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南 李金輝 姬長珍
眾所周知,經(jīng)常有規(guī)律地進行正確、合適的運動,可以促進健康,改善壽命,且運動能力可以通過訓練提高。但生病后,人們往往過多依賴藥物治療而忽視運動鍛煉。
其實,很多慢性疾病都應該建立在飲食結(jié)合運動治療的基礎之上,尤其是在疾病早期。很多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病及代謝疾病,如冠心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等,大多由不健康的飲食和缺乏正確的運動等引起。這些疾病大多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尤其是通過運動來治療和預防。對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長時間不進行體育鍛煉,肌肉會逐漸萎縮,關節(jié)退變加重,從而危害身體健康。
研究表明,老年人應進行有氧、抗阻、柔韌性、平衡4種方式的規(guī)律運動。這4種運動各有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
有氧運動使心、肺得到有效刺激,提高心、肺功能。常見的有氧運動形式有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
抗阻運動能增強肌肉力量和改善耐力,減慢中老年人的骨量丟失,降低骨質(zhì)疏松癥和骨折發(fā)生的危險,增加肌肉體積,提高基礎代謝率。抗阻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zhì),幫助我們持續(xù)消耗多余的能量,對保持體形、減輕體重及糖尿病治療的作用比有氧運動更大。常見的抗阻運動有啞鈴、杠鈴、阻抗器械、彈力帶等。
研究表明,柔韌性是重要的身體素質(zhì)之一。經(jīng)常進行柔韌鍛煉的中老年人,不僅能保持較好的柔韌性,在生活中動作靈活,肩、膝、腰等關節(jié)扭傷也很少發(fā)生。柔韌性運動的主要作用是拉伸肌肉和韌帶。所有肌肉和關節(jié)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柔韌度。柔韌性降低會使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肉僵硬,容易引起損傷和疼痛。有規(guī)律地進行柔韌性訓練有助于提高柔韌性,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和營養(yǎng),降低受傷風險,減少腰背痛,還可以舒緩情緒。常見的柔韌性訓練形式為自體的拉伸訓練。
平衡能力是人體保持基本活動的能力之一,平衡對老年人預防跌倒至關重要。平衡能力受損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活動范圍。平衡鍛煉能有效提高平衡儲備能力,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
一次完整的運動包括3個運動階段,熱身運動、正式運動和放松整理運動。如果對于年輕人來說,這3個階段可以彰顯科學鍛煉素養(yǎng),那么對于老年人來說,這3個階段就是運動安全、合理、有效的保障。
1.熱身運動
一般建議老年人多采用低水平有氧運動或低強度的拉伸運動,持續(xù)5分鐘~10分鐘,如慢跑、快走及四肢大肌群的拉伸運動。正式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可提高關節(jié)活動度和心血管適應性,降低運動中發(fā)生惡性心臟事件及損傷的風險。
2.正式運動
此階段包含有氧、抗阻、柔韌性運動等,總時長30分鐘~90分鐘。其中有氧運動是基礎,抗阻運動和柔韌性運動是補充。
有氧運動主要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踏車、太極拳、廣場舞、健身操等??棺柽\動主要包括利用自身體重、啞鈴或杠鈴及運動器械或彈力帶、彈力管等。除了剛才所說的好處,還有研究表明,抗阻運動可延緩老人肌肉萎縮,預防衰弱的發(fā)生。需要注意的是,抗阻運動需根據(jù)自身情況或在專業(yè)康復醫(yī)師指導下(心腦血管疾病及骨質(zhì)疏松患者需在康復醫(yī)師指導下進行抗阻運動),循序漸進地進行。不可盲目進行,以免造成意外及損傷。
進行柔韌性鍛煉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適合老年人鍛煉的練習方法:
壓腕:兩手指交叉手心向外,作壓指壓腕的動作,充分向前,向上伸展或有節(jié)奏振壓。
壓肩:面對體育器材肋木,上體前俯,并作下振、壓肩動作。也可兩人面對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身體前屈的振動壓肩動作。
壓腰:直角坐在墊上,兩腿伸直,挺胸,塌腰,并向前折體,兩手盡量伸向前方,使胸部貼近腿部,持續(xù)一定的時間。
壓腿:面對肋木或高物,左腿提起,腳跟放在肋木上,兩腿伸直,立腰,收髖,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壓振,左右腿交替進行。
壓踝:跪在墊上,臀部壓在踝關節(jié)處,向下振壓。還可進行腳外側(cè)走,腳尖走,腳跟走和腳內(nèi)側(cè)走,牽拉踝關。
3.放松運動
進行慢節(jié)奏有氧運動的延續(xù)或是柔韌性訓練,根據(jù)老人身體情況可持續(xù)5分鐘~10分鐘。
鏈接: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項
老年人在運動鍛煉前最好做一次較為全面的身體檢查,然后根據(jù)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同時,體檢結(jié)果又可作為鍛煉前的客觀評價指標,便于與鍛煉后的情況進行比較,判斷運動鍛煉的效果??傊?,老年人在運動鍛煉時要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因地制宜,注重安全和持之以恒。
(1)忌屏氣運動
(2)忌空腹及餐后即刻運動
(3)胸悶、頭痛、頭暈需及時就醫(yī)