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 魏春華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語篇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資源。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境和內(nèi)容,并以其特有的內(nèi)在邏輯結構、文體特征和語言形式,組織和呈現(xiàn)信息,服務于主題意義的表達。”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深度挖掘語篇、領會謀篇布局、賞析遣詞造句、把握主題意義、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意義重大。下面以高中英語教材(人教版)Module 2 Unit 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賞析課為例,談一下如何圍繞主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賞析能力。
語篇中段落結構、段與段關系、語篇各部分與語篇主題之間的關系以及全文線索,屬于語篇的宏觀組織結構。
在“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一課中,從段落結構、段與段關系和全文線索三個方面進行結構賞析。語篇段落結構清晰,緊扣主題。第一段運用了因果敘述,第二段運用了對比結構,第三段運用例證,以點帶面,喚起覺醒。在分析段與段關系時,提問學生: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段落順序?引導學生關注段落之間的關系以及段間結構如何圍繞主題進行布局。語篇段與段之間層層遞進,第一段提出問題,第二段解決措施,第三段引發(fā)思考,整體上運用了“問題與解決”的結構,在語義上深化了語篇內(nèi)涵。分析語篇線索時,讓學生找出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和主人公情感變化兩條線索。從感受瀕危動物的悲慘現(xiàn)狀,到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益處和措施,再到關注那些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野生動物,從而覺醒并引發(fā)思考,這是推動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同時以主人公感知—學習—反思為情感變化線索,逐層深化語篇主題“為什么(問題)—怎么做(解決)”。
理清了語篇結構,學生就明確了文章主題(what)、寫作意圖(why)和寫作手法(how)。
賞析語言是對語篇的微觀分析,首先要明確語言的功能作用,是邏輯連接、敘述描寫、說明事實、表達觀點、增添文采還是深化主題等;其次要分析文中的字詞句,讓學生感受他們對語篇整體意義建構的貢獻,體會字里行間表層文字蘊含的深層含義。
語篇第一段圍繞段首主題句“Daisy had always longed to help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life”展開;段尾過渡句“please show me a place where there’s some wildlife protection”引起下文,自然過渡;第三段首句“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but I’d like to help as the WWF suggests”總結上文,開啟下一話題,承上啟下。文章巧妙運用這三個句子連接段落,使文章上下銜接連貫,語義完整。識別語篇中的話語標記語能快速理順語義邏輯關系,比如,因果、轉折、對比、遞進、順序、舉例等。第一段中的“As a result”,第二段中兩次出現(xiàn)的“So”,能幫助學生快速判斷上下文之間的cause—effect因果關系。根據(jù)第二段“Now the farmers are happy and our numbers are increasing”中的“Now”能夠判斷本段采用了過去與現(xiàn)在對比的敘述手法。
英語課程也承載著立德樹人的重任,語篇是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帶領學生品味和咂摸語篇蘊意,深度挖掘語篇傳達的主題思想意義,能夠深化語篇內(nèi)涵,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fā)展,從而對學生的價值觀產(chǎn)生深刻影響,這是語言教育的根本所在。
HowDaisylearnedtohelpwildlife一課凸顯“人與自然”主題,蘊含深刻的思想教育意義。語篇中提及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是在提醒讀者“保護野生動物”是全球性任務,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締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研讀語篇,圍繞主題情境,理順語篇結構,賞析語言表達,探究主題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增強語用能力,深化語篇內(nèi)涵,有效提高學生語篇賞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