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道倫 黃曉蘋
◆單位:1.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農村農業(yè)局;2.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臥龍鎮(zhèn)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
蛋雞產蛋率低現(xiàn)象將會嚴重影響蛋雞養(yǎng)殖生產經濟效益的充分發(fā)揮。遇到蛋雞產蛋率低養(yǎng)戶又該如何應對呢?筆者通過調查走訪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蛋雞養(yǎng)殖場較為集中的古驛鎮(zhèn)、朱集鎮(zhèn)部分蛋雞養(yǎng)殖場,一些有經驗的蛋雞養(yǎng)殖場則是針對蛋雞產蛋率低的具體表現(xiàn),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現(xiàn)不妨將這些經驗介紹介紹,可供蛋雞養(yǎng)殖場參考。
據(jù)蛋雞養(yǎng)殖場分析,導致蛋雞產蛋率低主要原因有6點:
蛋雞一般是以產蛋群體達到5%產蛋率即可作為開產標志。蛋雞群體在17周齡時即可見有零星產蛋,到19周齡時其產蛋群體即可達到5%,此時則可確定為蛋雞群體開產日齡。但在養(yǎng)殖生產中,有的蛋雞群體卻推遲1-2周開產,其蛋雞開產日齡推遲,不但會影響到蛋雞群體單產水平,而且還會大大地增加蛋雞養(yǎng)殖前期飼料消耗。
蛋雞體重偏輕卻提前開產,這也就是蛋雞性成熟早于體成熟的具體表現(xiàn),蛋雞開產日齡提前對蛋雞生產性能影響則主要在于:蛋雞產蛋高峰生產性能難,且高峰期維持時間短,所產蛋重也偏輕,且蛋雞在產蛋期死淘率也有增高趨勢。
有的蛋雞開產后進入產蛋高峰時間推遲,大約推遲1-2周,有的蛋雞進入產蛋高峰后卻維持高峰期時間較短,有的蛋雞甚至不出現(xiàn)產蛋高峰。無論是推遲進入產蛋高峰,還是維持高峰期時間較短,甚至不出現(xiàn)產蛋高峰,均是蛋雞產蛋率低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般蛋雞正常開產3周后即可迅速達到產蛋高峰,90%以上產蛋率可持續(xù)在100天以上,而產蛋率低蛋雞不僅產蛋高峰難以上去,而且產蛋高峰上去之后卻維持高峰期時間較短,其產蛋曲線呈倒V形。
正常商品蛋雞產蛋期可維持到52周,但養(yǎng)雞場由于前期對蛋雞飼養(yǎng)管理不善,如日糧配合不當,光照不合理,疫病防控不當?shù)?,從而導致蛋雞提前休產而被迫淘汰。
蛋雞在產蛋期飼養(yǎng)管理不善,一些常見疾病頻發(fā),甚至造成蛋雞傳染性疫病流行,這就會使得蛋雞在產蛋期死淘率增高,有的蛋雞在產蛋期死淘率超過12%,高的甚至達到30%以上。
育成合格蛋雞必須在提高蛋雞成活率基礎上,促進蛋雞體重、脛長和均勻度統(tǒng)一。其具體要求是:一是5周齡蛋雞要求其體重相對較大。一般蛋雞5周齡時體重大小可決定其蛋雞一生產蛋生產性能,5周齡蛋雞體重相對較大,其育成期和產蛋期成活率就會相對增高,且蛋雞開產日齡也就會相對集中,產蛋高峰期維持時間也相對較長。二是兩月齡蛋雞生長發(fā)育要求達到雙重標準,即蛋雞生長發(fā)育要求達到體重和體型雙重標準。處于育成期蛋雞體重和體型均要求達到蛋雞品種應具有標準,其體重高于或低于蛋雞品種開產標準,一般蛋雞開產后就很難達到產蛋高峰。其蛋雞體型通常是用蛋雞脛長來衡量的,蛋雞脛長是由腳底向上量到跗關節(jié)頂部長度,如迪卡蛋雞脛長應達到83厘米,如果到9周齡仍然達不到應有脛長,則在喂養(yǎng)上可暫不更換飼喂雞群育雛料,以有利于脛長生長發(fā)育。三是蛋雞生長發(fā)育均勻度要求達標。包括體重、體型、體成熟和性成熟等四個方面均勻度達標,如蛋雞群體之間個體體重相差越大,性成熟早于體成熟,則表明蛋雞生長發(fā)育均勻度較差,則將有可能造成蛋雞產蛋生產性能降低,且蛋雞產蛋率也不會穩(wěn)定。
蛋雞性成熟主要標志是臉紅、冠紅并開胯,而蛋雞是否體成熟一要看體重是否達到了蛋雞品種標準,二要看主翼羽更換情況,一般有1~3對主翼羽未更換就可見蛋雞開產即為正常體成熟。因此,應視蛋雞體重達到品種標準情況而適時更換育成料,不宜以蛋雞喂養(yǎng)時間(8周齡)來確定換料。蛋雞體重過輕,主翼羽更換較少、脛長不達標、初產蛋重個體偏輕等,均是蛋雞未達到體成熟重要標志。只有蛋雞在開產前性成熟和體成熟同步達到標準,才能使得蛋雞開產后迅速地達到產蛋高峰。
為使蛋雞在5周齡時體重相對較大,蛋雞在3周齡前可使用肉用仔雞料給予飼喂,3周齡后也提倡使用營養(yǎng)水平較高育雛料給予飼喂,并直到蛋雞脛長達到標準(如迪卡蛋雞達到83厘米),才能給予更換育成料飼喂。蛋雞開產并更換產蛋料飼喂之后,如對蛋雞飼養(yǎng)管理正常,但蛋雞產蛋率仍然較低,且個體蛋重也較小,則首先應考慮是否是飼喂飼料質量出了問題,應及時檢查飼喂飼料質量,一般飼料中能量含量不夠則容易導致蛋雞產蛋率低,蛋白質含量不足則容易導致蛋重偏小。應視蛋雞具體產蛋情況,及時調整飼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水平,以提高蛋雞產蛋率和個體蛋重。
一般蛋雞80日齡后性器官就開始發(fā)育了,此時應開始控制雞群的光照,尤其是對100日齡以后蛋雞光照時間更應達標(每天光照時間不得少于12~14小時),不可隨意縮短或加長對蛋雞光照時間,且光照強度也不可隨意減弱或加長,否則將會使得蛋雞性成熟延遲或提前,從而將會影響到蛋雞進入產蛋期后產蛋量。
低產蛋雞會嚴重影響蛋雞產蛋率,因此,平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檢查雞群,發(fā)現(xiàn)低產蛋雞應及時予以淘汰,尤其是對于育成蛋雞體重和體型(脛長)不達標的,蛋雞在開產雞前后雞冠不紅或不開胯的,產蛋中后期蛋雞的雞喙、雞腿和羽毛鮮黃光亮,且體重超重的,有提前換羽低產蛋雞等,則應及時挑選出來予以淘汰,以免影響蛋雞產蛋率。
應根據(jù)蛋雞預防接種免疫程序適時做好各個時期蛋雞疫苗免疫接種,以預防蛋雞傳染性疫病危害,如蛋雞在飼喂飼料、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等均沒有多大變化情況下,卻突然出現(xiàn)產蛋量下降或出現(xiàn)有產異常蛋現(xiàn)象等,則首先應警惕是否是蛋雞傳染性疫病危害,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病雞的臨床癥狀、病死雞解剖病理變化和獸醫(yī)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時對病雞疾病作出正確診斷,并及時采取相應防控措施,以有效地預防蛋雞疫病危害。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