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丞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90后”教師開始承接班主任這份重任,面對年齡相差不大的“00后”高中生,他們需要盡快完成對學生和自我的認識,明確角色定位,開展科學有效的管理舉措。
【關鍵詞】“90后”班主任;“00后”高中生:班級管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后”教師加入了班主任大軍,挑起了班級管理的大梁。面對班級“00后”的學生們,年輕的班主任應如何認識學生、認識自我、適應角色,盡快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里,筆者結合自身近幾年的工作實踐,給出一些思考。
一、“000后”高中生特點
從社會環(huán)境分析,00后的孩子成長環(huán)境較為優(yōu)渥。國家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學生從小面臨著市場上各類早教班、興趣班、補習班。隨著手機、電腦、平板的普及,基于網(wǎng)絡,學生也收獲了各類資訊,既能發(fā)展興趣愛好,又能提升社交能力。從家庭環(huán)境分析,在大部分家庭中,00后是獨生子女,他們集父母、長輩的關愛于一身,從小在寵愛和關注中成長。他們習慣于被關注,在人際交往中也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觀,容易忽略同伴的感受。正值青春期的00后高中生,在與父母、教師的交流中,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叛逆和敏感。
二、“90后”高中教師特點
從成長環(huán)境分析,90后新教師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相比80后70后,他們幼時生活水平較好,自小接受了父母、長輩許多的關愛和照顧。從內心深處,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需要被呵護的“寶貝”。作為90后的高中教師,他們多數(shù)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在學生時代學業(yè)能力較為突出,他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具有更多元的教育教學技能。
從工作環(huán)境分析,作為職場新人,懷揣著對教育工作的熱情與向往。90后教師是充滿激情的群體,他們有滿滿的活力,往往把工作放在生活的首位。與此同時,面對學校定期的學業(yè)考核,班級的各類狀況,家長的質疑與審視,他們急切渴望被認可,被信服,能掌控班級,但有時也會事與愿違,感到迷茫無助,困頓焦躁,個別時候會有情緒化的表現(xiàn)。
基于對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分析,年輕班主任該如何準確定位,進行科學管理呢?這里給出一些建議,供"90后”班主任借鑒。
一、把握年齡優(yōu)勢,成為良師益友
90后班主任面對00后高中生,相差十歲左右的年紀,于學生而言,一是興奮,二是期待。如何站穩(wěn)講臺,掌控班級?成為了90后班主任面臨的最強挑戰(zhàn)。年輕是不爭的事實,刻意的疏遠,強調教師的權威性,體現(xiàn)威嚴,裝的“兇”一點,或許可保一時安穩(wěn),卻往往不是長期班級管理之道。90后教師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親近學生,玩成一片,萬事商量著來,或能讓班級氛圍一片祥和,一段時間后,卻可能出現(xiàn)各種小狀況,讓班主任有心調控,卻發(fā)現(xiàn)無能為力,收效見微。明確角色定位,是90后班主任帶班前的首要工作。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蹦贻p班主任,無需刻意回避自己的年齡,相近的生長環(huán)境,為師生之間增加了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班主任可以更貼近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的情感訴求.建立更親近的師生關系。但與此同時,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在理解、關愛學生的基礎之上,面對班級事務,突發(fā)事件,班主任也應具備絕對的掌控力,明確學生和教師角色的不同,師生間需要有必備的距離感和分寸感。
二、明確班級規(guī)章,處事公平公正
古話說得好,“無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备咧邪嗉壒芾?,僅依賴班主任的個人權威,靠“一言堂”常常收效甚微。通過民主商議的方式,建立班級行為規(guī)范,可以很好的將教師權威與學生集體權威融合在一起,讓班規(guī)更具有可執(zhí)行性。班級規(guī)范應該明確化,讓學生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表現(xiàn)突出、違反班規(guī),將會受到怎樣的獎懲。作為班主任,一方面需要引領學生制定出合理完善的班規(guī),另一方面則需要切實執(zhí)行班規(guī)。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是社會公正的化身。因此,面對班級事務,班主任理應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雖然90后班主任,資歷尚淺,但面對學生,應做到愛而不縱,遇到事情,應沉著冷靜,無懼面對。
三、創(chuàng)生班級活動,營造集體氛圍
班級活動是對學生德育的良好契機。從每周一次的班會課到學校年級組織的各類科教文體活動,如運動會、社團巡禮、社會實踐等,這些項目一方面提供給學生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己的舞臺,另一方面也為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學生,貼近學生,教育學生提供了機會。90后的班主任是班主任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在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參與中,也應體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大型集體活動中多和學生在一起,助力班級節(jié)目,往往能更快得讓學生親近教師。在活動設計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鼓勵創(chuàng)新意識,會讓學生更有參與的激情與動力。在進行班級教育時,對比傳統(tǒng)刻板的批評與表彰,年輕班主任借助多媒體技術,設計個性十足的PPT,短視頻,往往更能打動人心。班主任精心準備的各類時下新穎的獎品與獎狀,也常常讓學生滿心歡喜,渴望下一次的鼓勵與肯定。正是年輕班主任這份對自身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投入,才有了這些“小花招”,而這些活動也進一步促成了班級師生、生生情感的交流,營造了更好的集體氛圍。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控制,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fā)展。班級管理是一種組織活動過程,它體現(xiàn)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參與者是教師與學生雙方。教師的管理與學生(班委會)的管理合起來,構成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