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蓉
摘? 要:在孩子成長及各類知識及技能學習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部分。包括在音樂教育方面,家庭對于孩子的音樂啟蒙、興趣引導、學習途徑等都會對孩子音樂興趣及潛智的激發(fā)有著重要影響。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與孩子父母溝通,使其有意識地在日常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中關注其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并為其提供相應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本文就小學音樂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探究,以期提高小學音樂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及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家庭教育;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 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4-0035-01
現代社會,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對孩子文體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開發(fā)。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才藝,家長為其報名參加聲樂、器樂等不同形式的音樂培訓班,希望借此提高孩子在現代社會的競爭力并將孩子的音樂教育完全依靠培訓老師。卻認識不到家庭教育對孩子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孩子音樂教育中走入一定誤區(qū)。
1.音樂教育理念趨向于功利化和技能化
人們喜愛音樂,是因為它具有多種藝術功能:一是音樂的審美功能,它可以有效凈化人們的心靈、并促進其藝術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二是音樂的超現實功能,可對人們集體勞動的動作產生良好的協調作用,有助于消除疲勞,使人們感受勞動的快樂;三是音樂的教育功能,有助于促進人類大腦及心理健康,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同時音樂有助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使兒童逐步形成豐富的審美情感。目前的音樂教育中,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音樂技能的提升及各類音樂比賽的成績,這種功利化的思想使家長忽略了音樂的功能及其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音樂對孩子健康情感的構建,及智能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激發(fā)孩子的音樂潛能及其創(chuàng)造力。
(1)音樂教育忽略了其自身的組成要素
在對音樂的演繹中可以感知聲音所具有音色、高低、強弱等物理屬性,這些屬性對于學習音樂的孩子而言不容易理解,但需要在學習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用心感知和體驗。但由于不少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更多地采用傳統(tǒng)單調的教學模式,要求孩子們單調地跟著教師所彈奏的每一個音,進行反復的記憶和訓練模仿。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系統(tǒng)的音樂知識、音樂審美的教育,也無法充分感知音樂的魅力。他們需要在每天單調重復地記憶教師所彈出的每個音的音色及強弱高低,以應付參加的音樂考級。使原本應當輕松愉快的學習變得刻板和枯燥,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其音樂潛能的激發(fā)。
(2)音樂教育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模式單一
目前雖然不少家庭都重視孩子的音樂教育投資,但在教育理念上卻需要更新,因為他們意識不到作為家長,也要在孩子音樂教育過程中發(fā)揮好家長的作用。家長的作用,并不是要求他們也要懂得音樂的專業(yè)知識,而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孩子一起欣賞美妙的音樂,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發(fā)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所以,家長要承擔起對孩子音樂啟蒙教育,要多陪伴孩子的音樂學習,滿足其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多鼓勵他們,也可給孩子講一些音樂家及音樂相關的小故事,豐富孩子的音樂學習體驗。而不能將孩子音樂學習完全交給音樂培訓教師或學校的音樂教師。孩子渴望和家人互動學習,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會激發(fā)起孩子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習過程變得輕松而快樂并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2.小學音樂教育中家庭教育策略
(1)設計家庭音樂氛圍調動孩子的音樂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習音樂,要從基礎樂理知識開始,以便為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這一專業(yè)性較強的內容可交由教師來承擔。父母可以在家庭中營造出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包括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時同時欣賞其中的音樂,引導孩子在聆聽中感受音樂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呈現出不同的節(jié)奏、強弱、快慢等,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旋律及所蘊含的情感的敏感度?;蛟谂c孩子游戲、散步時引導他仔細體會步行的節(jié)奏,或到戶外感受下雨時的滴嗒聲、海水以及小鳥的鳴叫聲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這種存在于孩子每一天生活中的音樂熏陶會與教師音樂技巧的教學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孩子的音樂學習。在飯后領孩子散步時,可以用快走或者慢走的方法讓孩子認識不同的節(jié)奏,可以帶領孩子一起走,感受節(jié)奏的快慢的不同。使孩子在生活中時時悉心感知音樂的存在及所呈現的不同韻律。
(2)設計選取有益和適宜的內容展開音樂教育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中,需要用心的設計,尋找充滿藝術美、內容健康、簡潔明快并有著積極教育意義的教學內容。這種適宜的教學內容有很多,如,陪孩子去欣賞音樂會、音樂劇,一起和孩子欣賞適合其年齡段的音樂,如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每一首好聽的音樂如《哆唻咪》、《雪絨花》等,并為其講解與電影以及這些音樂作品相關的知識,將豐富孩子的音樂知識素養(yǎng)與音樂教育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孩子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家長要共同承擔起孩子的音樂教育,并就教育內容進行有效溝通,以做到家校合作,共同為孩子的音樂教育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良好的環(huán)境,以不斷提高孩子的音樂欣賞、表演能力及音樂綜合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鴻年.童聲合唱訓練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