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顯濤
(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寵物科技系,山東 濰坊 261061)
干燥綜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種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特征為由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浸潤所致的干眼、干口與腺體炎癥[1],該病在動物中發(fā)病率極低。2018年9月25日,筆者在東京琦岡動物診療中心接診1只有15 d干眼、干口病史的患犬,經(jīng)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細胞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為類SS,通過潑尼松龍(PSL)與硫唑嘌呤(AZP)為主的治療后,至今維持無病間隔?,F(xiàn)將該病的診治介紹如下。
金毛犬,去勢,7歲,體重26.4 kg。就診前主人發(fā)現(xiàn)口腔干燥,食入狗糧后下咽困難,需立即飲水。經(jīng)初級寵物診所檢查發(fā)現(xiàn):眼干、口干,且超聲檢查下頜淋巴結與唾液腺明顯腫脹。對癥治療2周后,無明顯效果,遂轉診至東京琦岡動物醫(yī)療中心。
就診當日,犬靜息狀態(tài)下,體溫39.1 ℃、脈搏73 次/min、呼吸頻率54 次/min。視診可見該犬精神尚可,眼瞼略紅,可視黏膜無明顯異常,口腔內分泌液較少;觸診其頸部下頜淋巴結、腮腺腫大,但痛感不明顯;白細胞計數(shù)(WBC)為21×109/L(6.0×109~17.0×109/L),C反應蛋白(CRP)為1.6 mg/dl(<1.0 mg/dl),提示輕度炎癥表現(xiàn)。血清生化、胸腹部X線檢查未見明顯異常,CT掃描可見頜下腺、腮腺、淚腺對稱增大,下頜淋巴結和咽后淋巴結腫大,靜脈推注造影劑碘海醇后,以上分泌腺體呈不均勻性增強(圖1),其他組織無明顯異常。超聲檢查可見雙側下頜唾液腺腫脹,下頜淋巴結及咽后淋巴結腫大,下頜唾液腺內可見多灶性低回聲區(qū)域(圖2A);淚液分泌試驗(STT)右眼為11 mm/min、左眼為17 mm/min(正常>15 mm/min),顯示淚腺分泌功能減退。其他檢查:細胞病理學診斷為淋巴漿細胞性腮腺炎。血清抗核抗體(ANA)和類風濕因子(RF)試驗均為陰性。
圖1 CT增強造影下頸部腺體及淋巴結影像(橫切面)A:頜下腺、腮腺及頸后淋巴結不均勻性增強圖像;B:淚腺、腮腺、頜下腺不均勻性增強圖像
綜合以上檢查結果,初步確診為類干燥綜合征。
首先,除自由飲水外,每天予以6~8次的少量飲水或漱口,采食的同時給予飲水;人工淚液滴眼每日6~8次。19 d后逐漸減少漱口與滴眼次數(shù),于5周后完全停止。其次,前7天給予速諾片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12.5 mg/(kg·bw),2次/d;此外,潑尼松龍(PSL)按1 mg/(kg·bw),2次/d;第12天開始給予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AZP),劑量為2 mg/(kg·bw),1次/d,且逐漸減少PSL用量,并在第43天后完全停用。AZP維持3周后,試探性減少AZP用量,直到第139天,以0.5 mg/(kg·bw)劑量,1次/d,維持至2019年3月。
第8天時,雙眼STT值均為23 mm/min,口腔干燥的臨床癥狀也明顯改善。超聲可見頜下腺與淋巴結逐漸變小(圖2B),第19天頜下腺內多灶性低回聲區(qū)已經(jīng)完全消失(圖2C),血清CRP水平已恢復到正常范圍(0.05 mg/dl)。成功地維持無病間隔,無臨床復發(fā)。
圖2 不同治療時期的頜下腺超聲圖像A:就診當日;B:治療8 d后;C:治療19 d后
類SS在寵物臨床發(fā)病率極低,有研究表明,英國斗牛犬、西高地梗和迷你雪納瑞犬等品種相對多發(fā),而貓尚未見相關報道,因此,該病可能有一定的遺傳性與種屬特異性。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認為與自身抗體攻擊腺體組織有關。此外,該病還可與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天皰瘡等其他自身免疫或免疫介導的疾病相繼或同時發(fā)生[2]。本病例為去勢雄性成年金毛犬,尚未見該犬種患本病的報道,其癥狀也僅限于干口、干眼與頸部腺體淋巴結的腫脹,其他組織器官未見明顯異常。
對于SS的診斷,人類醫(yī)學提出了口腔和眼分泌功能的臨床評價、唾液腺的組織病理學表現(xiàn)、自身抗體的水平等諸多方面的診斷標準。因用于檢測口腔分泌功能的薩克森(Saxon test)測試和口含糖試驗并不適用于動物,目前獸醫(yī)臨床主要測定STT值以評判眼的分泌功能。該犬診斷之初右眼STT值為11 mm/min,提示眼分泌功能障礙。另一方面,細胞病理學檢查廣泛用于與局部組織炎性病變與腫瘤性疾病的診斷,本患犬通過細針抽吸與局部手術取頜下腺予以檢查,結果提示為慢性炎性病變,并無腫瘤性病理征象,此外,由于人抗干燥綜合征A型(SSA)和B型(SSB)抗體的檢測對犬并無作用,因此,尚不能根據(jù)自身抗體做出診斷。
ANA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陽性率,為常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篩選試驗,而RF試驗則是鑒別另一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的重要因子,該犬ANA與RF抗體水平測試結果均為陰性。雖其陽性結果可作為確診SS的佐證性診斷,但其陰性結果并不能作為排除犬類SS的標準,因有報道顯示在原發(fā)性SS病患中ANA與RF通常表現(xiàn)為陰性。此外,因目前無抗犬免疫球蛋白IgG4抗體可用,故對被認為SS亞型的米庫利茨病(MD)也無法做出鑒別診斷[3]。
在該病的診治過程中,超聲雖為寵物臨床基礎檢查,但其結果和STT值與該病的干口、干眼的臨床癥狀呈良好的相關性,CT成像技術雖可較全面的用于全身各軟組織器官檢查,但CT診斷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全身麻醉,且費用較高,該犬僅在首診時使用CT掃查,除探查頸部腺體及淋巴結相關病變外,對于其他組織器官的異常也進行了掃查,而超聲診察則在每次復查時均予以使用,因此,相較而言超聲檢查可用于該病診療的全過程,以監(jiān)測其治療效果。
SS目前尚無根治方法。除采用緩解口干、眼干癥狀與消除已發(fā)生的炎癥反應外,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免疫抑制劑為首要選擇。但該類藥物的副作用使其不可長期或持續(xù)性大劑量服用。在對該犬的治療過程中,前期使用大劑量PSL抑制免疫反應,后期減少該藥劑量并加入免疫抑制劑AZP,同樣在保證效果的基礎上試探性減少用量,最終確定最小維持量。此外,必須定期復查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處理與免疫抑制藥物相關的并發(fā)癥與副作用。
綜上所述,犬的類SS綜合征為較罕見疾病,通過ANA、RF、細胞病理學檢查鑒別診斷,通過STT、超聲、CT掃查等可予以確診;利用PSL、AZP等免疫抑制劑可對本病進行治療,而超聲檢查則可用于隨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