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有序推進,新時期小學教育階段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構建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和體系,有助于全面調(diào)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進而通過師生互動等打造和諧的關系,為學習成長等奠定基礎。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以人為本理念的意義,然后分析了當前小學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與問題,最后結合實際針對如何加強以人為本視域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以人為本;班級管理;意義;措施
在時代發(fā)展的進程中教育工作一直以來是國家關注和改革探索的重點。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不僅僅要加強教學科研管理,同時還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班級管理,為廣大班主任提供更優(yōu)質的資源,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級管理成效。目前在小學班級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全面提升班級管理效能。加強以人為本視域下小學班級管理對策探析,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一、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內(nèi)涵及在小學班級管理方面應用的意義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動中通過滲透以人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進而更好地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潛能,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的管理模式。在小學日常教學管理中,班級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通過引入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乃至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1. 通過在班級管理中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進而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提出學生的主體性,勢必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等全面挖掘學生的需求、潛能,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班級管理等,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降低矛盾、沖突等發(fā)生,提升班級管理的民主性。
2. 在班級管理中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新時期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有序推進,新課程標準針對加強班級管理和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并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學管理的重點。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和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是一致的,通過全面加強人本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改革深度實施,進而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
3. 在班級管理中注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融入,也有助于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斷思考和探究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未來的學習成長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當前小學班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雖然整體上分析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但是依然暴露出一些不足,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理論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對于班主任的能力和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班級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涉及很多的學科,包含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這需要班主任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專業(yè)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目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學習意識不夠,對相關學科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加上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依然比較關注升學率、學習成績等,所以主要將精力用于加強教學管理方面,加上新時期學生接觸的知識和領域等比較多,信息更加全面,學生的行為、思想等也容易受到一些影響,對班主任而言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所以還需要班主任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二)班級管理方法有待創(chuàng)新
小學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和特點來進行設計和實施,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構建民主趣味的班級管理氛圍。目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習慣按照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來進行開展,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注不夠及時全面,主要以批評教育為主開展班級管理,沒有結合學生的需求以及現(xiàn)代化人本管理模式等從深層次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師生關系比較平淡,隔閡較多,不利于提升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通過批評教育的方式來開展班級管理也容易降低學生的自信,影響他們深信健康發(fā)展。
(三)班級管理中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夠凸顯
在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師生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加強互動,全面參與才能更好地達成目標。但是目前在班級管理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不夠,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也比較少,加上缺乏合理的引導,班主任為學生提供班級管理的機遇較少,從而導致形成對立等局面,班主任是控制者、監(jiān)督者,學生是執(zhí)行者、旁觀者,這種班級管理模式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降低了班級管理成效。
此外在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不夠平等,班主任沒有全面貫徹民主管理理念,總是習慣于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來進行決策,要求班級成員以及班委等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來開展各項活動,不利于體現(xiàn)民主性。此外在班級管理中有的班主任甚至帶有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對于家庭比較好、父母權勢比較高以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班主任會給予特殊優(yōu)待,而對于那些表現(xiàn)平淡的學生等班主任投入的關注關懷較少,從而不利于體現(xiàn)平等育人和科學育人的理念,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此外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學校應當給予更多的支持,為班主任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培訓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多元化的校園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級管理的規(guī)范化水平、創(chuàng)新性水平。目前小學校園依然比較關注教育教學方面,對班級管理方面給予的扶持不夠,相關的文化設施配置等相對有限,從而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 加強以人為本視域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對策
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成效,全面滲透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和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
(一)加強班主任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yǎng)
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力量,引導他們結合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實際等,針對如何加強班級管理積極探究新模式、新方法,形成更多的特色經(jīng)驗,才能更好地提高班級管理效能。所以應當對目前小學班級管理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班主任的能力和素質進行評估,然后結合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教育教學管理目標要求以及學生的需求等進一步引進更多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并針對目前的班主任教師隊伍開展系統(tǒng)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理論知識的培訓,鼓勵班主任積極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等搜集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探究更具特色性的班級管理方法,在不斷實踐中提升班級管理的特色化水平。
(二)加強班級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不是只有單純的說服教育這一種班級管理模式,班主任應當善于打破思維的局限和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等開展針對性的溝通管理。深入研究人本管理理論,并將其和班級管理工作進行關聯(lián)思考,從而更好地通過心理疏導、榜樣示范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針對科學的幫助,激勵他們不斷成長。比如針對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不要急于進行說服教育或者批評,可以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等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苦衷,通過心理疏導和正面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覺認識到不良行為帶來的后果等,從而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可以通過建立容錯機制的方式,倡導學生自查自糾,并不斷發(fā)現(xiàn)別人的閃光點,進而更好地通過模仿和榜樣帶動的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提高規(guī)范意識。此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等規(guī)范和約束自身,為學生樹標桿,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等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改變以自我為中心加強班級管理的理念,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意識,改善單一的說服教育、機械性授課模式,要充分了解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并通過行為觀察、日常交流等方式了解孩子的需求、興趣和愛好等等,以此為基礎在班級管理中從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的角度入手來進行班級管理理念和活動的設計,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參與性,提高學習自信。比如班主任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班級管理活動的組織方面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積極想辦法、出點子,及時采納他們的意見建議,并鼓勵學生自主或者以小組的方式來進行活動實踐,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在班級管理制度、發(fā)展規(guī)劃等制定方面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暢所欲言和全面參與互動,既可以讓他們了解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又能夠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好主題班會等,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并圍繞社會熱點話題和學校的發(fā)展實際等讓班干部等積極組織引領,發(fā)揮其他學生的潛能等共同提高主題班會的開展成效,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和班級凝聚力。
(四)借助信息載體等豐富班級管理內(nèi)涵,并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一方面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搭建良好的班級管理平臺,借助微信等信息平臺開展對話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fā)言等,并通過簡政放權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加強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突出班級管理的平等性、民主性,要一視同仁,并對于特困生等給予更多的關懷,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班主任也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爭取更多的資源為班級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持,通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能動性,為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創(chuàng)意,將學校發(fā)展理念和辦學特色等通過文化墻和特色性活動等方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更好地為師生互動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平臺支持。
總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結合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形勢和新理念要求等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功能。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不斷加強學習研究,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滲透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通過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等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以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證。
參考文獻:
[1]袁東芳.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2]朱加貴,趙建成.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緒”與“理性”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3]邵長艷,劉昊偉.人性化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6).
[4]靖永喬.激勵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5).
作者簡介:
王彩蘭,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大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