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瑜
摘要:文化交流日益加強,其中文學作品作為文化體現的重要形式,在分析其語言藝術應當拓突破地域限制,對此,本文將從跨文化的視角對英美文學作品中潛藏的語言藝術進行賞析。
關鍵詞:跨文化;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是作品風格的重要體現,是讀者最為直觀的感受,而從文化視角分析,不同地域文化養(yǎng)成的文學作品其在語言藝術既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其背景特性。因此,在進行文學作品賞析時,不應拘泥于地域文化,而應從整個文化視角賞析其文學語言中所蘊含的藝術。英美文學的重要起源為《圣經》,期間,《圣經》對文學思想的影響也相應的體現于文學語言中,后隨著文化發(fā)展,文學作品風格在發(fā)展中似乎呈現出穩(wěn)定的趨勢,而語言藝術雖因作者個體思維的獨立性也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
一、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影響因素
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的文化,而文化也會相應的影響文學作品。在此期間,需對文學作品產生動機進行研究,從英美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本質著手進行分析。文學作品的產生主要來源于人類情感表達的需要,或者說源于人類對情感安慰的一種渴望。在英美歷史背景中,內外戰(zhàn)爭不斷,文化沖突也較為明顯,在此環(huán)境下所養(yǎng)成的文學作品中會使用大量的感嘆性語言?!妒ソ洝纷鳛橐徊渴穼W巨著,可視為當時人類在壓迫之下所塑造的一種信仰,其對英美文學作品的影響是不容忽視。如《圣經》中“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言語中的感嘆語氣則是不言自明,多部英美文學作品中皆有《圣經》的相關引用。隨著文化發(fā)展,英美文學作品語言也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式語言,馬克·吐溫的諷刺式風格等。
二、跨文化視角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賞析
(一)語言思維
在讀英美文學作品時,會有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即文章開頭往往令人費解,需要一定的耐心才能繼續(xù)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語言思維,其在語言表達中十分注重敘述的邏輯,并未過度追求文章開篇的吸引力。如美國羅琳思的《鹿苑長春》,其開篇描述了小屋,再到人物,繼而再描述人物的思想,其在語言思維上尊重視覺邏輯,而從而從整篇文章的邏輯來看,其從自然規(guī)律出發(fā),描述了小鹿在成長中由乖巧到頑皮再到想要掙脫束縛,對小鹿特性的描寫是符合人對動物的認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歷史文化對其的影響,該作品寫作于20世紀初,當時美國資本主義特性較為明顯,進而加劇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競爭[1]。在此文化背景下,其文學思維則會更傾向與對自然的保護,因而在進行語言描述時,其語言思維的構建也更加傾向于以自然規(guī)律為主。在此基礎上,英美懸疑類文學作品的語言思維理性邏輯則更強,如《福爾摩斯》系列作品,其在組織語言時更注重言語之間的邏輯性,情感性邏輯則被削弱。
(二)語言情感
文化對文學作品最大的影響便是語言情感風格的塑造,而在跨文化視角下,文學作品的賞析也也需注重情感的交流。在戰(zhàn)爭頻發(fā)的時代,戲劇的繁榮,而戲劇語言中的情感十分豐富且直白。例如,最具代表性的莎士比亞系列作品,其中《羅密歐與茱莉亞》、《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主人公在表達自身情感時都較為直白[2]。而從近代英美文學作品看,其語言情感的表達形式則更為多元化,時而委婉,時而大膽,此時文學作品的人物風格也更加多變,相對于戰(zhàn)亂時代,此時文學作品中較為明顯的情感是對不安的渴望,文學語言慣常于用平和的語言表達激烈的情感,語言情感相對比較外放。
(三)語言中心對自由的崇尚
受文化背景影響,英美文學作品中其語言中心所體現的對自由崇尚十分明顯,無論是以愛情為主題,還是以戰(zhàn)爭為主題,其語言中心大都圍繞自由與抗爭,如《亂世佳人》,又如《簡愛》,主人公都具有十分強烈的反抗意識,在語言表達上的爆發(fā)感比較強。從跨文化視角來看,英美文學作品在這一點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在此文化發(fā)展期間,社會也處于不斷發(fā)展之中,而自由與抗爭是時代發(fā)展中亙古不變的主題,這一點也體現在文學作品的語言中。
(四)語言的幽默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者對語言幽默性的追求從未停止,適當的使用幽默性語言可調節(jié)文學作品的節(jié)奏,而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語言的幽默性不僅可通過違背事物正常規(guī)律塑造,也可通過對邏輯的多視角解讀塑造,這也是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例如蕭伯納式幽默,其語言中蘊含著一種無可反駁的邏輯式幽默,如“流行的就一定高尚嗎?那么流行性感冒也很高尚?!边@類邏輯式幽默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時有發(fā)生,但需細細去品。
結語
跨文化視角下,對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賞析可從語言的功用及本質出發(fā),在文學作品中,語言具有情感表達、氛圍營造、情節(jié)推動等重要作用,而對應于語言的本質則可延伸為語言情感、語言幽默性及語言思維,通過對這幾方面的研究,可有效促進文化交流,挖掘文學作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段學慧.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8):163-164+166.
[2]李日.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賞析——評《英美文學自主學習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8(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