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黃慶鵬
家庭對孩子體育運動參與主動性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到初中階段,家庭對于孩子體育運動參與的影響已凸顯,孩子對待體育運動參與的興趣、態(tài)度、運動意愿都能夠在課外體育運動參與的主動性上體現(xiàn)出來。
1.課外參與次數(shù)與每次運動時間
初中生每周參與課外體育運動小于3次的比例為58.3%(包含0次17.9%),每天都進行一次體育運動的學生比例為12.5%。
每次運動參與的時間排在前三位的是20-30分鐘、小于20分鐘和30分鐘-1小時,比例分別為:35.9%,29.2%(包含8.1%的無參與者)和18.4%。
2.課外每次運動強度和持續(xù)時間
60.1%的初中生每次運動參與的強度適中,強度較小和強度大的比例分別為22%和13.9%。
初中生能夠持續(xù)參與運動的時間集中在1個月和3-5個月,有16.1%的比例能夠持續(xù)兩年以上。
家庭支持因素包括:購置體育器材、購置運動服裝、訂購體育書刊、陪同觀看體育比賽、租運動場館或請教練、一起參與運動、父母自身有運動行為習慣和沒有獲得過家庭支持八個因素。
統(tǒng)計顯示,排在前三位是購買體育器材(57.8%)、一起參與運動(51.6%)和購買運動服裝(45.7%),沒有獲得家庭支持的比例為(15.7%)。男生排在前三位的是:購買體育器材(64.7%)、購買運動服裝(52%)和一起參與運動(42.2%);女生排前三位的是:一起參與運動(59.5%)、購買體育器材(52.1%)和購買運動服裝(40.5%)。
(1)家庭支持各因素與主動性的差異分析
在是否獲得過家庭支持,家庭是否給自己購買體育器材兩個因素上,獲得的學生與沒有獲得的學生體育運動參與主動性之間有顯著差異,T值分別為-2.005和2.360(P<0.05);在是否購置運動服裝、訂購體育書刊和陪同觀看體育比賽三個因素中,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主動性有非常顯著差異,T值分別為4.067、2.856和3.687(P<0.01)。其他因素之間無顯著差異。
(2)不同性別家庭支持因素與主動性的關系
男生中家人是否一起參與運動與主動性的檢驗結果,T=2.092(P<0.05),父母自身是否有運動習慣的男生的主動性的檢驗結果,T=2.069(P<0.05)。也就是說,對于男生,家人是否能夠一起參與運動和父母自身的體育運動習慣對男生的課外體育運動參與主動性會有較大的影響。這可能是由于參與體育鍛煉的父母,其子女憑借觀察或模仿的過程,學習父母的態(tài)度和行為,更可能參與體育鍛煉,但對女生為何沒有較明顯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家庭是否能給學生提供體育運動支持,購置體育器材/運動服裝/體育書刊和陪同學生觀看比賽,對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主動性都有顯著的影響,獲得的家庭支持越多,則學生在體育運動參與中越自覺、主動。在家庭支持方面,多關注孩子的個人特點,有針對性的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多給予體育運動方面的支持,例如:購置相應的體育運動器材和運動服裝,訂閱一些家庭以及孩子感興趣的體育書刊及體育類的節(jié)目,陪同孩子去觀看體育比賽,家庭成員一起談論體育的話題。父母自身的體育運動行為和習慣以及父母能夠陪同孩子一起運動對男生的體育運動參與行為及其主動性有強有力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安排一些家庭成員一起參與運動的時間。
因此,我們倡導家庭,特別是父母要給予青少年體育運動健身充足的支持,激勵青少年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使青少年發(fā)生“要我運動”到“我要運動”的意識和行為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