殘垣斷壁,你難道不想說什么嗎?(學生自由寫作,師來回指導)
4.指導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話,其他同學點評。
(四)總結全文
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可是我們思考的腳步不能停止。今天的學習只是給同學們打開了一扇小小的門,希望大家從這扇門出發(fā),懷著更多的思考走向未來的人生。
(五)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后鏈接,體會在情感上和《圓明園的毀滅》有什么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