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應對大規(guī)模疫情時期上學難題的實用解方

      2020-03-19 08:46祝智庭彭紅超
      中國電化教育 2020年3期
      關鍵詞:全媒體教學模式

      祝智庭 彭紅超

      摘要:面對201 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的大規(guī)模疫情,教育部發(fā)布了延期開學通知。為緊急應對全國學生即將面臨的“在家待學”困境,該研究針對變教學組織結構從共位集中式為異位散布式學習的難題,提出將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問題解方:利用實時通訊媒體構建虛擬教室,利用認知交互媒體構建個人學習空間,利用學習資源媒體聯(lián)通這兩個學習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研究進一步詳實論述了此解方的三種應用模式:直接教學、自主學習、翻轉學習。最后,研究從平臺服務準入機制、過程評估監(jiān)督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各級協(xié)調機制四方面解讀了實施上述解方的政策保障機制。希冀能為制訂“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緊急預案獻計獻策。

      關鍵詞: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大規(guī)模疫情;上學難題;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20 1 9年1 2月巾旬,湖北武漢出現(xiàn)了以發(fā)熱、乏力、干咳、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lrus,2019-nCoV)肺炎病例。憑借潛伏期和人傳人能力,2019-nCoV肺炎迅速發(fā)展成為全國大規(guī)模疫情,當前,疫情進入比較嚴峻復雜的時期[1]。

      自病例發(fā)現(xiàn)初期,巾央及各級政府便高度重視,并迅速開展了系列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有關精神,全國各界積極發(fā)起了“大隔離、大消毒”[2]行動。其巾,教育部發(fā)布通知指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疫情流行期間原則上不舉辦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等” “近期各地各高校將舉行的特殊類型招生考試、高職分類招生考試等一般應推遲進行” “中小學生不參加社會機構等部門舉辦的比賽、展示、評比等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等”[3][4]

      。 務院辦公廳更是發(fā)布通知指示“各地大專院校、巾小學、幼兒園推遲開學,具體時間由教育部門另行通知”[5]。

      在此類“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境況下,學生上學成為大規(guī)模疫情時期的教育難題。對此,本研究提出一種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構建方案,希冀可為教育工作者做好應急預案提供可行途徑。

      一、大規(guī)模疫情造成的上學問題分析

      根據(jù)教育部發(fā)布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我國各級各類學校51.88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 76億人,其巾巾小學在校生超過1.89億人[6]。受此次大規(guī)模疫情的影響,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即將面臨“在家待學”的困境。

      遠程教育是利用技術擺脫“在家待學”困境的良好方案,它能夠突破面對面授課的固定場地限制。經歷函授、廣播電視,遠程教育目前正處在網絡教育的“互聯(lián)網+”階段,此階段的技術與教育已實現(xiàn)初步融合,技術賦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模式、學習活動也已百花爭艷。

      (一)教學組織結構的轉變

      當然,遠程教育作為中小學生的正式學習手段需解決以下難題:變教學組織結構從共位集中式為異位散布式學習。共位集中式是當前學校教育主要組織結構,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同一學習環(huán)境/場地進行步調近乎同步的同內容學習。盡管這種組織結構難以很好地顧及學生的個體特征與需求,但無疑是一種高效率、高效益的組織形式。疫情期間,學生須待在家中,不能提前返校、不能參加集中性活動,甚至不能外出[7]。此形勢下,學生集中在同一場地學習已不再可能,共位集中式轉變?yōu)楫愇簧⒉际降慕M織結構成為制定應急預案之剛需。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師生需要借助媒體的支持構建何種學習環(huán)境,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采用何種教學/學習模式?慶幸的是,隨著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前期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就,這些問題的解決已具備成熟的基礎條件。不過,僅做到如此還不夠,要確保遠程教育的質量,還要在此基礎上能夠支持教學結構的流暢性、學習結構的多樣性、學習架構的靈活性。它們實現(xiàn)難度是依次遞增的。

      (二)教學結構的流暢性

      教學結構大致可分為高/強結構和低/弱結構兩類,如果將一次教學分為前后兩部分,則存在四類教學結構序列: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低低型[8]。第一類體現(xiàn)教師支配地位,最后一類注重學生掌控感,中間兩類與“教師主導一學生主體”的理念吻合。容易理解,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生需要獲得的指導性質不同,選用的教學結構序列也不盡相同。但無論何種序列,要確保遠程教育的質量,學生均應能夠獲得流暢的學習體驗。特別是在異位散布式組織教學中,學生需要頻繁使用多種媒體工具甚至需要在多種平臺/系統(tǒng)中來回跳轉,如何確保教學結構的流暢性,促使學生學習的認知連貫性,是挑戰(zhàn)性更大的難題。

      (三)學習結構的多樣性

      學習結構是學生借助于特定學習空間的支持,形成的關于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組織序列、時間分配、自我檢測等要素的特有組織形式[9]。在學校教室中,師生具有統(tǒng)一的學習空間,并且經過長期實踐的考驗與完善,具有質量保障。學習場地由教室轉移至家中后,原有的學習空間與資源不能發(fā)揮出完全功用甚至不再適用。面對此種情形,增加學習結構的多樣性,讓學生有豐富的平臺/系統(tǒng)、虛擬學具、自我評估工具可供選擇,有滿足個性認知習慣的多樣資源及其表征與呈現(xiàn)的方式、構建多種學習策略的支持[10]。不過,學生具有個體特征和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單憑某一位教師難以顧及到每位學生,要解決此問題,教育工作者必須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異位散布式的遠程教育才能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層次需求。

      (四)學習架構的靈活性

      學習架構是在某種環(huán)境中展開的,由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學習進程、教學決策等影響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學與教模式的靈活的框架形式[11],它表征的靈活性是深度學習的訴求[12]。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驅使下,深度學習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追求與趣旨。在此次疫情期間,教師同樣應該在異位散布式的遠程教育中促使學生深度參與學習、采用高級學習方略、獲得高階知能及其遷移應用能力。鑒于不同學生所在社區(qū)及家庭的信息化條件不同,遠程教育需要有靈活的學習架構,來規(guī)劃頂層框架結構的變化:利用現(xiàn)有的或可獲得的媒體,調節(jié)學習任務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和指引性、學習進程的無序性和有序性、教學決策的數(shù)據(jù)驅動(媒體技術)和數(shù)據(jù)啟發(fā)(教師智慧)。這觸及到了頂層框架結構,最具挑戰(zhàn)性。

      二、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問題解方

      遠程教育的實現(xiàn)離不開媒體的支持,但不可否認的是,并不存在任何一種萬能媒體。受此疫情的影響,在家待學的中小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區(qū),他們所在社區(qū)及家庭的信息化水平(如網絡條件、硬件設備、軟件平臺、虛擬學具等)參差不齊,可獲得的媒體也不盡相同。此種情形下,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為實現(xiàn)高質量異位散布式學習提供解決方案。

      (一)全媒體的優(yōu)勢

      全媒體(Omnimedia)傾向于不同媒體、不同傳播方式的融合、轉化、嫁接,以此增加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途徑[13]。它不是多種媒體間的簡單連接,而是根據(jù)需求和經濟成本來綜合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段、媒介形態(tài)和傳播渠道,以實現(xiàn)投入最小、傳播最優(yōu)、效果最大的結果。這種理念有助于實現(xiàn)異位散布式學習服務全覆蓋、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標。

      具體講,全媒體將信息以圖、文、聲、光、像等多種媒體表現(xiàn)手段全方位、立體式表征,利用雜志、報紙、網頁、音像等不同媒介形態(tài),通過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互聯(lián)網絡等多網傳播,實現(xiàn)電視、電腦、手機、平板等多終端接收[14]。這樣,任何人都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教學信息,實現(xiàn)異位散布式學習服務的全覆蓋。

      全媒體不僅關注新興媒體優(yōu)勢,也注重傳統(tǒng)媒體的功用。經過教育信息化1.0時代的努力,我國已實現(xiàn)了“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快速推進[15],目前,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也已有近2008萬個“一師一優(yōu)課”課程、3000多個微課資源。學??梢岳眠@些媒體資源以及各自校本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如上海閔行區(qū)的電子書包工程成果),以較低的成本快速部署異位散布式學習架構。

      全媒體通過“全”來提供多種媒體、多層次的傳播方式來滿足用戶不同層次的細分需求。在接收終端,學生獲得的媒體資源或許不再是全媒體,而是符合自己接收條件、認知需求甚至學習偏好的單一或多種媒體資源。這種個性化資源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從而實現(xiàn)異位散布式學習服務高效益的目標。

      (二)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

      從空間、時間兩個維度來看,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全蓋四種類型:同位同步型(A)、同位異步型(C)、異位同步型(B)、異位異步型(D)。它們典型的環(huán)境范式分別為學校教室、學習自留地(如圖書館、閱覽室、自習室、學習中心)、虛擬教室、個人學習空間。如圖1所示,開展異位散布式學習需要學習環(huán)境由A型環(huán)境向B、D兩型環(huán)境轉移。

      借助全媒體的支持,可選擇的轉移策略包括兩條基本路線(單向)和一條高級路線(雙向),如下。

      l.A→B:利用實時通訊媒體構建虛擬教室。虛擬教室具有類似學校教室的功能,特別是群體授課。視頻會議平臺能夠基本滿足此類需求,它們均集成了群體授課所需要的多人視音頻交流、演示文稿展示、文字研討三大功能,并且能夠電腦、手機、平板多平臺顯示。目前,常用的視頻會議平臺有ZOOM、GoToMeeting、騰訊會議。此外,在線授課平臺(如CCTalk平臺)還具有舉手回答、布置作業(yè)等教學功能來增強師生間的實時互動;智慧課堂平臺(如科大訊飛的智慧空中課堂)還能夠1對1講解、學生端鎖屏、在線巡查學生考勤等功能,這可以保證遠程群體教學的質量。

      構建虛擬教室還需要一些基本的媒體工具,比如無線、移動通信網絡,平臺、手機或電腦等數(shù)字設備,不具備此條件的地區(qū),可以考慮借用網絡直播甚至電視廣播等渠道讓學生有學可上。另外,無論是紙媒課本還是電子課本,學生的教材也是學生遠程學習不可或缺的媒體資源。

      2.A→D:利用認知交互媒體構建個人學習空間。個人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園地,此類學習環(huán)境可以不追逐通訊的實時性,但認知交互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關鍵。這方面,論壇、微博、博客、電子郵件、電子書包等能夠提供廉價的交互平臺,教師可以在其上發(fā)布學習主題,并附上文字、音頻、視頻等媒體資源供學生學習,教師還可以邀請其他學生參與互動與分享。學生學習的內容除傳統(tǒng)的紙媒課本和國家公共服務平臺中的資源外,手頭上的交互式電子課本、微視頻、錄播課等均是高質量的媒體資源。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筆記軟件做筆記或者利用手頭上的智能學具輔助學習,亦或者共享至交互平臺中與他人研討或尋求幫助。常用的云筆記軟件有OneNote、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

      3.B→D:利用學習資源媒體聯(lián)通B、D學習環(huán)境。構建好虛擬教室和個人學習空間后,還可以將二者相聯(lián)通來為異位散布式混合學習提供可能。相比通過研制標準實現(xiàn)集成或數(shù)據(jù)聯(lián)通,利用學習資源媒體更符合制定應急預案的需求。這類媒體主要為紙媒課本、電子課本、微視頻、云筆記軟件。以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認知連貫性為準則,學生可以按需在這兩類學習環(huán)境之間無縫跳轉。因此,如何設計能夠跨平臺使用的學習資源媒體是聯(lián)通B、D學習環(huán)境的關鍵。

      三、全媒體學習的典型應用模式

      通過上述策略,學校教室轉移后形成三種學習環(huán)境:B型、B+D型、D型。疫情期間,學?;蚪處熆梢苑謩e在對應的環(huán)境中開展直接教學、自主學習、翻轉學習。此三種教學模式,學校、教師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快速獲得成效。

      下頁表1列出了這三種全媒體學習應用模式以及它們的教學流程、教學活動和可獲得的媒體支持。其中,直接教學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在情境導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演示文稿、圖片、視頻等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攜帶著問題進入學習新知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境教師利用在線授課平臺、視頻會議平臺、智慧課堂平臺或直播平臺講授新知,解決情境中的問題,此過程利用平臺中的聊天室交流討論。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教師利用上述講授新知的媒體或QQ/微信下發(fā)習題材料,并利用這些媒體工具進行或組織學生進行習題講解。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演示文稿、聊天室或QQ/微信布置課后作業(yè),并提供QQ/微信提交渠道。

      翻轉學習體現(xiàn)“教師主導一學生主體”型教學結構,課前的微課自學、在線測學兩環(huán)節(jié)在D型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課中的研討答疑、鞏固遷移兩環(huán)節(jié)在B型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在微課自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微視頻制作工具(如手機、錄屏編輯軟件等)制作微課視頻,并發(fā)布到交互平臺(論壇、微博、博客、電子郵件、電子書包等)或學校已購的學習平臺/系統(tǒng)中供學生學習。在在線測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上述平臺/系統(tǒng)發(fā)布有針對性的小測驗檢驗學生的自學情況,并匯總學生學習后的遺留問題。上課時,教師利用在線授課平臺、視頻會議平臺、智慧課堂平臺或直播平臺引導學生思考、研討這些問題,之后做點評式答疑(研討答疑環(huán)節(jié))。最后,利用將挑戰(zhàn)性真實任務發(fā)布到上述平臺中,并引導學生完成這些任務,促進學生遷移應用。

      自主學習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包括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在線測學、合作互學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論壇、微博、博客、電子郵件或已購的學習平臺/系統(tǒng)發(fā)布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學習材料包括紙媒課本或電子課本。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將用微視頻制作工具制作好的微課發(fā)布到上述交互平臺中來輔助學生的自主學習。第三環(huán)節(jié),教師可用辦公軟件編輯的學習題、思考題嵌入到導學案中,嵌入到微視頻中(需利用微視頻制作工具),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設置“測驗”環(huán)節(jié),以此促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第四環(huán)節(jié),教師須在上述平臺/系統(tǒng)中開設本節(jié)課的合作板塊,并引導學生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發(fā)布到板塊中,供師生相互研討、合作解決疑難。

      誠實講,這三種教學模式僅僅是對中小學學科教學一般需求的考量,它們的流程、活動和媒體支持并非不可變動,特別是信息化水平處在兩個極端的地區(qū)或家庭。高信息化水平區(qū)域的學生可能已經配備了智能化的學習設備,并且學校為其安裝了智慧學習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一般具有B、D型融合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無需在終端間來回跳轉,并且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等高級學習策略。而低信息化水平區(qū)域的學生可能沒有合適的接收終端(有些區(qū)域網速慢甚至無網),它們需要借助電視廣播進行學習。

      除上述三種模式外,還可以采用第四種全媒體學習應用模式,即借助國家直播大平臺(如中央臺教育頻道、教育電視臺、央視網絡直播平臺)講授知識,學校教師利用社交媒體與教學平臺組建班級進行作業(yè)布置、問題討論、作業(yè)評閱反饋等,利用微視頻平臺制作與發(fā)布視頻微課進行學習輔導。這種模式對于采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的課程具有更好的效果(覆蓋全、成本低、效益高),但講授知識時缺乏師生間的互動。

      四、解決方案實施的政策機制

      中小學學生與成人不同,自控能力有限,然而無論采用上述何種模式都無法達到面對面授課時的教師督促效果,因此需要家長充當教學助理角色來承擔起這方面的職責,特別是對小學生。此外,上述解決方案的有效實施還需政策機制的支持。

      首先,建立平臺服務準人機制。面對此次大規(guī)模疫情,各教育平臺、軟件、工具紛紛開通了免費服務權限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獻力。此舉著實可貴,但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有的此類教育產品良莠不齊(之前師生甚至遭遇過有害信息、廣告、非法綁定的困擾)。為向師生提供健康、可信、安全的學習工具與資源,疫情期間的緊急平臺服務準人機制需要建立。準人機制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安全性、可操作性、專業(yè)性、經濟性。安全性關注健康安全(如中國強制CCC認證)、內容安全(無與教與學無關的內容,如廣告)、網絡安全(個人隱私保護)??刹僮餍躁P注入機交互的方式和難易程度及其對應的適用學生群體。專業(yè)性關注學習內容和內嵌工具的質量,不能有違國家教育方針、科學事實。經濟性專注教育產品的使用成本,特別是不能在此特殊時期謀取暴利。作為應急預案,建議建立臨時準人梯度,此梯度可通過推薦機制和選用機制雙管齊下:推薦機制方面由各省廳、市局、專家智庫推薦;選用機制方面,由學校、任課教師、學生自主決定使用哪款產品??上驳氖?,對于建立平臺服務準人機制,我國政府已有一些前期工作可做參考: 《關于引導規(guī)范教育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有序健康發(fā)展的意見》[16]《教育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17]。

      第二,建立過程評估監(jiān)督機制。無論此次疫情防控是否為持久戰(zhàn),均需要建立過程評估監(jiān)督機制來保障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解方的順利實施與長期有效。簡單講,建議建立督察機制跟蹤監(jiān)督需督查的事項及其進展,必要時考慮臨時組建督察小組。建立問責機制對“無為行為”追究問責,通過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等方式提高執(zhí)行力。建立復命機制要求負責人按時復命,保證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明確工作導向、調動人員積極性。

      第三,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沒錢做不了、錢少做不好”,建立經費保障機制也是確保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解方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從以往教育信息化工作經驗來看,國家支持、地方政府采購、企業(yè)與社會贊助、家長買單的多層級機制能夠有效解決經費問題。國家層面,成立專項基金與項目管理團隊;地方政府層面撥人??钸M行快捷采購行動;企業(yè)與社會開展便捷募捐與贊助活動,政府可以通過稅收優(yōu)惠等政策調動其積極性;家長方面堅持尊重、自愿準則,教育部門及時出臺相關規(guī)范,預防企業(yè)、學校以正常教學為由強迫家長買單。特別指出,基礎公共教育服務應由政府買單,家長只負責學生個人需要的額外服務,并且困難家庭學生的特需服務最好能夠給予慈善補助。

      第四,建立各級協(xié)調機制。作為此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I級響應”的一部分,此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防控措施需要各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學校工作人員、社會與企業(yè)、家長根據(jù)教育部的決策部署和統(tǒng)一指揮通力協(xié)作,發(fā)揮整體協(xié)同效應。特別是教師培訓服務,在異位散布式組織教學下,教師除幫學者、導學者、促學者、評學者四大角色外,學管者角色異常重要,并且教師也空前需要媒體資源與技術的支持。針對這兩方面,建議教育部緊急部署師訓、干訓工作,統(tǒng)籌國家、地方網絡平臺、優(yōu)質資源備戰(zhàn)大規(guī)模遠程培訓。省廳、市局積極擬定教師培訓計劃,研制激勵機制。學校工作者主動集體研討本學期的教學計劃,結合本校自身特點,形成靈活的課表。企業(yè)發(fā)布自己產品功用說明。對于大規(guī)模遠程教師培訓,華東師范大學具有同時培訓25萬名教師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現(xiàn)在國家實力大為增強,數(shù)字媒體大為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大為普及,所以有能力以極短時間構建全媒體的覆蓋全國的應急教育服務體系??上驳氖?,教育部29日發(fā)布公告介紹“教育部正在統(tǒng)籌整合國家、有關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各地的優(yōu)質網上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18]。當然,面對此次疫情,作為應急教育服務體系,首先需要滿足中小學生“有學上”的急迫需求,然后在實踐中探索如何在新型教育形態(tài)中“上好學”的問題。

      最后說明一下,因情勢急迫,本文作者本著“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精神,在極短的時間內,動用以往研究所積累的知識,快速形成可資參考的實用性行動方案,乃是權宜之計,算不上嚴肅的學術成果,萬望讀者體諒。

      參考文獻:

      [1]央視網.專家預判:現(xiàn)在疫情進入比較嚴峻復雜的時期[EB/OL].http://news.cctv.com/2020/01/27/ARTIOfrKIJDIHBJsjefj GnNe200127.shtml?spm=C94212.P4YnMc)d9m2uD.ENPMkWvfnaiV.5,2020-01-2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國新辦發(fā)布會:精準施策決戰(zhàn)疫情防控關鍵期[EB/OL].http://www.nhc.gov.cn/xcs/s7847/2020Ol/ldc0972085c44345a9e04f666a9f7420.shtm12020-01-2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統(tǒng)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j 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2_416316.html,2020-01-2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統(tǒng)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j yb_xwfb/gzdt_gzdt/s 5987/202001/t20200123_416429.htm12020-01-27.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jié)假期的通知[E 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1/27/content 5472352.htm,2020-01-27.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 92041.html,2020-01-27.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 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2020-01-28.

      [8] JACOBSON M J,KIM B,et al.To guide or not to guide: issues in thesequencing of pedagogical structure in computational model-basedlearning[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3,23(6):715-730.

      [9]沈書生.從教學結構到學習結構:智慧學習設計方法取向[J].電化教育研究,2017,(8):101-106.

      [10]陸凱莉,沈書生.指向“學習結構”的智慧學習及其應用[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7,(15):97-103.

      [11]彭紅超,祝智庭.學習架構:深度學習靈活性表達[J].電化教育研究,2020,(2):17-24.

      [12]彭紅超,祝智庭.深度學習研究:發(fā)展脈絡與瓶頸[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20,32(1):41-50.

      [13]周珺,陳東.全媒體環(huán)境下成人網絡教育模式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3):81-84.

      [14]陳東毅,張吉先等.全媒體視域下的學習資源建設方略探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1):60-67.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l 6/s3 342/201804/t20180425_3 34188.html,2018-09-01.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等八部門.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引導規(guī)范教育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有序健康發(fā)展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 rcsite/A 16/moe_78 4/201908/t20190829_396505.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2020-01-30.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教育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 342/201911/t20191122_40933 3.html,2020-01-30.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v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2020-01-30.

      作者簡介:

      祝智庭: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系統(tǒng)架構與技術標準、信息化促進教學變革與創(chuàng)新、技術使能的智慧教育、面向信息化的教師能力發(fā)展、技術文化(ztzhu@dec.ecnu.edu.cn)。

      彭紅超: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智慧學習生態(tài)、數(shù)據(jù)智慧、精準教學、深度學習(hongcha05d@qq.com)。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國家一般課題“智慧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BCA140051)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全媒體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chuàng)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國產小成本電影全媒體推廣的邊際效應探究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全媒體環(huán)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啟示
      进贤县| 阜南县| 汉寿县| 鲜城| 井陉县| 琼结县| 沽源县| 藁城市| 甘孜县| 钟祥市| 根河市| 崇礼县| 桃园县| 西贡区| 珲春市| 静乐县| 延吉市| 元江| 西乌| 盐城市| 青铜峡市| 石嘴山市| 东港市| 偏关县| 临夏市| 兰西县| 凤山市| 金塔县| 伊川县| 邹城市| 法库县| 靖宇县| 屏东市| 绥棱县| 平舆县| 西乡县| 松原市| 长顺县| 察雅县| 崇信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