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洋 陳明剛 楊業(yè)永 張雪芹
[摘要]目的 探討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驗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感染性疾病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體內(nèi)分離出的120株肺炎鏈球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60株病原菌。對照組病原菌不給予任何處理措施,臨床醫(yī)師依據(jù)患者的檢驗進行給予相應的藥物處理。研究組患者檢測出的病原菌進行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應用藥敏測試的方法對患者的感染性疾病進行控制與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況及程度。結果 研究組病原菌株輕度感染率為76.67%、中度感染率為20.00%、重度感染率為3.33%,對照組病原菌株輕度感染率為41.67%、中度感染率為36.67%、重度感染率為21.67%,研究組病原菌株感染程度顯著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率為11.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中對于感染性疾病采取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驗是可行的,能夠及時了解患者感染情況,在病原菌傳播與監(jiān)測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形態(tài)學;病原茵;免疫;臨床診斷;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0)01-224-0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困擾著人們,尤其微生物感染人體之后,很容易加重患者病情發(fā)展,甚至影響其生命,從而給醫(yī)院帶了較大的壓力,增加社會負擔[1]。臨床研究工作中,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很容易會忽略細菌感染,從而引發(fā)感染性疾病,且一般情況下這種感染所導致病情比較嚴重,會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繼而引發(fā)院內(nèi)交叉感染[2-3]。因此,臨床中積極的控制病原菌感染,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在整個醫(yī)療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臨床研究顯示,感染性疾病的病理類型也比較多,如何更好的預防和監(jiān)測病原菌,在對疾病的控制起到關鍵性的作用[4]。本研究重點探討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驗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的應用,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2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患者知情同意及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其中共進行細菌培養(yǎng)分離出120株肺炎鏈球菌,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60株病原菌。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納入標準:(1)臨床中表現(xiàn)為發(fā)熱、皮疹、低血壓、血小板減少等患者;(2)出現(xiàn)有細菌、病毒、真菌或者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的感染疾病;(3)患者的病情可控,無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疾病;(4)知情同意,愿意參加此次臨床研究。排除標準:(1)不符合臨床中關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標準;(2)伴有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4)不同意此次研究。
1.2方法
臨床中對照組患者所檢出的病原菌不給予任何的處理,臨床醫(yī)師依據(jù)患者的檢驗進行給予相應的藥物處理。研究組患者檢測出的病原菌進行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應用藥敏測試的方法對患者的感染性疾病進行控制與治療,并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其中,藥敏試驗方法采取試管稀釋的方式,選擇抗菌藥物的最高稀釋管作為終點,并對所選擇的藥物濃度進行稀釋,進一步檢測病原菌株對藥物的敏感度[5]。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
1.3觀察指標
(1)病原菌株感染程度(依據(jù)檢驗的結果進行判斷[6],將其分為三個等級:輕度感染:細菌檢查陽性(+),中度感染:細菌檢查陽性(++),重度感染:細菌檢查陽性(+++)。(2)免疫能力下降情況(根據(jù)IgG自身免疫指數(shù)檢測,高于或者低于正常值表示患者免疫能力下降,做好詳細的記錄。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臨床數(shù)據(jù)應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原菌株感染程度比較
通過兩組的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研究組病原菌株感染程度顯著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情況比較
通過兩組的臨床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研究組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率顯著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在臨床中常常分為微生物性質(zhì)、微生物形態(tài)、微生物染色體幾個方面,尤其在微生物形態(tài)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檢驗方法可能夠準確的得到結果,并且更好的指導臨床醫(yī)生用藥治療[7-8]。其中,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過程中能夠對疾病的性質(zhì)進行判斷,一旦患者出現(xiàn)急性感染,很容易顯示炎癥的反應,表現(xiàn)為中性粒細胞水平值升高,而慢性感染患者表現(xiàn)為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的滲出比較明顯[9-10]。因此,在對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查過程中可以對感染性疾病的疾病性質(zhì)進行判斷。另外,臨床中應用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過程中重點是進行微生物的培養(yǎng),但是這種方法時間周期相對比較長,且流程也比較復雜,且指導臨床治療的需求相對難以配合。而常規(guī)的鏡檢在微生物感染的疾病檢驗中應用比較廣泛,且這種方式也得到臨床中的應用較廣泛,尤其在肺炎和細菌性陰道炎以及肺結核疾病的診斷中應用廣泛[11-12]。臨床中相關研究也顯示,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能夠對病原菌與污染病原菌進行鑒別。一般的情況下,對于保存不當或者開放性標本的病原菌監(jiān)測是臨床醫(yī)生們的難點,常采取的是直接涂片或者是鏡檢,但是這兩種方式均有各自的優(yōu)點。其中,涂片檢查方法可以準確的觀察到菌絲和炎癥細胞,且對一些隱匿的病原菌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鑒別[13]。另外,真菌感染和寄生蟲以及異型細胞的檢驗過程中該方法也得到極大的推廣應用。
通過此次的研究分析顯示可知,臨床中對于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查是可行的,能夠準確的發(fā)現(xiàn)病原菌感染程度,并且可以指導患者的治療。同時,此次的臨床數(shù)據(jù)也顯示說明,研究組病原菌感染程度相對比較輕,且該組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率低。由此說明,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在感染性疾病的腸道菌群感染、耐藥性細菌感染中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一般情況下,腸道菌群很容易引發(fā)患者發(fā)生感染,且這種菌群的種類也相對比較多,不同的患者之間其體內(nèi)的病原菌也存在顯著的差異,臨床中需要應用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從而可以更清楚的發(fā)現(xiàn)細菌感染情況,從而確保臨床中用藥合理[14-15]。因此,對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確診之前加強對其細菌微生物的檢驗結果進行判斷,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臨床治療。另外,對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常常會引發(fā)院內(nèi)感染,尤其長期住院治療患者和手術治療患者,很容易發(fā)生院內(nèi)感染[16]。這類患者其身體的免疫力會大大降低,發(fā)生感染幾率增加。其中,耐藥菌很容易侵襲該類患者,導致臨床用藥困難[17]。因此,加強這類患者的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對耐藥性菌株進行基因判斷,從而選擇合理的藥物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于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微生物形態(tài)學的檢驗是可行的,能夠為較好的判斷病原菌感染程度,并且對疾病的診斷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檢驗醫(yī)師分會感染性疾病檢驗醫(yī)學專家委員.臨床微生物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12):937-939.
[2]李珍.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驗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地位和價值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5,11(22):38.
[3]陳東科.加強形態(tài)學檢查提高細菌鑒定的準確性[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5):419-421.
[4]馬凌珍,楊蘭.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驗用于感染性疾病診斷的價值探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8,15(4):147-148.
[5]廖遠泉.感染性肺炎病原學實驗室診斷一肺炎鏈球菌檢測技術進展[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1):1-6.
[6]解澤強,陳亮,張曼.2016~2017年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特征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8,25(5):610-615.
[7]Harmon CCG, Hawkins JF, Li J,et al.Effects oftopical application of silver sulfadiazine cream, tripleantimicrobial ointment, or hyperosmolar nanoemulsion onwound healing, bacterial load, and exuberant granulationtissue formation in handaged full-thickness equine skinwounds[J].Am J Vet Res,2017,78(5):638-646.
[8]Mokkapati VRSS, Koseoglu-Imer DY, Yilmaz-DeveciN, et al.Membrane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anti-biofouling activity of polysulfone-graphene oxide compositemembranes phase inversed in graphene oxide non-solvent[J].RSC Adv,2017,7(8):4378-4386.
[9]沈惠發(fā).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及相關病患的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作用[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3(1):57-58.
[10]潘麗娟.加強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zhì)量改進[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4):351,354.
[11]馬明蔥,卓超.診治感染性疾病應樹立微生物思維模式:菌道之說[J].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2018,6(1):2-4.
[12]Hashemi Jabali NS, Mahdavi AH, Ansari Mahyari S,et al.Effects of milk thistle meal on performance, ilealbacterial enumeration, jejunal morphology and blood lipidperoxidation in laying hens fed diets with different levelsof metabolizable energy[J].J Anim Physiol Anim Nutr(Berl),2018,102(2):410-420.
[13]Yang Y, Xu C,Cao X, et aI.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in surface water of eutrophic urban lakes are related toheavy metals,antibiotics, lake morphology and anthropicimpact[J].Ecotoxicology,2017,26(6):831-840.
[14]李積偉.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及相關病患的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作用[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3(5):70-71.
[15]Kavanov á L,Matia?kov á K, Lev á L,et al.Concurrentinfection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 virus and Haemophilus parasuis in two types ofporcine macrophages: apoptosis, production of ROS andformation of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J].Vet Res,2017,48(1):28.
[16]Rajer FU, Wu H, Xie Y, et a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produced by a soil-isolate, Bacillus subtilis FA26 induceadvers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to the cells of Clavibactermichiganensis ssp. sepedonicus , the causal agent of bacterialring rot of potato[J].Microbiology,2017,163(4):523-530.
[17]Nakajima S, Aikawa C, Nozawa T, et al.Bcl-xL AffectsGroup A Streptococcus-Induced Autophagy Directly,by Inhibiting Fusion between Autophagosomes andLysosomes, and Indirectly, by Inhibiting BacterialInternalization via Interaction with Beclin 1-UVRAG[J].PLoS One,2017,12(1):e0170138.
(收稿日期: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