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高三語文復習質量進行了一番探索,最終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這一思維發(fā)散性工具可發(fā)揮出重要作用,能有效幫助學生做好語文知識的復習工作,下面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針對思維導圖輔助下的高中語文有效復習談談自己的探索與體會。
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看來,語文復習就是把之前學過的課文再回顧一遍,記記里面的詞匯,背背其中重要的句子或者段落,這實質上是對語文復習的一種片面認識。語文高考試卷對學生考查的內容極多,以上所說僅僅只是較為淺顯的幾個方面,尚存在其他眾多瑣粹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復習中進行有效的鞏固與記憶。為此,高中學生有必要且必須由內心深處知道高中語文復習具體都包含什么內容,明確之后,他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復習。而思維導圖的恰當運用在幫助高中學生搭建語文復習框架方面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
對此,我在高中語文復習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學生反響良好。首先,我們寫下了“高中語文”,并以其作為整個思維導圖的核心關鍵詞,隨后,又一一寫下了“基礎知識”“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并以其作為整個思維導圖的第一層級關鍵詞;接下來,便引導學生認真回憶將第一層級關鍵詞的三個部分進行細致的劃分,學生紛紛發(fā)言,參與熱情極為高漲。有的學生認為“基礎知識”可以劃分為“漢字”“詞語”“標點符號”“修辭”“語法”“語言表達”“文學文化常識”等內容,有的學生認為“現(xiàn)代文閱讀”可以劃分為“文體知識”“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釋”“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篩選”“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解釋”“內容的歸納、中心的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學作品語言、表達技巧和形象的鑒賞”“文學作品思想內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評價”等,有的學生認為,“古代詩文閱讀”可以劃分為“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篩選”“內容的歸納、中心的概括”“實詞、虛詞”“文言句式”“文章內容的理解”“古典詩詞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的鑒賞”等。對于學生歸納出來的這些小點,我一一寫到了思維導圖之中,其并列作為整個思維導圖的第二層級關鍵詞;以此為基礎,再一步步對第二層級的各個關鍵詞進行進一步的細致劃分。
借助思維導圖開展的這一番總結和歸納,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復習原來也包含著這么多內容,這不僅大大轉變了他們以往對語文復習不上心的態(tài)度,同時,也切實幫助他們搭建起了整個語文復習的框架與體系,使得他們能在以后的復習中做到有據(jù)可依,通過觀看思維導圖便能大概知道要復習什么??梢哉f,思維導圖的運用為學生做好語文復習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高考是一場考試,既然是考試,其就存在一定的應試技巧。為此,要想切實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考場時間內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教師應當在高三這一特殊的階段給予學生相關解題技巧的指導。但若是死板記憶這些技巧,一來學生的被動性較強,不能主動投入到相關技巧的總結之中,二來也很容易混淆甚至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尷尬情況,為此,我們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教會學生靈活歸納、總結和記憶解題技巧的方式方法。這其中,思維導圖由于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清晰的層次性等特征,在達成上述教學目標時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
我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做好解題技巧的總結與記憶工作,效果頗豐。例如,詩歌分析題是語文高考試卷中的必考題型之一,但是,很多學生在這一題型上極容易丟分,他們也非常苦惱,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對這一類型的題目做出解答,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在黑板上為學生制作了一幅思維導圖,其核心關鍵詞為“詩歌解析”,各個分支結構上的關鍵詞為“時令/時節(jié)”“具體時間”“地點/區(qū)域”“蘊含的作者情感”,這一思維導圖非常簡單,但學生卻非常茫然,不太相信這一思維導圖真能幫助他們解答詩歌分析題。
于是我找了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根據(jù)上述思維導圖所呈現(xiàn)的關鍵詞對其進行分析:“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我獨自流落他鄉(xiāng),遙想遠處家鄉(xiāng)兄弟們登高插戴茱萸的情況,就少了我一個人,反映了詩人的懷鄉(xiāng)思人之情?!蓖ㄟ^列舉的例證,學生這才意識到看似簡單的思維導圖背后所呈現(xiàn)出的重要解題技巧。以此為模板,學生還可以嘗試總結歸納其他類型語文試題的解題技巧,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解題技巧總結中的運用價值得以充分彰顯,而這顯然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復習效率和質量。
在以往的復習活動中,學生僅僅是重復做大量的習題,做完之后對一下答案,預估大致的分數(shù),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這次復習與習題練習中自己犯了哪些錯誤,存在哪些不足,又該如何改進??梢哉f,學生的整個高中語文復習活動缺乏有效、及時、科學的評價。當學生不知道復習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往哪一方向努力時,試想,如此又何談確保他們獲得高質量的復習效果呢?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復習進行評價,以從中知經(jīng)驗、明發(fā)展。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各級關鍵詞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鏈接,同時,其還可以運用符號、圖形、文字、顏色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由此出發(fā),我們高中語文教師便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這一特點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復習評價。
像在“古代詩文閱讀”的相關復習中,一名學生以一種極為有趣且形象的方式對自己的復習活動進行了評價,其中“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篩選”“內容的歸納、中心的概括”這些都以關鍵詞的形式出現(xiàn),其后又有一個小紅旗的標志,代表這些內容是自己復習中已經(jīng)掌握的內容,“實詞、虛詞”這一部分掌握不夠扎實,需要多積累,并在實踐運用中加以掌握,因此,這部分內容之后有一個黃色小燈的標志,代表這些內容尚未掌握扎實,仍需在日后的復習活動中加以注意。就這樣,通過思維導圖評價的方式,學生一方面梳理了自身的復習進程,另一方面也一目了然地知道了自己的所得和日后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這也對提高復習質量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總而言之,高三對于每一名高中學生來講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他們需要對以往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以便應對高考這一人生中的重大轉折性考試。高三復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為此,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能顯著提升語文學科復習效率的方式方法,以幫助學生切實做好復習工作,進而為他們在日后的考試中考出理想的分數(shù)、獲得理想的成績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