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2.通過實驗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猜測未知的知識。
2.體會用“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規(guī)律的思路,學習用圖像研究物理問題。
3.經(jīng)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的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歸納實驗結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夠掌握把一個多因素的問題轉變?yōu)槎鄠€單因素問題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2.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shù)目茖W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實驗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教學難點:學會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知道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池組、開關、導線若干、電流表、定值電阻、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實驗探究式學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知道電壓是產(chǎn)生電流的原因,還知道電阻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那么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呢?
二、推進新課
進行科學研究
1.提出問題: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的電壓有什么關系?
2.猜想假設: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的電流就越大;猜想電流可能與電壓成正比。
3.設計實驗:猜想的正確與否需要通過實驗來證實。
提出問題:
(1)如何控制電阻不變?
(2)如何得知電流的變化情況?
(3)如何改變電壓,并觀察到變化的情況?
通過學生對這三個問題的討論,明確實驗需要那些基本的元件,設計實驗電路。
提示:
電壓的改變有兩種方法:一是改變電池的個數(shù),二是使用滑動變阻器進行調(diào)節(jié)。討論后,展示實驗設計方案。
實驗方案1:采用左上圖所示的電路進行研究,用電壓表測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定值電阻中的電流。依次添加干電池,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實驗方案2:采用右上圖所示的電路進行研究,用電壓表測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定值電阻中的電流。通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是電壓表示數(shù)成倍變化,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4.進行實驗
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的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阻值最大端。
(2)電流表和電壓表使用方法要正確,采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3)改變電壓時,最好使電壓成倍的變化。
(4)及時記錄數(shù)據(jù)。
5.分析和論證
提出問題:
(1)電流與電壓這兩個物理量,哪個量隨著哪個量變化?
(2)分析表一和表二,可得出什么結論?
(3)這個結論是建立在控制哪個物理量不變的基礎上得出的?
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看看在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分析數(shù)據(jù)時也可采用圖像法,用圖像的方法有時更直觀地看出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
6.結論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7.評估、交流
(1)你采用的實驗方案,能方便的調(diào)節(jié)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嗎?
(2)你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都嚴格符合我們的結論嗎?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
(3)實驗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都有哪些?
三、即學即練
1.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滑動變阻器與電阻的連接關系和所起的作用分別是( ? ?)
A.串聯(lián),改變導體兩端電壓
B.串聯(lián),改變導體電阻
C.并聯(lián),改變導體兩端電壓
D.并聯(lián),改變導體電阻
課堂小結:
1.知識與技能方面:實驗方法與探究結論。
2.學生合作與技能方面。
布置作業(yè):
學習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